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风声》到《悬崖之上》:国产谍战电影的类型表达与叙事创新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zxp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谍战题材的电视剧创作层出不穷且佳作不断,与之相比,从2009年《风声》之后,谍战电影的创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这期间虽然出现过《东风雨》《秋喜》《听风者》等作品,但是由于叙事内容和情节设计同质化,在市场上并没有激起太大的水花。谍战题材作为警匪类型片的分支,要求作品有强烈的戏剧冲突,并保持高强度、高密度的叙事节奏,同时在叙事技巧上还要保证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剧情走向跌宕曲折,主人公要在瞒天过海、阵营对垒、忽明忽暗的迷局中求生存,通过短短两个小时的生死博弈,让观众感知到风起云涌间的家国信念与民族情怀。
  由此可见,谍战电影属于创作难度颇高的一种电影类型,这也是近年来国产谍战题材影片难出精品的原因之一。《风声》和《悬崖之上》能够在同类型影片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二者在传统“三一律”的叙事手法中舞出了新花样,《风声》选择了“谍战题材+密室逃脱”的场景设定,同时将“谁是老鬼”的这一悬念贯穿作品始终,影片通过精炼的镜头、凌厉的剪辑,将几天几夜的生死博弈讲得波诡云谲又荡气回肠。而《悬崖之上》则采取了反常规的叙事手法,以“明牌”局面开篇,故事的支线反客为主代替了主线,叙事焦点也从“拯救”转为“求生”,这样的情节设置突出了作品在风格化的基础上的“另类”特质,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影片的叙事难度。下面具体分析两部佳作在类型表达上的共通之处,以及在谍战影片中独特的“非类型化”叙事风格。
  一、类型化的故事设定
  (一)限定时间+限定空间
  对于类型电影而言,要在短短的两个小时内讲好一个故事,必须从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入手,通过某一方面的放大或者強化,凸显类型电影的基本特征。比如对于科幻电影来说,“限定时间+非限定空间”的组合,不仅可以为观众营造出巨大的想象空间,还能保证紧张刺激的故事节奏,因为在时间压力下,人物要在迫在眉睫的形势中穿梭于不同的空间,完成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的空间组合既可以凸显影片的魔幻色彩,还能保证故事强烈的戏剧冲突。而对于谍战题材的影片而言,最常用的组合形式便是对时间和空间进行双重限定,其中时间限定可以营造危机感,空间限定则会增强故事的戏剧冲突。
  《风声》的故事便是在绝对的封闭空间和相对的时间开放中展开,在电影里接触到电报的5个人被软禁在封闭的裘庄,老鬼必须要在5日之内将取消行动的消息传递出去,否则万死莫辞。而《悬崖之上》的故事展开于20世纪30年代的哈尔滨中央大街,在此创作者采用了整合性的创作手法,将作品的影像世界分割成不同的空间模块,比如暗流涌动的车厢、幽深的古堡和阴森的审讯室等封闭时空,块状的空间段落裹挟着紧凑的人物关系,统筹整部作品的主体思想。在时间限定上,影片中乌特拉行动的任务期限是在18号之前护送王子阳出境,让他在国际社会面前揭露日本人的罪行。“当空间被封闭,而时间却相对开放时,故事的戏剧张力则集中在空间与时间的二元对立上,即以空间的不变对抗时间的变,而人物则成为促进二者关系互动的关键因素。”[1]所以,两部影片在类型表达上,都沿用了传统谍战片中“限定时间+限定空间”的组合模式,让观众在人鬼莫辨的迷局中保持高度的紧张感和悬念感,通过一系列的不确定因素打破观众的思维定式,在潜移默化中牵引着观众的情感期待。
  (二)极端境遇+身份迷局
