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两次”——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思考

来源 :考试·高考数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y635434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问题的提出——从江苏省2010年的一道高考题谈起
  江苏省2010年高考数学第19题是一道数列与不等式的综合问题:设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2a2=a1+a3,数列{sn}是公差为d的等差数列.
  (1) 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用n,d表示);
  (2) 设c为实数,对满足m+n=3k且m≠n的任意正整数m,n,k,不等式Sm+Sn>cSk都成立,求证:c的最大值为92.
其他文献
17岁的田原不是个快乐的男生,相反,他忧郁。刚刚升入高二,每日在数学方程和物理法则中挣扎。  其实,他喜欢的是文学,额,这个词,有点宏大吧。或者说,他喜欢自己静静的翻些闲书,小说,散文,历史杂记之类的。但是,文理分科时,他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爸爸的一句话,男孩子家的,读什么文科啊,叽叽歪歪的。爸爸是电表厂的工人,在旋转电表中度过大半生,在他看来,有个技术比长篇大论来得实在。  可以预见的是,田原的
一、考点分析  本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分类计数原理、分步计数原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在高考中通常以1道选择题和1道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其中1道考排列组合,另1道考二项式定理),当然,排列组合通常还会在概率统计大题中进行必要的考查.排列组合应用题在高考中的考查难度具有不确定性,各种难度的情况都可能出现(根据试卷难度的总体设置进行安排).二项式定理试题难度一般不大,主要考查通项公式、赋值法的应用
得到一个昨天的比喻  今天的比喻  你就導出了  生活的代数学  想起神秘的初恋  庸常的离异  你就横越了幸福的长度  也许活够了  才想到再委身一次  就象为酒钱困扰的人  愿意委身于  一只沉重的货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