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82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环节,是语文知识和其他知识全面、综合运用的过程。搞好阅读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受到美的熏陶和思想品德教育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长期以来,阅读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问答为主线,忽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自主和体验。新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既然如此,就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让学生自己去感受、思考,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从中得到营养。
  面对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诸多弊端,笔者认为应改变教法,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放在首位,真正体现新课标增长学生素质的要求。
  
  一、采用多样化的授课模式
  
  在讲授古典诗词时,可采用朗读式与鉴赏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把诗歌教学分为四步:第一,诵读节奏美;第二,悟读情感美;第三,品读意境美;第四,赏读艺术美。诵读主要从音韵上去感受诗词之美;悟读要求学生结合诗句及背景分析诗人情感之美;品读要求学生用散文式的语言描绘诗词中或凄美或豪放的意境;赏读是站在一个理性的高度去鉴赏诗歌独特的艺术风格。经过这四步,学生逐渐形成了对诗歌赏析的一整套学法,最终达到他们爱诗的目的。
  在古典诗词复习教学中,可采用专题式教学,如开设一个含“月”这一意象的专题,从一首首有月的诗词中,欣赏满月、残月、秋月、冷月等。通过这样的专题深入了解这一承载了深刻的民族文化内蕴的典型意象。
  
  二、鼓励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去阅读文本
  
  在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的行为、思维都套上了枷锁,丧失了独立思考的创新思维。
  新课程标准提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引领。
  对于每篇课文,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偏好。所以,当学生们接触一篇新课文时,我们都应鼓励他们选用自己认为最有效的方式来阅读。课前的预习,互联网上资料的查询,课堂上的默读、速读、旁批及相互交流等等,将阅读教学置于活跃的课堂气氛中,学生在这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通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阅读,往往都能有所收获。
  如《大堰河——我的保姆》这篇课文,由于这是篇带有自传性质的叙事长诗,诗的叙事成分与细节描写融为一体,诗的感染力就来自真切而具体的生活细节描写,故此,我特地安排了一节课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自主阅读,把握大堰河这一形象和体会诗人对这一形象所寄托的思想感情。课堂上,学生们有的拿出课前查阅的关于艾青的生平介绍,与小组里的同学边看边讨论;有的边自读边旁批,梳理出自己的感受和不懂的问题;还有的拿着课本,抑扬顿挫,从角色朗读中体味人物的个性特征。而我所担心的学生对时代背景的困惑,显然已经迎刃而解了,从学生反馈的情况看,我发现他们所掌握的相关知识比我准备好的材料还要丰富。
  