  架构好时间与空间的限定框架后,精彩的谍战故事往往会发生在时代与个人的双重极端境遇中。首先故事的时代背景一般会选择社会矛盾、政治冲突最为尖锐的时期,《风声》的故事发生在山河破碎的1942年,中国抗战正值内忧外患之际。《悬崖之上》的时代背景设定在“九一八事变”之后的伪满洲国时期,“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特别警察厅特务科屠戮地下抗日组织及爱国人士,犯下了滔天罪行。其次是故事中的人物也会陷入个人极端境遇,《风声》是北平地区共产党地下工作者陷入绝境自身难保,但是又要在5日之内将情报传递出去,否则无数仁人志士将面临日军特务机关的屠杀。《悬崖之上》更是在“桌面明牌”的局面下展开,4名在苏联受训的中共特工前往哈尔滨执行乌特拉行动,由于叛徒谢子荣的出卖,4位成员从跳伞降落的那一刻起,就已置身于敌方的天罗地网中。
  除了时代与个人极端境遇的书写,谍战作品还包括差距悬殊的敌我阵营、显性与隐性的身份迷局、信仰和人性的坚守考量、使命至上的行动结局等基本元素,“谍战片最核心的类型特征是运用暗战情节来表述身份危机,并通过身份迷思的建构来解决这一危机。”[2]而对于身份迷局,两部作品都遵循“展示,不要告诉”这一著名创作原理,通过抵押信息撩起观众的好奇心,让观众保持高度的紧张感。对此《风声》将“谁是老鬼”这一悬疑期待贯穿了整部作品,而且影片在最后一刻还将“老枪”的真实身份告知观众。同样在《悬崖之上》里,作为潜伏在敌方阵营中的我方特工,周乙在帮助张宪臣越狱时才悄然亮出自己的隐性身份,观众在震惊之余又对主人公的命运重燃希望。由此可见,谍战影片对于身份迷局的设定,不仅可以让作品的叙事节奏紧凑集中,还能激发观众的观影欲望,使电影的主旨思想平滑无痕地潜入观众的头脑中。
  (三)人性异化+情感纠葛
  近年来,国产谍战电影跳出了传统谍战类型片的桎梏,不再拘泥于书写各方势力的对抗,而是将叙事焦点转移至正邪背后的人性博弈。作品主人公也不再是战无不胜的神话英雄,而是一群有着血肉之躯和凡人情感的普通面孔,他们经历着双重身份的煎熬,心理承受能力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悬崖之上》中潜伏在敌方特务科的周乙,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战友被严刑拷打或者枪毙,甚至在万不得已之时还要向他们举起枪口。对于这些深入险境的孤胆特工而言,情感和人性才是他们最大的软肋,谍战电影除了敌人环伺的紧张感,人物之间的情感羁绊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电影《色戒》中,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汉奸易默成,在与其交往过程中不小心戏假情真,最后在“情”与“理”的撕扯中走向了死亡。而在影片《听风者》中,盲人何兵拥有超凡的听觉功能,帮助701部队找到了所有的敌方电台,但是眼睛被医治复明后听觉却变得迟钝,直接导致了爱人张学宁的死亡,于是在悲痛万分中再次刺瞎了自己的眼睛。同样《风声》和《悬崖之上》也选择通过细微的情节,展现人物之间情感冲动与理智逻辑的碰撞,张宪臣本已脱离险境,但是因为念子心切再次落入敌方的魔掌。周乙与张宪臣做最后的诀别时,张宪臣交代的都是国事、战友事,最后哽咽着说了一件“小”事,“我和王郁的孩子在马迭尔饭店门前要饭”,无论是果断决绝的张宪臣还是精明老练的周乙,他们是有着坚定信仰的革命者,但是也有作为普通人的情感困境和人性弱点。   二、微型叙事和群像塑造
  (一)“非类型化”的叙事模式
  主旋律电影如果采用宏大叙事策略,一般会从“自上而下”的视角关注国家、民族的历史变革,全景式地描述波澜壮阔的时代变化,并从大历史的角度讲述个体成长的心路历程,但是对于两个小时的电影来说,这样的叙事方式往往会造成支线过多、情节断裂等问题。相比之下,微型叙事在叙事策略上与传统的宏大叙事相反,在结構上更趋同于戏剧创作的“三一律”原则,即一时、一地、一事三者保持一致,在时间与空间方面简练紧凑、情节连贯。
