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持令取证的实践现状与制度构建——以浙江省为例的实证研究

来源 :浙江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律师取证难"是困扰民事诉讼司法实践的突出问题.本文以浙江省的裁判文书和律师访谈为样本,对律师取证方式进行实证研究,以便揭示律师取证的实践现状.实证分析显示,律师自行取证和申请取证这两种传统的法定取证方式的效果不佳,而地方自行推行二十余年的律师持令取证展现出强劲的现实需求和实践效果.但调查令制度存在缺乏法律依据、有地域适用限制等问题,导致律师持令取证时常受阻.从立法层面亟需建立一套系统的调查令法律制度,从而适度拓宽律师的取证渠道,助力法院更加准确、全面地查清案件事实,促进司法公正.
其他文献
《史记·屈原列传》叙述上官大夫向楚怀王谗毁屈原的直接起因是:“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通常的解释,“夺”是夺取;“与”是给予,上官大夫企图夺取屈原起草的宪令草稿,攘为已作,屈原不给。
《史记·滑稽列传》中记及淳于髡以“酒极则乱,乐极则悲”谏齐威王,卒使戚王“罢长夜之饮”。淳于髡所进谏言的最后几句,《史记》各种标点本、标点选注本以及引述该段文字的有关学术论著,每有不同的标点方式。
近读美国华人学者黄仁字先生《万历十五年》。该书在历史著作中独辟蹊径,文笔清新,观点新颖,读后对人启发颇多。读至戚继光一章,作者对戚继光《愚愚稿》的命名作出了如下解释:“他的文集,起初称为《愚愚稿》,也就是向所有的文人表明他本人愚鲁而作品笨拙,不敢和别人比美”(《万历十五年》页一九五)。这种解释似有牵强猜度之嫌,很难令人信服。假若了解戚继光的整个思想体系,对“愚愚”一词就不会作出如此望文生义的解释。
甘肃永登连城土司鲁氏家族是甘青土司中最显赫的家族之,其家族最著名者为鲁鉴、鲁麟、鲁经祖孙三人。均见于《明史·鲁鉴传》。 明末鲁氏家族曾受到李自成义军贺锦部的沉重打击而一蹶不振,“图书法物,烬于兵燹”。清末,其十五世裔孙鲁纪勋重纂《鲁氏世谱》授律,共家藏《鲁氏家谱》今仍见在。近年来,《明故荣禄大夫靖虏将军总兵部督鲁公(鉴)墓志铭》面世,现据此对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之《鲁鉴传》作一订误。
明末的东林党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最著名的官僚、士大夫政治集团。它以顾宪成、高攀龙在无锡东林书院讲学而名盛一时,吸引着江南地区的“罢官废吏富商大贾之类,如病如狂,走集供奉者,不知其数”。
斯密对《道德情感论》第六版所作大幅修改被视为晚年的重要思想转变,由此衍生出关于其思想在"1759—1776—1790"间发展的"新斯密问题".对主要文本的梳理表明,斯密区分了"可行的社会"与"理想的社会".在《道德情感论》第一版和《国富论》中,斯密以人类天性中的同情共感秉性和交换倾向为核心原理,解释了人类社会的基本运行机制,以及商业社会如何带来社会的繁荣与公平.斯密也逐渐认识到商业社会中社会成员并不幸福,这只是一个次优的可行选择.通过《道德情感论》第六版中的大幅修订,斯密将第一版中的同情共
一个国家或地区公共政策的成败直接关系到国家或地区的发展.公共政策追求成功,但失败常常相伴.从政府这一政策主体角度上说,公共政策失败的原因可归结为三个因素:超越权限、能力不足、缺乏良知,由此就可以从政策主体角度建立一个关于公共政策失败的解释模型.超越权限是指政府做了超越其职能范围之外的事;能力不足意指政府缺乏有效地采取并促进集体性行动的足够能力;缺乏良知则是指政府以追求自身利益为目标,政策偏离公共性.政策主体超越权限、能力不足、缺乏良知,这三个因素之间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的,呈现出一种相互促进、互为因
在国家"双碳"目标和绿色发展战略下,"合村并居"作为推进县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在县域绿色低碳发展中的作用亟待探究.本文基于2009—2017年中国县级层面面板数据,综合利用双向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和工具变量方法,系统考察"合村并居"对县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效应,进一步从人口城镇化、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公共财政支出有效利用、工业集聚四个方面阐释"合村并居"影响县域碳排放强度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合村并居"在全国范围内显著降低了县域层面的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区域看,"
现代科层制组织原本就具有规范功能.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安排,信访制度在治理实践中逐渐衍生出矛盾化解功能.近年来,"重复访""集体访""越级访""缠闹访"等信访乱象周期性膨胀,直接原因是信访治理不规范,根本原因则是行政权力运行失范.为此,浙江绍兴在增强市域顶层设计的基础上,分别在上虞区和诸暨市开展信访矛盾化解标准化建设省级和市级试点,着力发挥"枫桥经验"发源地的制度基础和创新资源优势,充分运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以及抓早抓小抓苗头等理念,重新审视现代
目前推进当中的合宪性审查主要是针对立法过程的抽象的合宪性控制,回避宪法判断的司法技术展开可以为其注入一种实践动力.广义的回避宪法判断包括通过法律判断回避宪法判断和回避违宪判断这两种样态,后者又有两种类型,即合宪解释(或类似变形裁判技术)与现代回避.这些回避技术的操作法理,都可以从法院在彰显宪法与尊重立法两种任务取向之间的策略性平衡得到阐释.我国既有司法实践主要有两个缺陷:一是通过法律判断回避宪法判断的方法论意识不足,导致裁判说理的泛宪法化;二是法院尊重立法时,对宪法价值的技术关切不足.为了化解这种对极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