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校园建设与网络道德体系的建构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2007年7月18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调查显示,国内青少年学生网民已经接近6000万,在网民总数中占1/3强(36.7%),每周平均上网时长为11.6小时,其中每周上网超过20小时的学生占总人数的16.6%,超过40小时的占5.9%。此外数据还表明:青少年学生网民对互联网娱乐功能的兴趣远远超过其他功能。而高校学生又是其中的主力军,网络生活越来越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文化也全方位影响并塑造着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网络在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重要影响的同时,也引发了大学生在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方面深层次的变革。
  
  一、信息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是构建网络道德教育体系的基础
  
  由于网络技术的发展,在人们的经济、文化、生活、交往等活动中建立起了新型的网络人际关系。大学生思想活跃,事业心强,视野开阔,接受能力强,在新型的网络活动中迅速成为主力军。一方面这为我国的未来型高级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也为我们的高校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课题。建立新的道德体系将成为新时期的新要求。所以,我们开展网络道德教育必须在坚持高校德育教育的根本策略的前提下,以网络技术特性为基础,建立独立的网络道德教育体系。
  
  1.网络的快捷有利于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对于一些热点问题和一些感到困惑的问题,大学生往往乐于在网上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并渴望得到指点、交流和回应,这些信息大都是学生真实思想的流露。高校德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及时收集、整理、分析这些信息,有的放矢地开展引导、启发和说服教育工作,大大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2.网络资源的共享性极大丰富了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网络世界的大容量和丰富多彩的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库,不仅可以大大缩短信息传播的距离和时间,使大学生能够及时得到最权威、最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加思想道德教育的信息量,而且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和图像传输技术的发展,网络还可以提供或模拟各种社会生活情境,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大大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和质量。
  
  3.网络的交互性激发了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网络条件下,信息的获取和交流主要依赖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这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面对面”形式形成鲜明对比,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和课堂为中心、以教育者为主导的教育模式,激发和强化的是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主参与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对增强他们的自律意识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网络对于大学生的巨大影响使建立高校网络道德教育体系成为必然
  
  网络在对高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尤其是部分大学生沉溺于网络,使高校的思想道德建设面临新的挑战。据调查,大学生上网的主要目的依次为聊天(占83.5%)、查找资料(占82.7%)、收发邮件(占65.8%)、下载各种软件(占41.6%)、网上购物(占14.8%)。而大学生上网时经常浏览的网站中,娱乐网站占了35.76%,新闻网站占23.72%,学术网站占10.81%,其他网站占29.71%。与此同时,传统的德育阵地,如课堂、报纸、党课所能占据的时间与学生在网上漫游的时间差距越来越大,其影响力相对削弱,其权威性受到影响。人的认识有着先入为主的特点,再加上很多教师的信息量不如学生通过网络得到的丰富,使高校对舆论导向的控制能力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空间的特殊性和网络道德规范的滞后性,引发了大量失范行为,包括:
  
  1.沉溺网络导致大学生行为取向紊乱。目前,国内对于互联网尚未建立统一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使得网络信息良莠不齐,其中也不乏政治反动、庸俗陈腐、色情暴力等内容,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取向。2002年浙江大学开除了120名学生,他们平时大都沉迷于网络,导致考试多门“挂红灯”。某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三一个学生进学校时曾拿了一等奖学金,但后来沉迷于电脑游戏,旷课成了习惯,现在已面临退学的危险。
  
  2.沉溺网络导致大学生性格人格扭曲。对于大学生来说,过分陷于“人机对话”的交流,长期与网络社会打交道,便会失去积极参与周围现实世界的意识,就有可能导致情绪低落、情趣丧失、情感脆弱;同时,由于缺少人际和社会交往,造成性格越来越封闭、孤独、偏执甚至极端。
  
  3.沉溺网络导致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网络信息的繁杂对大学生形成了多方面的冲击。加之大学生受阅历的局限,认识问题的能力、自我控制的能力都存在着明显不足。因此由价值观念紊乱而导致的道德行为失范也就在所难免。不断增加的网络犯罪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武汉理工大学“大学生邓小平理论研究会”搜集的案例中,由QQ引发的一系列刑事案件发人深省。在天津上大学的一个大连女孩被网友骗走了手机等财物;湖北一师范类院校某女生琴在与湖北省浠水县一网友见面时被对方强奸;网名为沙子的南京某大学英语专业学生,在聊天时被某网友的网上形象深深吸引,不料在与他第三次会面时被杀害……
  有关专家称,造成大学生网络素质低下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学生自身对网络认识有偏差;二是高校网络环境建设普遍匮乏;三是高校在网络素质教育方面资源非常不足。然而,在高校普遍开展了校园网建设,思政部门也在不断加强宣传教育力度的同时,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对待网络?是由于他们天生的性格问题,还是学校教育的失败?或是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这个问题令我们深思。
  