  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阅读
  
  在讲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时,首先让学生了解,天宝元年(742年),李白奉召来到京城长安,他本想此行定能施展才能,有所作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玄宗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他,李白自身又受到权贵的排挤,在长安只住了一年就被赐金放还。用这些潜在的因素去刺激学生的丰富想象力,使学生们头脑中有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有一个仕途上失意的李白的形象。历史上失意的士人举不胜举,但是李白和那些寻常士人完全不同,他性情豪爽,才华横溢,抱负远大,却接连碰壁。面对无奈的现实,他把自己投入不食人间烟火的神思“仙境”,“霓霞明灭”,气象万千,潇洒遨游在镜湖之上;“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魂魄飞升到天姥山巅。这正体现了李白这个伟大诗人对形象的捕捉能力。我们应该紧紧抓住这一点,在这里我们要提醒学生注意头脑中应该会有一个“飘然思不群”的李白形象,他在众多俗宦面前傲然一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这样,全诗的意境、思想就会在学生心中有了清晰的印象。这恰恰体现了本诗中潜在因素对学生想象力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想象力,这种想象力是个性化的,即使是对同一个事物,人们的想象力也会因人而异。教学中,需要运用想象架设心灵的桥梁,让学生走近作者,与文本对话,从而达到心灵上的沟通,内涵上的感悟。因此我们应该让学生们的想象力出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
  (作者单位:江西省寻乌县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一、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使用——来自CLIL语言教学模式的启示    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直译成“内容与语言联系的学习”,是一种用外语讲授特定学科的语言教学模式。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这种跨学科的语言教学模式,但将学语言的最终目的看成是用,却促使我对现在的英语教学进行反思。我思索着如何来弥补这种英语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
期刊
在送课下乡活动中,笔者计划教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加法”。走进教室,意外地发现第一节语文课的板书还完好无损地保留着。笔者灵机一动,没有要求学生擦黑板,而是自己擦,并留下5个生字。  【教学片段】  师:你们都认识这些字吗?  生:认识!  师:那就读读吧。  学生高兴地齐读黑板上的生字。  师:真不错,黑板上有几个生字,知道吗?  生:5个 。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一看就知道了。  生
期刊
一、收集生活材料,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创造性使用教材,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替换成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真切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小数初步认识”时,笔者要求学生课前到商场了解商品的价格,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物品,绘制成价目表。通过材料的收集,学生获得了有关小数的感性认识,在新知教学时,就不再感到陌生。    二
期刊
〔片段一〕  师:狐狸跳来跳去摘不到葡萄吃,当时他心里想了些什么,所以就说葡萄是酸的?  生:这么好吃的葡萄我吃不到,但别人却能摘到,这可不行,不能让别人摘去了,得想个办法。  生:如果说葡萄是酸的,那样大家都不会去吃了,等到它熟得掉下来时我不就可以捡着吃了吗?  生:我吃不到,别人也别想吃到,哪怕是烂掉也不能让别人吃了,就说葡萄是酸的。  师:看着那些葡萄,狐狸多想吃呀,可惜他吃不到。他吃不到,
期刊
近期的语文课堂总感觉孩子们提不起精神,回答问题的也总是那几个所谓的“尖子生”,其他同学更多的是在作“壁上观”。面对优生的“精彩异呈”,为师者不得不自我反思:为何我的语文课堂教学竟陷入了“一鸟入林,万鸟齐喑”的局面?问题究竟出在我的身上还是学生身上呢?  某春日之晨,阳光明媚,我精神抖擞,兴致盎然地走进课堂。昨晚在“老百姓在线”网站上看了几堂本课时的名师课堂实录,正激情澎湃,本想有一番“超常发挥”,
期刊
一、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研究的意义    解决农业问题,应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人才,依靠农民科学文化、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国农民总体文化水平还不高,农村专业人才匮乏,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队伍需要转移、转岗,需要相应的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要求令农村教育反思:如何面向农村经济发展与建设,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用得好”的实用型人才。  《面向21世纪
期刊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主题是:“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教材考虑学生心理素质脆弱的特点,从正面鼓励他们多动脑筋,战胜困难,把坏事变成好事。  第25课《玲玲的画》说的是玲玲不小心把自己参加评奖的画弄脏了,这本是一件坏事,在爸爸的帮助下,玲玲在脏点上加画了一只小花狗,给画平添了几分温馨,因而作品得了一等奖。教师板书设计得兼顾三点:一是本组教育内容的主题;二是课文情节的变化发展;三是板书
期刊
一、 读中感悟,真真切切地使学生与文本产生共鸣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所得到的感觉,是发自内心的,是属于自己的东西。钟老师将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以读促悟,以悟促读”上,着重引导学生感悟,自己提出阅读不能解决或想知道的问题,并通过读书和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如在指导学生读“每年春季,一群群色彩斑斓的蝴蝶飞过花丛,穿过树林,越过小溪,赶到山谷里来聚会”这句话时,钟老师
期刊
一、ERP沙盘课程在职业院校经管专业中的应用简介    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是企业资源计划的英文缩写。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的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ERP是企业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等多种学科有机结合的产物,它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地创造社会财富,因此,被当
期刊
传统雕刻艺术是工艺美术专业门类之一,它包括玉雕、牙雕、石雕、木雕、金属雕刻等。如何使这些传统艺术工艺技能得到发展并传承,是每个专业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在教学中怎样能使学生掌握、继承发扬传统雕刻工艺技能呢?笔者认为,包括两个部分教学内容:1.理论文化学习(美术绘画造型艺术学习)辅导;2.实践操作技能学习辅导。    一、理论文化学习辅导    1.课程理论与文艺理论辅导。在辅导学生完成教育部所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