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生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FDSA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朗读是汉语学习的重要手段,小学阶段又是我们学习汉语言文化的基础阶段,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孩子的朗读能力是小学语文教育里重要的一环。我国地域辽阔,受历史文化影响,各地基本都有自己的方言。正确的朗读对普通话的普及有积极意义,同时随着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各行各业对语言的表达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作为基础教育的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以下我们就其重要性和对应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朗读;朗读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已经是人生的重要发展阶段,各种语文知识培养体系开始逐步搭建。这个学习阶段各种综合能力的不断培养对以后继续进行的深层次学习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汉语学习是进行其他科目学习的基础。朗读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有效教学手段不断提高我国小学生们的语文朗读能力,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一种非常重要途径。
  一、小学生语文朗读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语言表达能力提高
  小学阶段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不断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综合能力,通过语文学习,孩子们能够独立成基本生活语言交流,提高语言组织合理性和严谨性。当今社会专业人才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参加面试的对很多大学生来说已经逐渐变得司空见惯,但很多人虽然能力出众,但是却缺少良好的表达能力,面试时无法准确地进行描述,因而错失机会,令人叹息。这一点也充分说明了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语言表达训练就很有必要,也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手段。
  (二)有助于语言使用能力提高
  我国历史语言文化悠久,汉语更是民族特色鲜明。多音字、多义字、同音字的使用在其他国家的语言中是不存在的。作为我们母语的汉语,灵活的词汇掌握和熟练使用也对我们的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问题就是一些错别字。如果这是一份专业科研应用报告,本身就具有一种高度的科研应用价值,但如果错别字过多,其科学技术水平恐怕因此也就会大打折扣。朗读表达能力的不断培养不仅提高了语言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丰富了多音字、多义字的词汇储备,进而提高写作能力,降低错别字的使用几率。
  (三)有助于学生自信心的提高
  有的学生因为受家家庭氛围的影响或者其他原因性格内向,自信心明显不足,无论是与人相处,还会做事上都会显得畏首畏尾,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而朗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改变这种情况,首先老师应充分给予鼓励,开始朗读阶段孩子可以适当性地缩小他的朗读内容范围,然后逐渐可以扩大,随着在校同学们的认可,孩子的学习自信心自然会慢慢得到增强,自我情绪控制力和调节心理能力也自然会慢慢得到提高,从而孩子能完全彻底摆脱这种自信心严重不足的精神状态,把更多的精力时间投入运用到学习中,有助于孩子在校学习阶段保持身心健康,为以后投入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小学生语文朗读表达能力培养的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因为他们生理和精神心理上的不成熟,做什么样的事情都容易导致注意力过于分散,兴趣往往起来得快而失去得也快。如何有效培养一个孩子对语文朗读的浓厚兴趣并始终保持下去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者来说尤为重要。
  (一)文章选择
  小学的不同阶段,知识结构和认知能力不尽相同,但朗读作为一种以说话为基础的能力,可以随时介入。首先让孩子有参与朗读的冲動,要选择琅琅上口,音律协调,语义通俗易懂的作品。我国其实很早就有这方面的借鉴,如:《笠翁对韵》《声律启蒙》等,"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诸如此类顺口溜、音律协调的儿歌耳熟能详。通过学习古诗词提高语言能力是我国儿童教育的特色,这方面我们有着充足的资源,大量脍炙人口佳句不但凝练且富含韵律之美。针对小学生尽量选些语言有趣生动的描述性诗句进行朗读,让小学生的朗读兴趣得到逐步提升。
  (二)寓教于乐
  小学生都具有一种爱玩、好动的天性,在教学当中可以根据这个天性特点,对小学语文课的朗读能力进行兴趣性的培养。如果是咏物的词句,可以首先让孩子先对这些实物进行仔细观察后再做简单的的描述,然后把词句进行推出,然后通过对比让孩子逐渐增加朗读的兴趣。如果是描写自然风景的词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亲身置于其中,边玩边练习诵读。不但大大增加了兴趣,也充分陶冶了情操。随着孩子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和孩子对朗读课文兴趣的不断加深,可逐步扩大拓展朗读的应用范围,选取一些目前孩子较为关注的社会热点文章进行朗读。所有的学习方法都是围绕着如何提高一个孩子的朗读兴趣,重要的一点是让孩子乐于开口。
  (三)勤学苦练
  “读熟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任何学习都没有一蹴而就的方法,大量的练习是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朗读能力有效的学习方法。正确的朗读应该做到咬字清晰,使用普通话,避免当地方言口音掺杂其中。老师在教学时可以采用直观的口型演示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不必固定,可以将其分散成碎片化时间,这样的模式可以集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于一体,不仅方便记忆,而且不容易因为时间模式化让孩子失去朗读的兴趣。具体的练习方法可以采用集体朗读、领读、角色扮演朗读、情景互动朗读等多种形式,这样也就能方便让每个孩子随时体验不同的朗读感受。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朗读不仅是小学语文教学任务的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提升语文能力的好帮手。朗读能力的提高也会大大促进学生学习其他科目的积极性。教学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都应该致力于培养孩子保持朗读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孩子提高自信心,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保证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伍启香.如何有效地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J].课外语文,2017(33):154.