  《风声》和《悬崖之上》属于主旋律影片,但是两部作品都没有过多地呈现繁杂的历史背景,而是通过个体力量唤起观众对意识形态的认同和回归,以小见大地弘扬革命信仰和时代精神。《悬崖之上》在片尾字幕中交代,“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已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万名”,所以两部影片都在着重书写人性和小我,极力呈现革命信仰下的个人悲欢,不追求舒泄的快感和廉价感动,观众跟随影片中的人物一同挣扎、抗争、取舍,感受到革命者是怎样在黑暗的炼狱中淬炼成钢。
  (二)“非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在早期的谍战影视剧中,创作者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会表现出强烈的情感倾向,对正面形象极力美化,对于反面人物则通过外形塑造表现出明显的厌弃情绪。21世纪以来,国产谍战影片虽然依旧采取了二元对立的叙事结构,但是在人物关系的设置上更加复杂多元,也更加注重人物对故事情节的推动作用。而《风声》和《悬崖之上》的突破之处在于,除了塑造丰满真实的正反双方之外,两部作品都力求呈现出“群像式”的人物关系。
  《风声》中的每一个人物都鲜活立体,军机处译电组组长李宁玉,表面上清高孤傲、处变不惊,崇尚精神自由却崩溃于武田的“精神审问”。剿匪大队长吴志国,外表霸气阴冷、暴躁专横,实则是一颗坚持信仰的铁血顽石,为了保护同志舍身入险,扛过常人难以忍受的酷刑。军机处处长金生火,洞悉人情世故,胆小怕事、患得患失,最后却有勇气一枪打爆了自己的头。收发专员顾晓梦在影片的前半部分一直是娇俏柔弱的大小姐形象,观众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这样的人竟然是有着铮铮傲骨的地下党员。而对于反派人物的塑造也更加多面,日军特务机关武田,时刻用趾高气扬的姿态掩饰自己的自卑和懦弱,特务处处长王田香本来是一个阿谀奉承、暴虐成性的走狗形象,但是观众还是能通过细微的脸部表情和寥寥数语的台词,看出他在极力掩盖内心的恐惧和怯懦。除此之外,影片中只有几个镜头的配角也足够出彩,石兆琪饰演的张司令,倪大红饰演的没有任何台词的清洁工,还有吴刚饰演的汉奸六爷,每次出场都佝偻着身子,一副谄媚的笑容,在给吴志国实施针刑时皮笑肉不笑地“安抚”道,“以前常受您照顾,下手会有分寸的,放轻松啊……呼一口气呀大队长……”《悬崖之上》也同样采用了群像模式,影片中正反两派一共11个角色,每个角色都有各自的性格特色,比如潜伏者周乙看到革命同胞被严刑拷打乃至枪毙时,表面上看起来平波秋水,但是观众还是可以通过大银幕,观察到角色眼角、鼻翼和脸部肌肉的细微变化,从而感知到他狂澜深藏的内心涌动。
  美国剧作家罗伯特·麦基在《故事》中提出“反面人物塑造原理:主人公及其故事的智慧魅力和情感魄力,必须与对抗力量相适应”,而且“反对主人公的对抗力量越强大越复杂,人物和故事必定会发展得越充分。”[3]所以,一个充满活力的剧本,只单一地塑造复杂多面的正面形象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谍战题材的影片,故事的负面力量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或者说反面人物是作品完成情感升华的重要因素。在传统谍战作品中,反派人物往往是非蠢既坏或者是政治上的“墙头草”,但是从这两部影片中可以看出,除了打造群像模式之外,反面人物一直处于优势地位,创作者更注重反面人物的形象塑造,正面人物反而在敌强我寡的局势中处处被动。《风声》中日本军官武田心狠手毒,一套“瓮中捉鳖”的手段,将潜伏在日伪司令部多年的两名卧底逼入绝境,还差点摧毁整个地下抗日组织。而在《悬崖之上》中,特务科科长高斌行事稳重、阴险狡诈,对自己的部下既使用又监视,对执行乌特拉行动的小组成员设下重重障碍,直至影片最后他还在用猜疑的眼光审视着周乙。
  三、细节打磨与思想深度
