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直观在计算教学中的一点思考

来源 :俪人·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09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了几何直观这个核心词汇,也是课标的十个核心概念之一,可见,几何直观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几何直观不仅在图形与几何中用到,在数的运算教学中能用直观的办法、用图形的办法,把它描述刻画出来,会使这个对象更容易理解。在计算教学中,算理是算法的理论依据,算法是算理的提炼和概括,它们是相辅相成的,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不仅是计算熟练程度的提高,更是学生对计算算理的理解。西藏的整体教育水平比我们要低很多,整体的计算能力和数感也很差,因此,运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也更加迫切。
  一、实物直观 简约算理
  小学生,尤其是小学低段的学生对生动、形象、具体的事物易记住,而对枯燥、单一、乏味、抽象的数学知识毫无兴趣。因此在许多的公开课、展示课的教学中许多教师不愿意选择计算类型的课题,在一些常态课中教师也往往是出示例题后,直接告诉孩子们算理,然后通过反复练习来让孩子理解,其结果好多孩子计算常常犯错。而几何直观能够将其枯燥的数学知识直观化、形象化、趣味化,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的知识是,可观察的,可触摸的,具有现实存在感。实物直观可以是我们生活中实际存在的物体,也可以借助小棒、圆形、卡片等辅助的实物教具、学具。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因此,在教学时可以用实物直观,通过教师演示,学生操作来感知从而理解算理。
  如:二年级的孟雪明老师在教学《100以内的进位加减法》时,运用几何直观,帮助学生理解“凑十”法的算理,从而提学生的计算能力。例4:35+37
  让学生同桌合作在面摆小棒学具,先摆: + =
  然后摆 + 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拿”,使得 变成 “凑”成10个小棒,外面还有2个,“合”起來就是12个小棒。
  最后将两次操作结果合并即得到72,整个计算过程,在“拿”的基础上提升,把7分成5和2,5和5凑成10,10加2是12。最后学生用语言来描述“拿、凑、合”的过程。此时,学生能很好的理解“凑十”的含义,从而掌握“凑十法”。学了35+37,举一反三。100以内退位减法,“破十法”、“连减法”也是如此。用实物直观演示,尤其是学生借助小棒的操作演示,把复杂的凑十、破十、连减变得直观、简单。
  二、符号直观 深化算理
  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知觉、观察和想象趋于完善,有意想象的成分大量增加,具有直观性和具体性,小学三、四年级的学生在理解算理时,可发挥简约符号直观的价值,让算理深化提升,培养学生的数感。
  如:李丽萍老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时采用了几何直观的符号直观,帮助学生理解积写在哪位和竖式的定法的算理。
  例2:
  首先让学生经历分解的过程来理解算理学习算法。通过动手勾画分解点子图—— 说分解点子图的过程——尝试用乘法竖式表达分解综合的过程。
  由动作过渡到形象,最后过渡到符号表达,使学生经历了从具体到抽象的不断递进的过程,有利于算理的理解,算理与算法的结合。
  授课教师将点子图和竖式设计在一张页面上,勾画点子图时竖式把12套书分为10套和2套,分别对应竖式中的十位和各位,再提出“8写在什么位上,表示什么?28表示什么?4写在什么位上?14表示什么?”等突破难点的问题,图式结合,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算理,明确乘法两步竖式的写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
  在教学时,尝试着让孩子们自己列乘法竖式表达乘的过程,在计算中部分孩子会出现了 的现象。这时不急于纠正,而是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鼓励别的孩子提问题,并提出“该如何清楚准确的表达计算的过程?”这一问题,再次让孩子们回归到点子图中,让孩子体会14×1=14实际是 ,此时前面在数位出现问题的孩子恍然大悟,这种符号的直观对于孩子思维的训练,算理的深化起到化繁为简作用,让孩子对于算理的理解水到渠成,真正让孩子体会到“奥.....原如此”的数学学习的喜悦感和成功感。
  借助于几何直观、几何解释,能启迪思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接受抽象的内容和方法,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关系,使思维很容易转向更高级更抽象的空间形式,使学生体验数学创造性工作历程,能够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用图形说话,用图形描述问题,用图形讨论问题,应当成为学生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质。
  数与形,本是相倚依,焉能分作两边飞;
  数无形时少直觉,形少数时难入微;
  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
  切莫忘,几何代数流一体,永远联系莫分离。 -----华罗庚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新课程改革后重点强调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因此,初中英语教师在明确要求后,要注重与学生互动,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从而促使学生主动与教师交流和沟通,有效加强师生间的互动,以此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此一来,有利于构建高效英语课堂。  关键词: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  一、 前言  初中英语教师要认识到师生之间缺少互动和交流将导致学生积极
摘 要:新时代小学数学教学不再局限于针对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方法的教学,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综合数学能力,比如空间思维、数字组合规律、图像和代数结合思维等方面进行教学,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教育研究者对这种教学要求给出了一个新的界定:核心素养教学。核心素养打破传统的知识学习唯一目标的教学形式,拓宽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更全面更高效的展开教学,促进学生能力和兴趣的增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  
英语教材中有不少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知识点,利用这些知识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是英语教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在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要
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中国大教育家陶行知也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教育不仅是要教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的自主学习,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所谓自主学习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制定独立的学习计划,并不断地反思,自我思考,自我改进,在
为提高产品质量,鼓励多出成果,我院科研所于1989年2月举办科研成果展览,同时展出全所各科(室)、班(组)近年来的各项科研成果和研制的产品及已发表的论文等.院党委书记孙长新
陕西省水力发电工程学会规划专委会和学会的西北院规划分会于今年1月23日联合召开黄河水沙变化学术报告会,特邀请由水利部黄河水沙变化研究基金会支持的本课题的负责人顾文书
【摘要】新课程倡导科学探究,这就要求教师注重探究教学,将科学探究既作为一种主要的教学方式,又作为学生的学习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既能掌握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树立良好的思维品质,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形成科学探究的习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作者针对初中物理科学探究式教学做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对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策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物理教学 科学探究
投融资平台可以为社会企业、个人和部分单位提供投资,可以通过投融资平台来逐步完善社会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开发,结合当前投融资信息不对称的实际现状,将投融
北京环境交易所是我国碳交易的主要场所之一,以自愿减排交易为主。我国CDM发展前景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中国CDM发展出路在于:鼓励金融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碳交易,在CDM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