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生的睡眠与学习调查报告

来源 :飞·素质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nananjing31306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中阶段是人生长发育和学习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中睡眠时极为重要的。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学生的睡眠时间日益减少。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上课困倦的学生越来越多,对睡眠不足的感慨也越来越多,一些学生甚至产生了抑郁情绪,而且睡眠对于大脑健康是极为重要的。人一般需要有8个小时的睡眠时间,并且必须保证高质量。于是我们产生了疑问:睡眠的时间不足或质量不高,会产生怎样的不良的影响呢?面对越来越少的睡眠时间以及诸多其他问题,我们做了本次调查研究,比较全面地了解学生的睡眠情况,对高中生的睡眠现状及其在学习方面相关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学生对睡眠问题有较正确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合理地安排学习及形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经过我们的调查发现,睡眠不足、睡得晚、不规律的睡眠时间等都是很重要的问题。
  现象一.睡眠不足
  高中生平均每天需要近9个小时的睡眠,然而调查发现,高一学生的睡眠时间平均仅7.26小时,高二学生睡眠时间仅为6.78个小时,高三学生睡眠时间仅为6.23,实验班晚上普遍12点才睡,有些学生甚至通宵不睡。从高一到高三的过程中,睡眠时间逐渐减少。
  睡眠不足导致第二天精神疲倦,影响听课。在下午的课上,一些学生昏昏欲睡。有些学生就利用某些课或是下课时间补觉,希望下节课能不睡,有些学生比较勤奋,为了在上课时不睡觉,就喝咖啡提神。
  现象二.睡得晚
  经调查显示,学生睡得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些学生是内宿生,待熄灯铃响过后,就开始聊天,有时聊得上瘾了,就很难入眠,而且还影响到了其他学生,还有一些勤奋的学生就牺牲睡眠时间来学习,担心过早入睡会使自己的学习落后与他人,认为睡觉时提心吊胆还不如起来学习,反正都是睡不着。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失眠导致的睡得晚,在学习生活中的压力太大,心理承受能力弱。
  现象三.不规律的睡眠时间
  人的睡眠是有规律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随着高中生学习压力逐渐增大,大部分学生开始扰乱自己的生物钟,每天熬到十二点多才睡,第二天又早早爬起来学习,这样会导致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影响听课效率,上课期间很多学生习惯晚睡早起,等到周末或假期是多睡一些,“把失去的睡眠抢回来”。很多人从前一天的12点至2点睡到第二天的10点甚至午饭时间。这样虽然可以缓解平时的焦躁和 压力,但这会使人体时钟紊乱,睡眠时间顺延,使星期天晚上难以入睡,星期一早上昏昏沉沉。而且这种紊乱的状态要数天时间才能恢复正常,这对身体和睡眠质量都有很大影响。
  睡眠不足、睡眠质量低对身体有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1.上课期间长期睡眠不足,大脑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就会对大脑的创造性思维和处理事物的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2.生长素的分泌与睡眠密切相关:人熟睡后有一个大的分泌高峰,随后又有几个小的分泌高峰。所以青少年要发育好,睡眠要充足。
  3.影响皮肤的健康。睡眠不足会引起皮肤毛细血管瘀滞,使得皮肤的细胞得不到充足的营养,进而影响皮肤的新陈代谢,加速皮肤的老化,使皮肤颜色显得晦暗苍白,尤其眼圈发黑,且易生皱纹。
  4.免疫力降低,易导致一些疾病易发生,如感冒、胃肠疾病等。
  5.人体的细胞分裂多在睡眠中进行,睡眠不足会影响细胞的正常分裂。
  6. 在我们的假期中,有可能因为平时学习缺觉,而会进行“补觉”。但睡眠时间过长与睡眠不足一样,都可导致神疲、体倦、代谢率降低,所以睡眠不宜过长,睡的时间过长后,心脏的跳动便会减慢,新陈代谢率亦会降得很低,肌肉组织松弛下来,久而久之,人就会变得懒惰、软弱无力起来,甚至智力也会随之下降。
  7.心理上,经常睡眠不足会使人心情忧虑焦急,压力大。复习期间,学生普遍睡眠严重不足,很多学生感到心情压抑,一些学生会感到焦躁不安。
  关于在调查中发现的几个问题,我们通过查阅书籍、上网、采访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发现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的入睡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中午12点到1点半,凌晨2点到3点半,这时人体精力下降,反应迟缓,思维减慢,情绪低下,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以进入甜美的梦乡。当然关于作息时间,根据夏季和冬季的不同,还是应该有不同的调整的,就像在夏季,最好的睡眠时间入睡应在22:00-23:00之间,而起床应在6:00-7:00间。相对应的冬季睡觉与起床时间为21:30-22:30间和6:30-7:30 间。