  有相关评论认为,《风声》在谍战题材风靡之时上映属于“顺势而为”,而《悬崖之上》在谍战作品创作瓶颈期上映属于“逆势而上”。从获得的市场反响来看,优质的影片往往离不开创作者的精心打磨,两部影片为了还原真实的历史风貌,在造型设计和外景搭建上颇费苦心,《风声》的摄制组耗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天津重现历史街景,并在大连海边的悬崖上搭建了重要的场景地——裘庄。为了呈现原著中的奢华场景,剧组从全国各地寻找到近五千件道具来装饰场景,大至外景搭建,小到餐桌餐具,都尽可能还原当时的历史风貌。导演高群书和美术指导叶锦添在人物造型方面反复推敲,细致到李宁玉的一个发卷,都会参考当时最流行的时尚风潮,同时在影像层面也注重细节打磨,奢靡考究的布景、庄重典雅的人物造型、斑斓复古的色调,都能让观众迅速沉浸在作品的情景之中。在拍摄《悬崖之上》时,张艺谋带领团队辗转多地取景,在山西大同1:1复刻还原三万多平米的哈尔滨中央大街、亚细亚电影院和马迭尔宾馆等地标建筑。众所周知,在张艺谋的电影中,色彩从来不是简单的视觉符号,还具有深层的表意作用,《悬崖之上》通过“雪一直下”来营造阴冷肃杀的空间氛围,漫天风雪与血色杀戮交织,在视觉上演绎出一曲红、白、黑交织的慷慨悲歌,加上凌厉的剪辑、流畅的节奏,让观众感知到人物游走于悬崖边上的不安和彷徨。
  同时两部作品在思想深度上,都力图通过正邪分明的对抗,来讲述一个关于“信仰”、关于“黎明”的民族寓言,正如《风声》在最后一刻用顾晓梦之死揭示了“老鬼、老枪不是一个人,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而《悬崖之上》中特务科高科长不停地疑问,“他们到底要隐藏什么,才会付出这么大的代价”,电影给出的答案是乌特拉,是黎明。《风声》依托悬疑叙事视角,让“谁是老鬼”这一疑问始终牵动着观众的心,最后通过李宁玉对吴志国的追问揭开了老鬼、老枪的神秘面纱,使观众在一片如释重负的哗然中感知革命者“信仰至上”的坚定。
  相比之下,《悬崖之上》更加关注人物之间的情感属性,在影片末尾,张宪臣的一对子女在大雪初霁后结束了5年的流浪生活,被带回到母亲身边,随着一声“妈妈”和3个人相拥而泣的背影,影片将一场挣扎求生的行动升华至个人与集体、大国与小家的高度,正是无数革命者的流血牺牲才会换来无数个小家的团聚。影片用大部分的时间讲述正邪双方的激烈抵抗,但是在结尾处却用舒缓的方式,呈现了以往谍战题材影片被忽视的个体情感。乌特拉行动成功后,伴随着低沉忧伤的背景音乐,稚气未脱的小兰询问周乙,“老张和楚良他们是不是受尽了拷打折磨”,周乙将那颗致命的药片留给了自己,并用谎言抚慰道,“没有,他们战斗到最后,将最后一颗子弹留给了自己”。年轻稚嫩的小兰和张宪臣的孩子都是理想未来的象征,是可以代替革命者看到天亮的一辈,他们需要被保护、被肯定,然后怀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迎接光明。创作者通过引人深思的内涵表达,让生活在当下时代的人记住先辈的牺牲和馈赠,正是那些埋葬在皑皑白雪下的无名尸骨,让无数后辈学会了翘首黎明。
  结语
  从类型表达上来看,《风声》集谍战元素之所长,并首次开创了“密室逃脱+悬崖推理”的谍战先河,《悬崖之上》则删繁就简,用最朴素的手法讲述冰天雪地里的革命情义。两部影片在时长的有限性和叙事深度之间找到了平衡,但是又保持了各自的“非类型化”的叙事风格。由此可见,谍战影片的精进,需要创作者的匠心打磨和大胆突破,这样才会在主流意识形态、主流价值观和主流群体三者之间寻求到最大公约数。
  参考文献:
  [1]张会军,黄英侠.电影理论:叙事分析与本体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4:110.
  [2]叶勤,身份危机的多元表述与身份迷思的多元建构—国产谍战片的类型研究[ J ].当代电影,2013(9):189.
  [3][美]罗伯特·麦基.故事[M].周铁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15:343.