  [2]张其书.谈小学语文朗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下),2017(09):180.
  辽宁省沈阳市沈河区文艺路第二小学沈北分校 白 露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及技能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其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营造积极课堂,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师生互动;激发兴趣;思维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不仅仅只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应该与能力、思维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思维的形成。于此我有以下
期刊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当以我们的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日趋恶化最为突出,人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反映十分强烈,如果不正确处理发展与资源及污染的问题,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经济将受到严重的制约,会阻碍我们经济的向前,健康发展,面对如此重大的考验,我们只有坚持勤俭节约的习惯,节能减排才能使我们经济积极,健康发展。全球化的温室效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
期刊
一、实验原理  细胞培养是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动物体内的组织取出,模拟体内的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养。培养过程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原代细胞培养是指直接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无菌操作的方法,经销化,分散成为单个游离的细胞。在人工培养下,使其不断的生长及繁殖。传代培养是指细胞自从一个培养瓶以1:2比例转移,接种到另一培养瓶的培养。  这次实验我所用的抗生素瓶和小玻璃珠便用于细胞的传代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学科和其它学科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重点在于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获得音乐美感。对于小学中高年龄段的学生,体验式学习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本文着重对体验式学习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分享和交流。  关键字:体验式学习 小学音乐教学  一、体验式学习的概念  “体验式学习”是指学习者亲历种种活动,获得
期刊
一、方程的概念  方程是代数学中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中学数学中通用的方程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对方程的这一定义虽然不够严格,但其直观、形象,便于初学者理解、掌握。另一种方程的定义是:方程式为了求未知数,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的一种等式关系。这种定义反方式体现出了方程的本质。在高等数学中,方程的定义为:形如的等式叫做方程,其中,是在它们定义域的交集内研究的两个解析式,且至少有一个不是
期刊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35~3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明确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并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结合实际测量和具体的生活情境,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
期刊
当前,教育改革进入了新时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改革的重点。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从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素养的培养呢?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教学中注重情境化、综合化、开放化,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情境化:在体验知识生成与应用过程中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  人类一切知识起源于劳动实践活动。我们现在所学的书本知识,归根结底是人类经过长期观察、思考、体验,从自然现
期刊
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字计算的敏感度,使学生能够更准确、迅速、灵活地掌握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文章提出了在数学活动理念的引领下,注重练习题型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开展活动化计算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计算的快乐,在活动中生成计算方法和技巧;创设有趣数学问题情境,感受计算教学的乐趣;“从做中学”理论出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究过程,促进学
期刊
数学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基本素养。数的运算作为小学六年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更是为学生以后更好的生活的必备素养。  六年级又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年,涵盖的知识较广。六年级计算能力为以后更高阶段学习做铺垫。所以在小学教学中六年级学生如何提高计算能力成了我在教学中研究的重点。  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在提高学生计算能力之前,我们需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