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注重师生活动的初中地理教学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han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堂是师生之间动态交往的场所,是师生共同学习、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教育实践基地,也是充满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的人生舞台。构健一个师生互动、快乐和谐的课堂,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对广大教育工作者的要求。
  学生的“动”是新课程实验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的根本,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策划者,为获得最佳教学效能,教师在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对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整体教学过程进行有明确目标、有科学根据的安排。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动”成为师生互动的关键,因此,这时着重阐述新课程实验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师教学对策。
  一、激发学习地理兴趣,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兴趣对学生的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化低效为高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当前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减负增质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学习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取决于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提高授课效率关键的一环。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点,起着酝酿情绪、激发兴趣、渗透主题、创设情境的作用。地理教学中,充分利用地图、模型、多媒体等直观教学,会有效地吸引学生,使其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迅速形成教学高潮。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设计出新颖的导入,以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正确对待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提倡“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自主性和探索性。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储存和提取的过程,而是学生对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的主动建构。过去更多地把教师看成是学习的指导者、设计者,学生只能是装载知识的容器,而新课程要求把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活动中不可替代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是针对能否引导学生积极学习而言的,“教为主导”要着眼于“学为主动”才能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
  三、地理课堂的生活化
  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讲授为主,其教学效果受到教师教学风格和教学能力的强烈影响,而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从属于一种被动的地位,难以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动性。而生活化的地理课堂,能够模拟学生生活的场景,使学生置身其中,参与整个学习过程。如在学习“工业的区位因素”时,教师可设置如下生活场景:某工厂决策者欲在学生所在地建立一工厂,由学生讨论“哪种类型的工厂最合适,工厂厂址选择在哪个位置最合适,为什么”。
  此外,课外实践活动无疑也是生活化的地理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学习水资源时,教师可鼓励学生对所在地区的河流、地下水等水源的利用状况进行调查,从而在参与过程中获得第一手的资料,对地理知识的获得和地理技能的培养将具有很大帮助。
  生活化的地理课程并非地理教学语言的地方化,后者是用地方方言以及过于通俗的语言表达教学内容的一种方式,往往脱离地理学科的专业性。而生活化的地理课程是将地理教学内容和生活实例加以糅合,以生活场景导入地理教学内容,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课堂氛围是指课堂上各种心理的和社会的总体氛围,是由课堂中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认知活动构成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罗杰斯强调课堂氛围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强迫的、威胁的方式,往往很难为学习者所接受。例如,课堂上上教师用强硬的手段教育学生遵守纪律,认真听课,学生会产生抵触情绪,而如果师生在一种相互理解和相互支持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和教师产生交流,共同探讨学习中的问题,所以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在师生平等对话中,学生才能充分地张扬个性。因此,教师要放下架子,多鼓励学生,在地理课上教师要与学生一探究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五、合作学习的必要性
  当前,新课程所提倡的教学模式,人们谈得最多的就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它是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也是体现新课程理念,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一。
  从本质上讲,我们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教学带有浓厚的竞争色彩。学生都视学校是一个竞争的场所,每个人都想胜过他人。这种教育是一种竞争教育,它把一个人的成功建立在其他人失败的基础之上。在这样一种学习氛围中,学生们养成的是一种被扭曲了的竞争意识和与之相应的利己行为。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更少有利他行为,缺乏与他人相处和交往的基本技能。这种状况与我们所处的需要合作意识与社会技能的信息时代甚不合拍。尤其是独生子女占相当比例的今天,这种状况就更加令人担忧。合作学习将合作、竞争和个人行为融为一体,并进行优化组合加以利用,符合教学规律和时代的需求,是对传统教学的单一竞争格局或情境的一大变革。所以,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中,我们有必要提出合作学习。
  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发达国家,地理教育被认为是终身教育。而我国的中学地理教学,由于应试教育造成了“死记硬背”的教育方式,不仅影响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忽略了学生对地理分析能力的培养。因此,地理教学也应对学生进行良好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开创新思维。例如,中国旅游资源之一的自然风光的学习,首先可以提出疑问: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域辽阔,山川壮丽,有许多令人心驰神往的名山秀水,涌泉飞瀑等宝贵的自然资源,其中著名的自然风光有哪些?在指导学生读图找出结论后,帮助学生在填图上准确填注他们的位置。地理教学中采用以启发谈话为主的教学方法,通过读图、填图等学法的辅助,再加以生动流畅的表述、优美的古诗和风光图画的应用和展示。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充分调动起来,积极思考,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学生的“动”是新课程实验背景下初中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的根本,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施者和策划者,为获得最佳教学效能,教师在教学规律、教学原则的基础上,对具体条件的课堂教学、整体教学过程进行有明确目标、有科学根据的安排。学校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动”成为师生互动的关键,因此,这里着重阐述新课程实验背景下地理课堂师生互动的教师教学对策。
其他文献
摘 要:小组合作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集体观念,有利于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更好地帮助教师组织课堂。如何正确划分、组织、运用小组活动是教师常常探讨、交流的问题。  关键词:小组;划分;培养;开展;促进;关注;问题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是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一项任务。在英语课堂上,常常采用小组活动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以合作互动学习小组为基本单位,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全体参
摘 要: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总会遇到一些自己没有考虑到的情况出现。如何处理,怎样解决,就需要教师平时的积累,需要教师的教育机智。笔者从小学到初中,再到职业中学,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了很多突发情况,在处理时,有不足,也有成功。现将自己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以共勉。  关键词:教师 ;课堂 ;教育机智  作为教师,在课堂上,总会遇到个别学生在课堂上给你出一点小难题,或者遇到突发事件、没有预料到的情况等等。我们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也是阅读中的对话者之一。作为学习主导者的教师,要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营造出轻松、活跃、民主、和谐的环境气氛,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参与探究学习的兴趣。因此,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开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
摘 要: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历史的学习往往在教师的讲,教师的划,学生的听,学生的记这样的一个圈子里不停的周而复始的旋转,学生为了高考,为了分数不加思想的机械记忆。这样的教学方式局限了学生的能力,限制了学生的知识面,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不利,讨论式教学法对于改变这一局面有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实施;讨论式;教学法  高中历史的学习本应该是可以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情感发展的,可是传统
你听说过学生抄作文,背作文吗?你听说过教师提问理想是什么,课堂里鸦雀无声吗?你听说过在信息技术操作课上,教师连讲带问再加上启发演示,学生们就是一个劲儿地闷头想玩游戏,不想完成操作任务吗?这些都是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发生过的事实。那么,我们就要问一句,不是实施综合素质教育吗?就是这样的吗?综合素质难道就是,学生会唱个歌儿,跳个舞吗?我认为不是,这些只是技能。套用信息技术的一个名词,这些都是应用软件程序。
摘 要:问题是开启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大门。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那是在知识领域里流浪;有问题的学习,才是目标航行。设计符合学生学习要求的教学情境,能让学生充满兴趣的完成知识的学习与数学能力的培养,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完成获取知识的过程。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应用;策略  小学数学问题教学要在让学生理解并接纳的情境中完成,让他们利用已有的经验在情境中完成学习任务,增加其成就感的同
摘 要:我国虽然是人口大国,但是农村人口仍然数量较大,再加上农村生活水平低、与社会接触少、人口素质平均值较低。所以,农村教育事业相对于城市教育更加困难与重要,并且农村教育普遍集中为中小学教育。新课堂要求小学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为了更好的落实课改理念,将新课堂延生到农村,为农村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基础,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活动,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帮助今后的农村学生更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