其他文献
2021年,意义非凡。这一年,中国上下齐心,攻坚克难,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并取得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成就。这一年,是中国“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迈向第二个一百年的开局之年。这一切,离不开正在迎来百年华诞的中国共产党。这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带着中国人民走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的道路。  这些革命事件从1938年开始就以电影的形式搬上银幕,而以电视剧形式呈现则始于1981年。这一年
期刊
《木兰诗》今见于宋郭茂倩《乐府古题》卷二十五,录有两首,主题叙事基本一致,以第一首最为知名,被后世誉为“乐府双璧”之一,流传甚广。诗前有序云:“《古今乐录》曰:‘木兰不知名,浙江西道观察使兼御史中丞韦元甫续附入’”。[1]《古今乐录》为陈释智匠所撰,从郭茂倩将其归入《横吹曲辞·梁鼓角横吹曲》,且诗中“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等地名、称谓来看,学者认为大致出自南北朝北魏后期
期刊
诞生于1905年的中国电影是我国现代文化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大众媒介,它伴随着中国革命历程一路走来,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后更加广泛地涉入了对现实的再现与表征之中。其中,表现历史与革命主题的党史题材电影,从对宏大历史的经典表述,发展出更加多元化与现代化的叙事方式与情感逻辑,持续受到新时代观众的青睐。  一、革命与历史事件中对党史的经典表述  党史题材电影以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呈现为基本内容,这样的叙事目的在
期刊
摄影人手记;  前不久“铜锁”找着锄头进了山,作了一回老实巴交土的掉渣的山里人,你看他往那一站是不是感觉很好,其实,“铜锁”还有另些面能作官、能经商、不信你往上看,他是不是很酷?  下图:陈小明摄
期刊
互动媒介专家猜想,互动故事讲述的最早形式,产生于围绕篝火的史前人类。这个史前故事的讲述者,对要讲的故事只有一个总体的想法,并没有固定的情节,而是根据听众的反应来塑造故事。在电影、电视一类的热媒介中,几乎难以实现互动。然而当21世纪的新媒体技术开始介入,热媒介有了互动的可能。  互动电影是新旧媒介融合后,新媒体特征最为突出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具备典型的超文本叙事特征,即“非序列写作——分岔且允许读者选
期刊
在1995年之前,中国民众在春节期间的娱乐活动几乎与电影无关,而所有的电影院春节假期也要休息停业。1995年春节,成龙主演的香港动作电影《红番区》(唐季礼,1995)引进大陆并以“贺岁片”的名义在影院上映,成为新中国以来的首部贺岁片;1997的《甲方乙方》(冯小刚,1997)成为第一部在春节档上映的大陆影片。[1]时至今日,去电影院看电影已成为春节期间一项公认的“新民俗”,观众也养成了在圣诞、元旦
期刊
我看到了“飞豹”    跟随摄制组才能进入现场,外景地设在阎良某空军试飞机场,“主角”是我国新一代战斗机“飞豹”。导演王瑞站在塔台附近,用报话机与摄影机保持“单线”联系,摄影机架在千米之外的跑道另一侧。实拍开始,“飞豹”在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从我们前面滑过,逐渐加速后突然启动“加力”,仰赖引擎的强大推力,将机身向上“拔”起。真巧,这不正应和了“冲天飞豹”四个字吗?  我被“演员”表演迷住了。近距离看
期刊
艾伦·索金(Aaron Sorkin)是当下美国最知名的编剧之一,其近年几部作品都获得较高评价。如近几年颇受欢迎的美剧《白宫风云》(托马斯·施拉梅Thomas Schlamme等,1999)、《新闻编辑室》(格雷格·莫托拉Greg Mottola,2012)与电影《好人寥寥》(罗伯·莱纳Rob Reiner,1992)、《社交网络》(大卫·芬奇David Fincher,2010)、《点球成金》(
期刊
花木兰,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巾帼英雄,她代父出征、抵御外辱的故事具有跨时空的精神力量,唤醒了一代代人对国家与民族的担当。民歌《木兰辞》中对于她从军的描述只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几句诗歌。诗歌语言的简洁凝练与故事本身的传奇色彩赋予无数影视剧作广阔的阐释空间。影视技术的发展将历史上模糊形态的花木兰形象具象化、细致化、视觉化,1998年电视剧《花木兰
期刊
有人说少女像一首诗,少妇像一篇散文,中年妇女像一本小说。年近不惑的李克纯,就像一本小说。岁月蹉跎,在她细若游丝的抬头纹上,镌刻着人生的苦辣酸甜。  最近,李克纯随电影《布拉格有张床》剧组主创人员来成都“叫卖”由她主演的影片,受到蓉城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影迷们的热情追捧。利用李克纯赴咸阳拍摄新片《走过硝烟的女神》前的休整期,笔者拨通了她母亲家的电话,约定了这次采访。我们来到豪华气派的春洋大酒店的“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