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研究

来源 :少年科普报(科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shen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城市化的发展,目前农村的中小学教育在城乡一体化下教学水平和教学资源上有了一定的提升,但是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带有极端的功利性,实践效果不理想,方式的转变没有带动学生自主学习有效性的提升。对于此,需要教师重视教学方式转变中存在的问题,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需要和农村教育现状出发,以此保证教学方式的转变能够发挥效果,推动学生自主学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23
  前言
  素质教育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主要以引导学生为主,保证课堂自主学习的有效进行。转变过程中容易受到农村教育环境的影响,致使转变成效不明显,学生依旧依赖教师的课堂讲解,自身的学习意识和理解认识没有具体的实践,不能在知识学习中得到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学习是一个基础知识学习和文化理解的基础阶段,学生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并且教学方式的转变要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方法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从被动学习的局面转到主动学习的情景中来。这才是教学方式转变的目标,需要进行实践落实。
  一、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教育思想上的根本转变
  当下评价教师教育教学效果主要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为标准。所以大多数教师已就围绕这个“指挥棒”狠抓学生考试成绩,在教学中将语文知识强硬灌输,机械记忆,对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用公式化机械的套用,忽视 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忽视了学生作为一个鲜嫩、活泼、激情洋溢的人。仅仅把学生作为教师自己获得优秀,奖励的一个载体进行加工、打造的产品。所以教学方式的转变形式化严重,依旧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没有真切地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过程中,没有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乐趣,得到情感的真实体验,得到心智的激活。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也制约了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发展。
  (2)方式的转变缺乏主体的考虑
  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重视学生的主体性,而课堂是小学生进行语文知识学习的主要场所,很多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实效性的帮助。但是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忽视了学生主体的学习需要,只做出了教学形式的转变,却没有从学生主体出发进行实实在在的调查研究,拟定具体的教学设计、教学计划。在网络资源中照搬别人的教学设计,照搬别人的教学思路,套用别人的教学课件。教学与学生的生活脱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茫然无措,只能在教师的高压下,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反复读背,机械记忆,应对考试。久而久之,学生厌学,弃学的情绪愈发浓郁,甚至到了谈学色变,望课生畏的地步。近年来,有学生跳楼轻生的事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在教学设计中缺乏学生主体考虑,其结果就是教出了一群没有快乐,没有生机,没有创新意识,更没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这样的结果,从小的方面来讲,影响了学生一生的发展,从大的方面来讲,影响了一代人,影响了国家、民族的发展。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的实践策略
  (1)构建和谐环境,丰富教学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中已明确提出,教学方式的转变要以生本理念为理论基础,使教学关系能够从以往的主次中得以转变为平等的合作。增加教学互动,以和谐的课堂环境驱动学生主动的进行语文知识探究和应用,实现高效教学。我在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古诗的课堂上,抛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日照香炉生紫烟”为什么是“紫烟”呢?学生进行了互动探究,在我的层层引导下,学生明白了那是由于“庐山瀑布水流很急,溅起了浓浓的水蒸气,在太阳光照射下,反射、折射的原理形成的。”,紧接着,我又抛出下一个问题,“庐山瀑布那么高,地势又那么险要,诗人是怎样去测量出瀑布又三千尺呢?”通过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终于弄明白了,三千尺是一个虚指,是诗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来写的,这样的互动,既让学生学到了“虚指”和“夸张”的写作方法,也大大激发了学生思维,培养了學生积极探究 意识。在课堂教学中,除了积极创设互动,更要尊重学生的思维的火花,对学生思维 的火花,要想方设法的扶持,决不能摧折。让学生和老师的地位真正的平等起来,唯有这样,才能构建开放而有活力语文课堂。在教学方式上尊重学生的想法和学习认识,课堂中预留自主学习和讨论分析足够的时间,让教学开展为学习提供便利,也让语文知识理解能够更加的全面;课堂中还需要针对学生的自主进行激励,建立形成性评价标准和方式。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转变才能推动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提升,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思维[2]。
  (2)把握学习需要,完善教学设计
  新课改的课堂教学方式是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活动,所以在转变上要把握农村中小学生的学习需要,从知识有效教学的本质出发,完善教学设计,以此保证方式转变的有效性。比如在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小学生基础能力的不足和兴趣的缺乏,尽量多作引导和帮助,使其能够在课堂中有良好的学习体验,也获取文字的认识和理解;在小学高年级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基础,但是学习理解上存在差异,在教学设计上就要做阅读思维的递进式引导,要分层、分类进行设计,保证知识的有效理解认识,也保证教学的效果。具体这么设计,当下网络上有很多案例,我这里就不再赘述。教师需要做好课堂教学的反思,让教学方式能够符合学生语文学习的需要,让自己的教学设计,更能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结论
  总而言之,农村中小学教育的改革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反思,针对实际问题主动地去进行解决,保证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彰显,并且有效地获取知识,能够有综合能力的成长。在实践策略上需要构建和谐环境,让学生参与教学;把握需要设计学习流程;重视环境应用,促进学习反思;应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水平。以教学方式的转变实现多元化的教学创新,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姚玉超.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50-251.