  三、高校网络道德体系建构的几点探索
  
  1.建设网络道德体系要抓住针对性、时效性。网络道德教育体系必须建立在高校现有的教育体系基础上,同时要具备更强的针对性、时效性。在建立高校网络道德体系时必须开展广泛的调研,动态地了解高校大学生网络道德水平的高低及问题的共性与各自特点。在共同原则的前提下制定出不同的细则与方法。同时要求德育教育者必须提高对网络知识的学习,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动态了解,必要时要培养网络道德教育的专职师资力量。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实践中认真研究网络传播的规律,努力找准思想政治工作与网络的结合点,掌握网络对大学生学习和思想的影响、网络影响下的学生特征及学习动机、学生思想进步的动力源泉、学生思想转化的特点和规律等。按照网络传播规律并遵循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使网络成为永远敞开的德育课堂。
  
  2.利用网络手段加强德育教育,主动占领德育阵地。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一方面可以从国外借鉴,用拿来主义的眼光对待西方在网络道德方面的成果,如美国的“计算机伦理十诫”等。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的国情,针对瑚有的网络道德问题制定针对性强的教育内容,并根据不同时期出现的不同问题及时校正教学内容,从而形成网络道德教育的专业教材更新机制。
  以我校为例,目前大部分部门、学院都建设了自己的网站,点击率较高的德育相关版块有“新纪元”、“红色在线”和“学生工作处网站”。各学院还开辟了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栏目,做得较好的有外国语学院的学生工作信息网和信息传播学院的“信传在线”。在建立高校德育网站时一定要注意把握网络的特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以给学生解决实际困难为宗旨,寓教于乐,切忌死板、枯燥、教条的宣传,这样才能吸引青年学生,真正达到教育的目的。不要只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等教育内容生搬硬套地放在网上,而要把如《新时期的旗帜》、《邓小平》等切合课程内容的、具有鲜明主题和优美视听效果的专题片放在网上,为大学生提供一个集思想性、教育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网站。这样来唤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才能表现出道德教育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3.多样化和专业化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要采取途径多样化和专业化相结合的方法,由“灌输”转变为“参与”。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大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效果明显优于单一听读的学习方式。特别是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为大学生提供了色彩艳丽的图片、悦耳的音响、活泼的三维动画及其他多媒体仿真画面,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其效果是传统德育教育方法所无法相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基本政策,可以把它们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影像方式表现出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情趣。
  在开辟专门课程的同时,还可以在网络技术教育的过程中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在业余时间发动大学生广泛开展网络道德修养的大讨论,促进他们自觉接受网络道德规范。强化教学目标,把网络道德教育内容纳入德育考核范围,保证网络道德教育的完整性。
  
  4.制定相应的评价体系。评价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的成功与否,最终需要参考社会的意见。开展高校网络德育教育必须开展广泛的社会实践。要把网络道德教育与相关法律法规教育相结合,把高校的网络道德教育与社会现实内容挂钩,并建立社会反馈机制。
  总之,互联网已经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开展高校网络道德教育,是建设和谐校园、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其他文献
当今时代高等院校已经从单学科向多学科、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迈进。高校与高校之间竞争的优势已不再体现在硬件条件和软件环境,教学质量的高低和社会对学生的认可度是高校之间竞争的重点,而这一竞争优势的保障很大程度上归根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因此对师资队伍的有效管理进而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成为高校管理者研究的主题。    一、情感管理的本质    情感管理是管理者以真挚的情感加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感情
近年来,作为构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本科教育改革的新模式——本科生导师制,在我国许多高等院校中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就是组织符合一定条件的专业教师、行政职员在本科生中进行定点定人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制度。可以说,本科生导师制是全员育人理念的有效探索,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有力推手,更是高校人才培养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有益尝试。几年
产业集群是浙江经济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显著特征,也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然而,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某些并发症也逐渐凸显:相比于中西部的一些省份,浙江省的劳动力价格
攀钢机制公司党委围绕模拟市场创造性地开展先锋旗帜活动,使700名党员将每个人从事管理的工作和岗位成功的办成了一个个成本控制点,既提高了党员的整体素质,也促进了模拟市场健
教育民主化的过程是一个发展的、动态的过程,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内涵,从最初的“有教无类”的朴素教育民主思想,到教育基本权利(教育起点平等)的争取,再到教育过程、教育结果
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我国的研究生教育也得到较大发展。到2005年秋季开学,全国在校硕士生和博士生总和将超过100万人。在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的情况下,如何确保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目前,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在研究生培养的各个方面创新能力不强。  创新作为一种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的超越过程,主要靠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来实现,在
当前,举国上下正在广泛开展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怎样才能成为科学发展观忠诚而坚定的践行者呢?通过系统学习和认真思考,笔者认为必须做到:树牢一个志
中国共产党十七大报告指出,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构建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也强调: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明礼诚信”等基本道德规范。可见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意义重大。然而,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家庭教育往往没有受到重视或者教育效益不高。其原因何在?本文从教育者的
在当前国际经济背景下,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对外贸易量的逐年增长,以及跨境贸易中仍使用第三国货币结算的现状,使我国贸易大国和货币小国的矛盾日渐突显,并且对外贸易中传统结算
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无论是从国际上看还是从国内情况看。公司因财务危机破产的事件越来越多,并呈上升状况,特别是上市公司。因其具有业绩好、规模大、管理规范等优势,随着我国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