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数学分层指导的有效策略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shen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就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但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都不尽相同,所以进行分层教学,能有效地进行因材施教,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而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一、结合学生实际,科学分类组合
  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力水平对学生分开几个层次。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首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进行分层:一是数学基础较好,思维能力也较好。 二是数学基础一般,思维能力一般或较好。其次是数学基础中下,思维能力一般,或思维能力较好但数学基础较差,学习品质不够好。当然,这样将学生进行分层我是不告诉学生的,只要自己心中有数,教学有针对性就行了。对学生分层后,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订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
   一类学生数学基础要更扎实,数学思维能力要更强,成为数学尖子。 有针对性地对他们提出较高要求和开小灶。要求他们除完成课本习题外,尽量多看些有关解题和数学竞赛的数学课外书,鼓励他们提数学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和进行一题多解。
  第二类学生要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水平和数学基本运算技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使他们一部分能向A层转化。 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鼓励他们在课堂上多问,多提问题,多鼓励他们自学,多鼓励他们一题多解,要求他们在测验时争取优分并追上成绩最好的同学。
  第三类学生要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他们的数学基础和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其中一部分向B层转化。
  多鼓励多提问多辅导,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解数学题的兴趣。要求他们在测验中取得合格以上成绩。多耐心辅导教育多鼓励,尽量多提问,提高他们听数学课的兴趣,要求他们完成作业和在测验中争取合格以上成绩。
  二、分析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
  老师首先吃透教材,把握数学知识的系统,挖掘数学知识所包涵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是数学的精髓)。为了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每节数学课都要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各层次的学生的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如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如何创设问题情景,如何设计层层深入的问题让学生去探索,讨论;如何把例题分解和组合;哪个地方该精讲,哪个地方该让学生去探求;如何设计各层次学生的作业等等。
  三、分类组织教学,分层相机引导
  (1)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导学方法,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发展能力
  上课前的复习提问,课堂的练习,课外的作业都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开层次,一般课堂练习和课外作业分基础题(必做)和提高题(选做),提高题鼓励一二类型的学生做,三类学生可以不做,但仍鼓励他们尽量去做,能做几题就做几题。如何将各章节的练习和作业分层次则视学生的整体基础情况而定。如果学生对某节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则对该节的基础题和提高题的深度就适当增加一些。
  (2)对学生的引导由少到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所需的启发
  在初二几何中的梯形中位线定理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进行分层教学:
  要求学生先回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和梯形中位线的概念。(鼓励三类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出来以后,提出问题: 梯形中位线有没有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类似的性质呢?
  学生讲出答案(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且等于梯形两底之和的一半)后,老师把学生讲出的答案作为命题板书在黑板上,再要求学生就这命题画图写已知求证。
  然后抽一个二类的学生板书他自己所写的关于这命题的已知求证。该学生板书后,通过让三类学生提问,该学生作答,老师再引导的办法纠正学生所写的已知求证。
  已知:梯形ABCD的中位线为MN。求证:MN∥BC,MN=1/2(AD BC)
  接着,要求学生写证明过程或思考证明过程 (要求: 一类学生用两种以上方法来证,二类学生写出一种证明方法的全过程,三类学生思考并尽量写出一种证法的部分或全部证明过程)
  老师作引导1:能不能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来证明?引导后检查一二类学生有多少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还有很多学生没能写出证明过程)。
  老师再作引导2:如何把你画的梯形转化成以梯形中位线作为它的中位线的三角形? 让学生讨论这问题后再去证明。再检查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一类的少数,二类的多数,三类的全部还是不能写出证明过程)
  再作引导3:在梯形ABCD中,过D,M作射线交BC的反向延长线于点E得△DEC.引导后,再检查又有多少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发现二类部分,三类的多数学生还是没能写出证明过程).
  老师再作引导4:能不能证明线段MN是△DEC的中位线?点N已是DC边的中点,要证MN是△DEC的中位线先要证明什么?