  [2]赵志华.浅议提高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08):34-35.
其他文献
摘要: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学习国学,不仅可以丰富头脑与心灵、开阔视野与胸怀,而且可以培养深厚的人文素养,建立知行合一的价值观。国学以诸子百家为根基,囊括了后世各种文学样式(唐诗、宋词、元曲及各类散文),成为优秀的文化遗产。初中语文教材里节选了不少优秀的篇章,目的是为了通过教育,让学生接受国学的熏陶,在经典文艺作品中体会中华文化的美学特色,传承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期刊
摘要:在新课改的教育改革背景和素质教育全面普及的影响下,农村地区尤其是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当成为重要环节。由于学前教育尚未普及、学生语文学习方法不当等原因,学困生数量不断增加,如何提高农村小学学困生语文学习水平,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本文就结合农村小学实际情况和语文教学实践探讨提升学困生语文成绩的教学举措。  关键词:提高;农村小学;学困生;语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之相应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引发人们的重点关注。其中化学制品在给我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所产生的废弃物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初中化学作为化学教育最基础,最根本的阶段,对学生一生的化学教育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针对当前初中化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并以绿色化学理念为指导,探讨如何将绿色化学理念渗透至整个初中化学中,以期能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引导学
期刊
摘要:和谐,在人们的心中是一种最为深刻的美。因为她拥有无懈可击的美,所以令世人为之倾倒。国家经济富强需要和谐,社会秩序安定需要和谐,校园文化繁荣需要和谐,我们的美术教育教学也需要和谐。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在美术评价上存在着创新和实施。在新的课改中,和谐教育下的美术教育,怎样够建成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也甚为重要,这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为学生全面发展而评价
期刊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16  别人都是望子成龙,她不是,她只是望子成人。  一 、六岁的馋猫  风吹得人像被凌迟,天上弯弯的月亮和不弯的月星星被冻得棱角分明,儿童医院里,她纤瘦的身体抱着我,像环抱着一条瓷实又绵软的毛虫。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射进儿童医院,“没什么,只是过敏,吃点过敏药就好了,她长嘘道;都怪我,把豌豆放桌上……”  她沒有粗糙的磨去我馋嘴的
期刊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优秀传统文化渗透于初中美术教学有助于引导中学生了解和学习中国历史,从中汲取到有用的知识来对自身学习和发展产生正向影响,基于此,初中美术教师需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促进二者的整合。  关键词:初中美术;传统文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17-21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推
期刊
摘要:学校教育的目的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除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之外,还需要运用思想政治学科来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德育教育。随着新课程改革实施的推进,教师需对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论予以更为灵活的运用,把握好教学中的各个关键点,让学生能够获得更好的教学引导,并开始去对学生进行讲授,令学生更为成功地实现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促使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德育的水平和质量得以不断提高。 
期刊
摘要:小学是学生是打好数学基础的重要阶段,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也至关重要,特别是随着新课程目标改革程的不断推进,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前要制定好教学模式,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思维处理问题的能力。本文就针对科技创新与课程变革时期如何更好开展教学的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科技创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能力,是教师目前教学中的重点,对教师来说,学生具有较强的创新思维能力,更利于课堂教学以及日后的发展。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被有意识的注重。面对如今越来越创新的社会以及高中生物具有科学性的特征,从老师到学生都需加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该文对这一问题从重要性到怎么办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关键词:生物教学;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中学化学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要在知识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因此,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对当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并结合当前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和验证等途径,不断加强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进而全面提升高中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化学;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