  为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保证高中生的学习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每天的睡眠时间保持在7到8个小时,养成午休习惯,调整好自己得生物钟;
  2.夏季和冬季根据个人不同,调整睡眠计划;
  3.经常锻炼身体,不要担心会占用睡眠时间或是学习时间,因为不锻炼的危害更大;
  4.补充营养,在学习期间大量的脑力劳动、熬夜等,都消耗了我们身体内的体力和营养。若这时营养跟不上,会让我们的身体垮下去;
  5.在周末或假期时,不“补觉”。在上文中我们提到,“补觉”会使人的肌肉组织松弛,新陈代谢率下降,免疫力降低,甚至智力也会随之降低。
  6.养成睡前泡脚、喝牛奶等有助睡眠的良好习惯;
其他文献
目前,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教师在外界条件推动下的被动发展;另一种是教师把外在影响转化为自身发展动力的主动发展。自主发展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驱动力,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可持续发展意义上最为理想的发展样式。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该是具有自主选择、自主反思、自主建构、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高中体育教师只有积极寻求自主的生存和发展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1 新课程背景
生育酚(tocopherol)又称维生素E,是仅由光合生物合成的一类脂溶性的强抗氧化剂,为人体所必需的维生素之一。在天然存在的4种生育酚中,α-生育酚的生物活性最高且被人体优先吸收和利用。植物油是α-生育酚的主要膳食来源,但在大多数植物油中α-生育酚含量很低而其生物合成前体γ-生育酚含量偏高,这一现象与催化α-生育酚合成反应的γ-生育酚甲基转移酶(γ-TMT)在生物体生物活性有关。随着对生育酚生物
本研究利用改良的穗茎注射法将反义PLD? 基因导入普通小麦兰考906,在卡那霉素筛选的基础上,进行了特异PCR 扩增、PCR-Southern杂交检测,结果证明反义PLD?基因整合到了受体的染色体中;同时对转基因株系与受体在蛋白质水平上的表达、耐盐性、白粉病抗性、相关品质性状及主要农艺性状上的差异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 首次获得了转反义PLD?基因小麦植株。对卡那霉素筛选的抗性苗,经特异
一、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一)网络环境:是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个多媒体计算机物理上互联,依据某种协议互相通信,实现软、硬件及其网络文化共享的系统。从小的角度看,网络环境可以理解为“学习者在追求学习目标和问题解决的活动中可以使用多样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并相互合作和支持的场所”。 从大的方面去理解,网络环境可以包括整个虚拟的现实的世界。  (二)青少年:指12-20岁的主要是学生群体,他们思想和身体正
本论文水稻品种资源光合速率及不完全双列杂交多个性状配合力研究,是为了水稻超高产育种的需要而开展的基础性工作。用LI+6400光合测定仪对117份水稻种质资源不同生育期的测定
本研究主要对水分胁迫下水稻光合速率等性状的分子标记定位进行研究,文章以水稻重组自交系珍汕97B×IRAT109 F9代群体195个株系为材料,用213个SSR标记构建了基于该群体的遗传
一、班会主题:战胜挫折,品尝生命的滋味  二、实施背景:当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对待挫折与挑战。挫折是生命的一部分,是一种特殊的体验,只要能勇敢地战胜挫折,就能让自己的生命之根扎得更深。但是,有的学生在面对挫折的时候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个别学生还会做出自伤自杀等行为。因此让学生认识并学会积极对待挫折与挑战,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提高生命质量特别重要。  三、时间安排:  四、
为探明菜用大豆品质的客观评定指标、筛选优良的菜用大豆品系及氮肥用量对菜用大豆品质的影响,于1999和2000年在浙江大学华家池校区的实验农场以28个菜用大豆品系为材料,进行了
真菌性病害长期以来一直是限制玉米产量、影响玉米品质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着玉米生产的发展。常规育种技术不仅育种周期长,耗时费力,难以满足生产上对抗病良种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玉米抗性资源比较缺乏,限制了传统方法在玉米抗病育种中的成效。基因工程技术在玉米育种上的应用,可以将存在于其它物种的抗病基因引入到玉米种质材料中,提高玉米抗病性,加速抗病育种进程,芪类物质作为一类具有广谱抗性的植物抗毒素,对多种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