成人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CT和MRI表现分析

来源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g8872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成人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CT、MRI表现,以提高术前诊断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温州市人民医院和温州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8年12月11例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患者资料,男性5例,女性6例,年龄范围为46~76岁,中位年龄64岁。分析患者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边缘、强化方式与程度等。

结果

11例患者肿瘤单发10例,多发1例;位于肝右叶7例,肝左叶2例,同时累及肝左叶和肝右叶2例。肿瘤最大直径(10.2±4.8)cm,范围5.5~21.2 cm。肿瘤边界清楚9例,边界不清2例;肿瘤呈椭圆形4例,不规则团块形7例。CT平扫示肿瘤囊性为主4例,囊实性5例。MRI平扫示5例肿瘤均呈囊实性,肿瘤内部信号混杂,T1加权成像呈稍低及低信号;T2加权成像呈稍高及高信号,其内见条索状分隔样低信号影;弥散加权成像呈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低信号。强化呈"快进快退"(动脉期明显强化,门静脉期强化消退)与"延迟强化"(动脉期轻中度强化,门静脉期或延迟期强化更加明显)。

结论

成人未分化胚胎性肉瘤形状呈椭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界清楚,瘤内囊性或囊实性,CT示密度混杂,MRI示信号混杂,增强以"快进快退"与"延迟强化"为特征。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粪菌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存在严重便秘的帕金森病患者,对符合标准的22例患者行粪菌移植治疗,并随访12周。记录移植治疗前后患者每周的自主排便次数、Wexner便秘评分量表(Wexner)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结果与治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常见出血性脑血管疾病,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对其他多个器官产生严重影响。病因也多种多样,病理生理学复杂,临床症状轻重不一,病情进展快,并发症多,临床转归复杂,病死率高。自《中国蛛网膜下腔出血诊治指南2015》发布后,国内外一些高质量临床研究的结果陆续发布,为了以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指导我国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规范性诊疗,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及神经血管介入
自《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4)》发布后,近年来脑出血的诊治方法有了新的进展。基于此,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组织相关专家,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对指南的内容进行了更新,以期体现急性脑出血的最新诊治规范,指导临床医师工作。
目的比较目前临床常用溶栓后出血转化风险量表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6年8月至2018年4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在4.5 h时间窗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的脑卒中患者。使用了以下7个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预测量表:HAT (Hemorrhage After Thrombolysis)、SEDAN [blood Sugar,Early infarct
目的评价CT灌注成像(CTP)对后循环脑缺血及脑梗死超急性期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天津市环湖医院就诊的184例怀疑后循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CTP检查,并在发病后24~72 h行MRI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根据各项灌注参数改变特征将CTP中灌注缺损区分为Ⅰ组(脑循环储备力代偿期)、Ⅱ组(脑代谢储备力代偿期)、Ⅲ组(脑梗死超急性期)。在各灌注缺损区及对侧镜
近年来,脑出血的诊治取得较大进展。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在本期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了《中国脑出血诊治指南(2019)》。指南体现了急性脑出血诊治的最新进展,尤其是对病因分型、血肿扩大、降压治疗、手术治疗、深静脉血栓防治和预防脑出血复发等方面进行了更新,指导医师在工作中遵循指南与个体化结合的原则规范化诊治。
目的探讨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纤细胰管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17年5月至2019年3月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成功实施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且胰管直径小于3 mm的45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采用陈氏胰肠吻合技术31例(A组),植入式胰管空肠吻合术14例(B组)。比较两组患者胰肠吻合手术时间、术后胰瘘、胃瘫、腹腔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的差异性。结果两组间一般
目的分析吲哚菁绿荧光成像在开腹肝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45例肝细胞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例,女性19例,年龄29~74(51±10)岁。患者均于术前72~ 96 h肘静脉注射吲哚菁绿。术中通过荧光成像系统定位肿瘤并切除,切除肿瘤后再次荧光检测肝断面和手术切缘。分析切除的肿瘤标本剖面荧光图像与肝细胞癌分化程度
目的分析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受体表达对肝癌细胞HepG2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HepG2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干扰组、放射组、联合组。干扰组转染IGF-Ⅰ受体小干扰RNA(siRNA),阴性对照组转染阴性对照序列,放射组接受照射,联合组同时给予IGF-Ⅰ受体siRNA和照射。蛋白质电泳检测IGF-Ⅰ受体、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1(CDK1)和生存素
胰头癌患者早期无特异性症状,出现临床症状大多已属中晚期。胰头癌引起胆道梗阻所致的阻塞型黄疸是最常见的症状,若引起十二指肠梗阻,还可出现恶心呕吐、进食困难、恶液质等症状。本文报道2例胰头癌晚期伴有胆道及十二指肠梗阻的患者资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