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菌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临床疗效

来源 :中华神经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stor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粪菌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便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

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存在严重便秘的帕金森病患者,对符合标准的22例患者行粪菌移植治疗,并随访12周。记录移植治疗前后患者每周的自主排便次数、Wexner便秘评分量表(Wexner)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量表(PAC-QOL)评分、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DQ-39)评分。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粪菌移植治疗后患者第2、4、8、12周的每周自主排便次数[分别为(4.63±2.25)、(5.38±1.23)、(5.75±1.29)、(5.54±1.30)次和(1.57±0.74)次]、Wexner评分[分别为(7.92±2.61)、(5.67±1.78)、(5.08±1.83)、(4.92±1.78)分和(16.67±4.31)分]、PAC-QOL评分[分别为(62.3±3.2)、(58.8±2.8)、(57.1±3.9)、(59.6±4.4)分和(110.3±14.7)分]、PDQ-39评分[分别为(44.8±14.8)、(37.8±12.8)、(32.8±12.3)、(31.9±9.2)分和(58.7±16.7)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12周的有效率为100%(22/22),临床治愈率为86%(19/22)。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结论

粪菌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患者便秘效果显著,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高危因素联合分层法在预测N2-3M0期鼻咽癌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3-2015年间226例N2-3M0期首程鼻咽癌病例被纳入研究,分析肿瘤体积、颈部转移淋巴结特征(坏死、融合)和T、N分期等与生存的关系,分析影响生存的高危因素,探讨高危因素联合分层法在预测预后的价值。结果N3期、Vn≥47.15cm3和淋巴结融合是N2-3M0期鼻咽癌患者远处转移的高危因素,根据高危因素分为低危、中危、
内乳虽然为乳腺癌的区域淋巴引流部位,但术后放疗是否需要照射一直存在争议。近年来,一些随机研究不同程度上对内乳放疗进行了探讨,均没有获得内乳放疗对总生存有肯定获益的证据。临床实践中,内乳预防放疗需要很好地权衡肿瘤复发风险、处方剂量和放疗技术,避免放疗相关死亡风险增加而抵消可能的生存获益。
偏头痛是一类临床最常见的具有致残性的原发性头痛,在我国人群的发病率为9.3%,女性与男性发病比率为3∶1,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抑郁是偏头痛共病精神疾病中最常见的一种,与非偏头痛患者相比,偏头痛患者共病抑郁的风险高出2.5倍以上。偏头痛的发作频率及严重程度与抑郁症状息息相关。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对头痛相关的痛觉信号传导的影响也不同,在这些信号从丘脑传递到皮质的过程中易受到神经内分泌网络失调的影
目的比较改良脑梗死溶栓评分(mTICI)2b级与mTICI 3级再灌注对发病6 h内行血管内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病灶转归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对94例于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发病6 h内并接受血管内治疗后成功再灌注的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卒中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mTICI 2b级和mTICI 3级再灌注对患者病灶转归及预后的影响。主要终点指标为
介绍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的诊断方法、常用诊断标准和分类。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是MND中最为常见的形式。脑干和脊髓各节段的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体征是诊断MND/ALS的重要依据,而肌电图是判断亚临床下运动神经元受累的重要辅助检查。国际公认的ALS诊断标准共有3种,依次为El Escorial诊
贫血和高血红蛋白血症并非脑卒中常见的高危因素,血红蛋白浓度与脑卒中的关系目前存在争议。通过检索文献,分别归纳分析了在脑梗死和颅内出血患者中,高、低血红蛋白浓度对脑卒中发生风险、死亡风险和不良功能预后风险的影响,发现血红蛋白浓度与脑梗死发生风险、脑梗死死亡风险和颅内出血死亡风险之间存在"U"形曲线关系,但最优血红蛋白浓度并不确定。
目的回顾性分析SATB2相关综合征的基因突变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收集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8年1月确诊的1例SATB2相关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特点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先证者女童,8岁,临床表现为癫痫发作,语言发育落后,头发稀疏,长脸,额部突出,鼻梁隆,睑裂下斜,低位耳,人中光滑,小下颌,牙排列稀疏,部分牙齿缺如。智力商数为49;头颅磁共振成像示:髓鞘化发育延迟;视频脑电图呈双
缺口节律的概念于1979年提出,属于良性脑电图变异,科学地判读脑电图对临床诊治非常重要。本文作者通过对缺口节律相关文献的学习,对缺口节律的形成机制、脑电图特点及判读的有关注意事项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一种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疾病,其不仅对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毁灭性打击,而且对其他多个器官产生严重影响。患者由于发病年龄、病因学、危险因素、原发出血部位和出血量大小、并发症以及医疗中心水平等的不同,其临床转归也截然不同。目前随着医学科学的进步,神经影像、神经介入和神经重症多学科发展,SAH临床转归总体明显好转,病死率大大下降。尤其近
目的采用三维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3D HR MRI)技术评估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责任斑块的强化特征,分析斑块强化特征与卒中发生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根据卒中发生至HR MRI检查的时间间隔,将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扬州大学附属医院MRI室收集的61例脑梗死患者分为早期组(<4周,26例)、中期组(4~12周,20例)和晚期组(>12周,15例),行T1WI、T2W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