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数学活动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策略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hiaijiu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了培养学生对数字计算的敏感度,使学生能够更准确、迅速、灵活地掌握计算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反思能力,文章提出了在数学活动理念的引领下,注重练习题型的生活化,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开展活动化计算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计算的快乐,在活动中生成计算方法和技巧;创设有趣数学问题情境,感受计算教学的乐趣;“从做中学”理论出发,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探究过程,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体验与感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这些计算教学策略对于一线数学教师开展计算教学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小学数学;活动;计算教学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计算
  兴趣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而且我们新课标下的每一课教材都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生活情境来引入新课。教师要认真挖掘身边的有趣生活教学资源,在课的一开始,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学生的求知欲。
  【案例】《小数乘以整数》新授课,教学教师调整了教材中的内容,立足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身边寻找素材。教师首先让学生出示课前布置的综合活动任务——调查当地的蔬菜价格:西红柿每千克3.2元,土豆每千克3.7元,黄瓜每千克4.5元,让学生根据调查的价格情况,各买4斤,需要多少元?
  通过这样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可以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计算的兴趣。
  二、开展游戏教学,在快乐中培养计算能力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小学生喜欢参与各种游戏活动。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教师可以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为了让学生在玩中学习,我在讲授《小数的加减法》教学中创设了购买肯德基食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购买套餐的数学游戏活动,经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过程,同时也通过该游戏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小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另外,游戏活动中渗透着教师结合教学的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灵活多变的游戏活动,比如“开火车”的游戏——看谁把火车开得更远;比一比,拼一拼——看谁得到胜利的小红花、找朋友、对口令、抢答等。虽然看似简单的一个小游戏,但教师巧妙利用了小学生都有一颗争强好胜的心,从而使这样的小活动每次都精彩激烈。除此之外,教师还开展抢答、开小火车、闯关等小学生特别喜欢的小游戏,还有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游戏活动。
  三、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策略
  学生经常处于有趣的问题情境中,参与身临其境的思维过程,对教学活动会产生直接、强烈的兴趣,而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生活实际与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所产生的认知冲突,创设一个问题情境,经常把学生引入一种参与问题解决的情境之中,学生就会对新知识产生强烈的渴求,从而激发出自主探索的冲动和热情。
  【案例】《合理存款》教学这是一道六年级的“综合与实践”练习题。面对如何存款这一问题,教师提出“如何存款收益最大?”“定期存款按几年期存比较合适?”“教育储蓄存款和国债哪种更合算?”等问题,去刺激学生的思维。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已接触到了简单的银行存钱、取钱的知识,在这些基础上,他们有了对更深知识探索的需求。所以这些问题能够激发他们主动去学习知识的欲望和探索精神,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体验到计算的乐趣。
  四、学生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深入理解算理策略
  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练习,使学生逐步发现算理,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算理的过程。让学生在理解了计算的道理基础上,“创造”出计算的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应用已有的知识领悟算理。计算有一定的运算依据,每一步的运算都有内在的道理,这就是所谓的算理。比如:340是由3个百、4个十组成的,350是由3个百和5个十组成的,所以先把4个十与5个十相加得9个十,再把3个百与3个百相加得6个百,最后把6个百、9个十合并得690,这就是算理。当对学生这样练习多了,逐渐就会发现一个规律:个位数必须与个位数直接相加、十位数必须与十位数直接相加、百位数必须与百位数直接相加,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加”,最后再把几个得数合并。这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算理的过程。学生只有在理解了计算的道理基础上,才能“创造”出计算的方法。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扎扎实实地应用已有的知识领悟算理。
  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教师,我们要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观念,给学生创造更大的学习空间,努力挖掘学生的计算能力提升之源。丰富数学计算教学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學生才能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蒋敏杰.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算理的结构分析及教学策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6(07):37-42.
  [2]黄旖旎.浅谈小学数学简便计算教学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9(13):77-78.
其他文献
中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基石,而美术教育也是中小学教育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可是因为目前学校中存在的重文化轻艺体的情况,相关的教学工作被严重的忽视,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许多小学生缺失了小学时期的美术教育,这也导致了学生对于美术教育课程的学习热情偏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职教师员工要不留余力的提升课堂质量,尊重讲台、对学生负责到底,打造出让学生学的开心放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衷的爱上美术。 
期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由此可见,真正的教育活动应该是发展人的生命、生存和生活,实现人的价值,引领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活动过程。我们学校开展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应该是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增强生存的智慧,
期刊
摘要: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为一名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及技能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使其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营造积极课堂,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  关键词:数学教学;师生互动;激发兴趣;思维发展  素质教育要求教学不仅仅只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应该与能力、思维结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该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思维的形成。于此我有以下
期刊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当以我们的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日趋恶化最为突出,人民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反映十分强烈,如果不正确处理发展与资源及污染的问题,化解他们之间的矛盾,我们的经济将受到严重的制约,会阻碍我们经济的向前,健康发展,面对如此重大的考验,我们只有坚持勤俭节约的习惯,节能减排才能使我们经济积极,健康发展。全球化的温室效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而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
期刊
一、实验原理  细胞培养是用无菌操作的方法,将动物体内的组织取出,模拟体内的生理条件,在体外进行培养。培养过程分为原代培养和传代培养。原代细胞培养是指直接从动物体内获取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用无菌操作的方法,经销化,分散成为单个游离的细胞。在人工培养下,使其不断的生长及繁殖。传代培养是指细胞自从一个培养瓶以1:2比例转移,接种到另一培养瓶的培养。  这次实验我所用的抗生素瓶和小玻璃珠便用于细胞的传代
期刊
摘要:小学音乐学科和其它学科相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重点在于让学生对音乐作品产生情感体验,在体验过程中获得音乐美感。对于小学中高年龄段的学生,体验式学习的应用,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的参与到音乐教学活动中。本文着重对体验式学习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应用实践进行分享和交流。  关键字:体验式学习 小学音乐教学  一、体验式学习的概念  “体验式学习”是指学习者亲历种种活动,获得
期刊
一、方程的概念  方程是代数学中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中学数学中通用的方程定义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对方程的这一定义虽然不够严格,但其直观、形象,便于初学者理解、掌握。另一种方程的定义是:方程式为了求未知数,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的一种等式关系。这种定义反方式体现出了方程的本质。在高等数学中,方程的定义为:形如的等式叫做方程,其中,是在它们定义域的交集内研究的两个解析式,且至少有一个不是
期刊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35~3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和实际测量的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分米、毫米,明确长度单位之间的联系,并根据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结合实际测量和具体的生活情境,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在具体情境中学会选用适当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能估计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在实际测量的过程中,体会长度单
期刊
当前,教育改革进入了新时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成为改革的重点。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从重知识传授转变为重素养的培养呢?通过不断地学习、探索、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在教学中注重情境化、综合化、开放化,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一、情境化:在体验知识生成与应用过程中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  人类一切知识起源于劳动实践活动。我们现在所学的书本知识,归根结底是人类经过长期观察、思考、体验,从自然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