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与物质

来源 :成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t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中,我们知道猿猴是人类的祖先。猿猴进化的数种分支中,包括智人和尼安德特人。然而,他们的命运却大不相同。尼安德特人逐渐走向了灭亡,智人却活下来了。对他们大脑构造的研究,很好地解释了他们迥异的命运。早期智人的小脑更大,记忆能力与认知能力更强,更善于思考。而尼安德特人的枕叶更大,因此他们更依赖于感官信息。头颅构造的差异,决定了尼安德特人更关注物质,最终走向灭亡;而智人则更关注精神与灵魂,他们十分善于思考,不满足于即时的欢愉,他们虽历经一次次劫难,却都奇迹般地幸存下来。
  纵观中华五千年历史,我们的祖先不断追求新事物,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才留下了无数宝贵的文化遗产。唐诗宋词,京剧昆曲等,蕴含着无数欢欣、洒脱、悲壮、叹惋……那对酒当歌的李太白,那瘦比黄花的李易安,那婀娜而决绝的虞姬,那执著追求爱情的杜丽娘,是文化永恒的述说者。从那些脍炙人口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们丰盈的内心世界。
  与浅薄的享乐主义相比,精神追求带来的愉悦感更使人满足。罗曼·罗兰曾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面对生活中的苦难,我们不能沉溺于短暂的欢愉,一味享乐,消极怠工。对荒谬现实的不断反抗,就是诠释生命之意义的最佳方式。只有不断地进行高层次的精神追求,才能为我们带来真正的幸福。
  在這个物欲横流、娱乐至死的年代,许多人被奢华的生活蒙蔽了双眼,他们乐此不疲地明争暗斗,追名逐利,而忽视了精神上的丰盈。犬儒主义与月光族的存在,在不断提醒着我们,这个社会正在变得更加现实,如果我们不小心,就会沉溺在物质享受中,失却了自由的灵魂。木心在《从前慢》中诉说的那个车马很慢、书信很远的年代似乎已落下了帷幕。在这个已被贴上快节奏标签的时代,面对光鲜亮丽的优渥生活,层出不穷的娱乐方式,如何不为物欲所束缚,挣脱享乐主义的枷锁,不懈地追求精神层面的富足,是我们应当着重思考的问题。只有逃出物欲的牢笼,才能让灵魂欢快地洒满阳光的大地上,获得真正的幸福。
其他文献
摘 要:提起英语学生纷纷表示没有接触过,学不会。那么面对这样一个情况,英语教师必须成为一个规划家,在教学中积极组织活动推动英语教学。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入手,借助行之有效的策略来刺激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样教师要注意收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以便能够推送学生喜爱的内容满足学生的需要。有些方法具有可鉴性,教师要加以研究,有针对性的应用,从而让学生学得更好。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阅读教学 策略  学生
厚厚的紫色天鹅绒幕布像一個巨大的罩子,合上后就再也漏不出一点声响。后台静得可怕,人们陷在错落明灭的灯光里,只有闷闷的风扇声吵得脑仁作响。  她坐在窗边,撑着头看向外头斜倚的广玉兰。花全开了,硕大肥润的花瓣笼着一捧露水,在沉沉的夜色里仿佛承不住力,摇摇欲坠。  夏夜的风有些凉,掠过脚踝的风,竟有些刚刚踏进泳池的沁凉。她可以自由地伸展、延伸,手和脚都很灵活,她看了看自己蓬松的白纱裙,加了裙摆后几乎完全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为你欢呼,我为你祝福……”每当耳边响起这首的旋律,心中总是荡起层层清波。  回望过去,短短一百年,从崛起到昌盛,从任人宰割的东亚病夫到国际社会的大国强国,这一段峥嵘岁月,辗转至今,我的祖国终谱就了她的传奇,谱就了她的伟大!  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祖国经济发展一日千里。自2012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起,当时全国1.28亿仍在贫困线上挣扎
当下,新闻媒体、公众号等自媒体平台都在引导大众了解、认同“仪式感”一词,该词也已成为了时下热词。事实上,仪式是古已有之的东西,它早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平淡无奇的岁月增添了几分色彩与浪漫,但为什么最近“仪式感”一词才突然火起来呢?  首先,仪式和仪式感是最能直接表达出内心的喜悦的,逢十而办的生日宴,除旧迎新的农历春……见证着我们的成长与成熟,表达着我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其次,都市生活的节奏较
我坐在窗旁,向车厢外部的世界望去。一排排笔直的行道树,分列在铁轨的两旁。树尖直向天空,仿佛在骄傲地诉说着什么。一个鸟窝搭在树上,一只鸟从中腾翅而起、飞向云端,不断地盘旋……  今年的暑假似乎格外的漫长,刚刚结束一场考试的我仿佛是经历过了一场大雨,终于盼到了这抹绚丽的彩虹。母亲让我回故乡北京去看望我的姥姥姥爷,我也乐意——可以去故宫转一转了。就这样,我独自一人启程,踏上了一段让我难忘的旅途。  我坐
我们如同繁星,栖居在时间的银河,成就了自我,也点缀了夜色。  时间?《山海经》中的烛龙“视为昼,瞑为夜”;《庄子·逍遥游》中的朝菌朝生暮死从不知晦朔春秋。他们或以春秋为一瞬,或以朝暮为一生。时间于他们,或轻或重,如此不同。  或许,时间之于你我,正如油墨之于画纸,亦如此不同。人之初,就像是一页白纸,有着未经雕琢的洁净与稚氣,大同小异。可“你读过的每一本书,都是你走过的路。”后天经历的每一段时间,都
近两年来,“我太难了” 一话火遍全网,这不单单是对自我的调侃,也是对目前社会中人们生活情况的真实反映。从魏晋时期陶渊明闲适的自然之乐,至大唐时期李白豪放的借酒之乐,再至北宋时期苏东坡无可奈何的苦中作乐,快乐似乎总是在人们身边。反观今日,虽然人们的生活质量正在不断改善,但是快乐似乎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快乐是什么?快乐是人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情感。正如钱钟书先生所述:“我们忍受着痛苦,希望着快乐到来。
无论是宇宙大爆炸中的初熵为0,或是相对论对于0的突破,数字0蕴含的奇妙运算规律似乎揭示着其在任何领域都绝非一般的地位。而今天的故事,也将从两个0开始说起。  把计划本翻到新的一页,看看上面被我劃去的一排排数字,不禁叹气,转眼间,暑期已然过半,眼前已背诵单词0,已背诵课文0。这鲜红的数字中,夹杂着一丝不详的气息。  窗外一片阴霾,洒落的雨水似乎冲破窗户直击我的心头,令我不胜心寒。沉闷的气压仿佛混合着
摘 要:本文主要对中华茶文化对中职学生素质的影响及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首先对茶文化的教育功能进行了阐述,然后对中华茶文化对中职学生的素质影响及效果进行了小结。  关键词:茶文化 茶礼 中职学生  1 茶文化的教育功能  1.1 茶德思想可引导中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  中职生正处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关键阶段。现阶段,消极价值观念的传播渠道复杂程度逐渐提高,对中职生思想意识带来了巨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各种网络用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佛系”似乎成了新的潮流,“佛系少年”“佛系人生”等词语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人毫无竞争的概念,内心平和安宁的生活才是真理。但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从古至今,“佛系”的现象普遍存在。隐逸山林的隐士是“佛系的”,他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骄奢淫逸的昏君是“佛系的”,他们贪图享乐,安于现状,无所作为。现在,“佛系”摇身一变,成了人们不愿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