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老师的奇葩语录

来源 :高中时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a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 当年我们语文老师的签名:吸粉,卖声,坐台——这就是我的生活。老师,这么悲观不好,不好。
    地理:  高二,地理老师上课讲气压,写了个压强的公式,下面一片哗然,问他不是教物理的怎么会知道这个公式?他鄙视地说:“我知道这个公式的时候你们都还是液体。”我过了几年才想明白他的意思。
    数学: “男孩喜欢上了女孩,他向她表白,女孩拒绝了,她说:我整整比你大一岁。男孩说:我1个月时,你13个月,你是我的13倍。我一岁时,你两岁,你是我的两倍。只要你愿意和我永远在一起,我们总是在慢慢接近。”多美好的故事啊,居然被数学老师用来讲极限。
    生物:  初中的生物老师有一天上课上到一半发现没带U盘,让班长去办公室抽屉里拿:“去帮我把我抽屉里的胎盘拿来……”口误害死人。
    英语:  英语老师周考的时候把选择题答案弄成CCCCC,AAAAA,BBBBB,DDDDD。他说:“我要让好学生不敢写,坏学生不敢抄,哥拼的就是心跳!”真的没人跟你拼心跳,大哥。
    政治:  高中政治老师说:“教你们我至少要少活五年,如果我一年赚二十万的话,五年就是一百万,乖乖,你们以后可以说:我是怎么谋杀一个百万富翁的。”教政治的脑洞为何那么大?
    所有老师: 你们看书干嘛?看黑板啊!你们看黑板干嘛?看我啊!你们看我干嘛?看书啊!
    班主任:  高三开学的时候,班主任老师最后做总结说:“同学们,这是你们高中最后一年了。”说着就伸出了中指……是有多恨我们?
其他文献
大学同学英语巨差。英语试卷一道题左边一列中文,要求翻譯成英文,右边一列英文,要求翻译成中文。  结果考试结束后,老师说教了这么多年书没见过勾完重点还考8分的。  原来那第一题是翻译,同学以为是连线。
期刊
约瑟夫·k做了一个梦。  那天天气很好,k想去散散步,可当他刚刚迈出两步,就已经到了墓地。  那里有几条蜿蜒曲折的路,看起来若隐若现,扑朔迷离。他就在其中的一条路上急速地滑行,犹如在湍急的水流上稳当地漂浮。远远地,他就已经注意到了一座新的坟丘,并且想在那儿停留片刻。这座坟丘好像对他有种特别的诱惑力,他想以最快的速度靠近它。可是,偶尔他几乎又看不见那座坟丘了,因为有一些旗帜挡住了它。那些旗帜舞动着,
期刊
毛姆说:“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免生命中所有的灾难。”巴尔扎克说:“图书包含着整个生活。”文艺青年们说:“旅行或者读书,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阅读的美好和必要,总有太多人讨论,仿佛捧起一本书来阅读,生命就多了一分诗意和强韧,在那些像世界的安全出口一样的文字里,你可以栖身,可以欢乐,可以穿上盔甲。不过,这个安全出口,如果有一个推荐者或者引路人帮你指引一番会有什
期刊
春天,给我以美好安详,它总能在我看毕冬天寥寥的雪后跳入我的眼帘,绽开绿色的火焰。  春天在又一年的时光中,变成了一个亭亭的美人。湖畔小青草映在湖里的影子,我知道,那是美人眼波流转中生命色的绿。偶尔有蜻蜓点在波光粼粼的湖面,层层的涟漪像极了美人眼中的波澜。春天的午后,心中的秘密,或欢喜或哀愁的小情绪都躺在了阳光底下,任春风抚摸它们的脸颊,被暖暖的太阳融化。春,正如范仲淹笔下“水是眼波横”一般清秀的美
期刊
“偶像”一词,在《汉语大辞典》中原指“泥塑或木刻的人像以供人膜拜”。而在演艺圈这片盛产偶像的沃土上,那些让青少年迷恋的偶像倒是活色生香,比泥人木像接地气得多,他们或许拥有年轻美丽的面孔,或许拥有过人的才艺,但是岁月流得那么快,美丽的面孔终将被刻上时光的痕迹,而真正让他们值得如《汉语大辞典》中所说的那样,“供人膜拜”的是什么?才艺、人品、艺德?不,应该是以上的叠加,最终统称为一个词:“个人修养”。 
期刊
“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人生境界真善美这里已包括……” 最初知道清迈,是因为邓丽君的歌,那时候常常在想,是怎样一座精致的小城,才能如画一般旖旎。后来当我来到清迈,看到了清迈的清新,体验了随手一拍便是一张明信片的惊喜,才发觉这座小城真是美得像个意外!她是邓丽君生前最爱的地方,有着唱不尽的小城故事,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个待不腻的小清新之所。  于是我在这座小城里缓缓漫步,一步一步,不敢错过每一个角
期刊
这些让人耳熟能详的诗句看着也没什么不对,但是却逼疯了一众语文老师!不信,你读读试试!  谜之对仗  国破山河在,家和万事兴。  老师:这是原句?  无边落木萧萧下,青草池塘处处蛙。  老师:你若生在唐朝末年,估计诗圣就不是杜甫了。  井水不犯河水,驴唇不对马嘴。  老师:朗朗上口……  公将战,曹刿请见,日:“我与城北徐公孰美?”  老师:鲁庄公大喊:“来人,拖出去斩了!”  垂死病中惊坐起,无人
期刊
2016年11月13日,成龙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人。当晚穿着黑色唐装,手握小金人的成龙让中国人感觉到无比亲切和自豪。是的,他是中国文化符号,李小龙之后,演艺界再无一人可以像他一样,当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时,就想到中国。也正是如此,成龙的获奖成为中国电影的一件盛事,让我们集体陷入对成龙50多年电影生涯的追忆之中。  一场功夫梦,半生电影之旅,仿佛永远都不会老去的成龙还在电影里大展拳脚
期刊
太阳、月亮,不知疲倦地彼此追赶。于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季节轮换,时光的脚步永不停歇。儿时的嬉戏,定格为一幅幅记忆中的画面。  记得那年春风吹醒的桃花,站在殷红的桃树下,染了一唇的春色;记得那年夏天盛开的莲花,别在襟前散发出幽幽的清香,平复了一路烦人的蝉鸣;记得入秋时的第一场雨,淅淅沥沥到天明,打落了一地的残红;还记得冬日里银装素裹,寂寞的大地,一枝独秀的腊梅沁人心脾。  那是一个夏天的早晨,小伙
期刊
当秋风一日千里的奔驰在河西古道,绿意浓烈的草原开始泛起第一抹黄色。依旧灿烂阳光还残留着一丝炎夏里的温度。逐渐变得湿润的空气带来秋的气息,幻化出一缕缕微风,吹散生活灼热的焦躁。   我时有忧郁却几乎不曾再愤怒,百无聊赖之际突然想起自己已久未出门,于是一个温度惬意的午后,和朋友们匆匆忙忙的直奔安宁郊外。   我们一路沿着河岸逆流而上,入秋的河面开始变得宽阔,氤氲着薄薄的雾气,渺远而辽阔,延伸至远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