  提问二三类学生,学生答出:要证明点M是DE边的中点即DM=EM.老师再问:要证明DM=EM先要证明什么?(提问二三类学生)学生答:要证明△ADM≌△BEM. 够条件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吗?(提问C,D层次学生,直到他们答对为止)
  然后,抽一位二类学生板书他对这命题的证明过程。学生板书后,请学生纠正。要求三类不能写出证明过程的学生认真看黑板上正确的证明过程,鼓励他们对不理解的地方提问。并让好的学生回答。最后,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师再讲解一次这命题的证明思路和证明过程。
  接着,检查一二类学生对这个命题的另外的证明方法,抽其中部分学生讲解他们的证明思路。板书出学生所讲的证明思路,并作评价和纠正。
  在班级教学中,传统教学法主要照顾全面,往往没有强调个别,其实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而分层教学法虽然也是班级教学,但要求老师强调个别(至少是一个层面上的部分学生),也就是在某个层面上做到因材施教,体现出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因而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力,进而提高了数学的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培养创新能力是素质的灵魂,实施创新教育应根据学科特点和知识体系进行。文章主要论述了作者对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实验 学生 培养 创新能力    实验以其生动、直观、新异有趣等特点,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而农村中学化学实验教学往往受到场所、设备,资金等条件的限制,不能正常的开展;同时还受到部分教师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以及实验教学的作用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使得
【摘 要】化学实验的魅力就在于不断的创新,将创新引入化学实验,会为化学教育增添新的活力。本文从一个具体的实例出发,阐述在平常的实验教学中如何植入创新思想。  【关键词】创新实验 创新能力 创新意识  所谓创新就是活动主体所从事的产生新思想和新事物的活动,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实施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特征是创新,国际间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创新
一、课堂引入  〖情景:〗展示多媒体Flash有声动画(请你来当飞行员):在屏幕右上方事先设置好三个参数:飞机水平匀速飞行速度v机,海面上敌船匀速航行速度v船飞机离海平面高度h。  教师演示:当飞机飞至敌船正上方时,点击“投弹”按钮。观察到炸弹在敌船前方远处水面上“轰——”一声爆炸巨响。  教师;当飞机在敌船正上方投弹时,能否击中敌船?  学生:(笑声)不能!  教师:知道如何调整战术吗?  学生
《母鸡》是小学语文(西师版)五年级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老舍首先写对母鸡的讨厌,然后在对母鸡保护、精心照料小鸡雏的细致传神的描写中,情感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由讨厌到不敢讨厌,赞美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先抑后扬,在生动形象的描写中透露出自己的内心情感。品味有关母鸡“负责、慈爱、勇敢、辛苦”的具体描写是本课的重点。体会作者由讨厌到不敢讨厌母鸡的情感变化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育家杜
新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强调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审美情趣,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語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这充分表明了小学语文在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任何一个方面都不可偏废,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在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是如何使学生的学习更贴近生活和实际,使他们感受到化学物质和化学变化,认识到化学就在每个人身边,我们都生活在化学的世界里,增强他们学习兴趣,加深他们对化学知识的认识,解决现实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其目的是中学化学教学活动不仅仅是培养未来的化学家,而是怎样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使每个公民都懂得一些基础化学知识,使他们知道在哪里找到化学;化学能解决哪些
【摘 要】情感教育作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为教育界所关注。历史教学除了承载着让学生了解过去,以史为鉴外,还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通过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来应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培养学生知错能改,培养学生顾全大局意识,摆正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等优良品质,真正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关键词】情感教育 乐观主义 集体利益  新的课程标准业已将情感、态度与价值
【关键词】中学生恋爱非正式的自由辩论    【主题辨析】  (一)理论依据  1、 中学生进入心理断乳期后,他们会逐渐把对父母的一些依赖和情感转向同龄人身上。  2、 随着身体发育的不断成熟,高中生已经具有了一些成人特征,他们中的一些人强烈的意识到了自己的成人特征,于是在情感上有了和成人一样的需求。  (二)现实依据  1、在现阶段的高中教育中,很多班主任对正经历情感问题的学生感到为难,不知道怎样
要写好高考作文,必须掌握一些写作技法,这样可以使自己的高考作文在众多的平庸文章中胜出,从而立于不败之地。高考作文创新常见的技法有如下几种:  一、对比论证法  对比论证是议论的一种方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有了比较,就有鉴别;有了比较,对事物的认识才更深刻。  请看吴梦婷《心净看世界》一文的议论片段:  自满是杂草,稍有不慎,它会毁掉整个花园,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在写出《旷野的呼声》后没有出任
语言是语文教师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启迪学生心灵、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最重要的工具,而学习动机则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讲求形象、生动、精练、幽默、富有启发性,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动机。学生有了正确的学习动机,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能够集中精力,坚韧不拔地探索下去,并能克服学习中的重重困难。  一、生动形象、富于直观的语文教学语言  语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要求语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