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情节·式样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xwlzjzx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组的主题是:“要正确看待问题,善于思考。”教材考虑学生心理素质脆弱的特点,从正面鼓励他们多动脑筋,战胜困难,把坏事变成好事。
  第25课《玲玲的画》说的是玲玲不小心把自己参加评奖的画弄脏了,这本是一件坏事,在爸爸的帮助下,玲玲在脏点上加画了一只小花狗,给画平添了几分温馨,因而作品得了一等奖。教师板书设计得兼顾三点:一是本组教育内容的主题;二是课文情节的变化发展;三是板书的式样。
  


  道理:只要肯动脑筋,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这幅板书描写情感变化的词语来自课文,反映情感的起伏用箭头指示。箭头线上的小字是情节产生的原因,箭头线下的小字是情节发展的结果。学生对照板书朗读感悟课文,能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
  第26、27、28三课情节变化都与第25课相似,所以板书的式样也基本相同。
  27 蜜蜂引路
  


  道理:善于观察思考就能解决问题。
  27 寓言两则
  揠苗助长 守株待兔
  


  道理:违反规律,反而坏事
  道理:对意外的收获不要存有侥幸心理。
  28丑小鸭
  


  道理:善待他人,正确认识自己。
  上面5幅板书的式样虽有嫌雷同,但它能较完美地糅合简单的情节和组块的主题,而且直观形象,对于故事情节曲折的课文较适宜。在千呼万唤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今天,我们莫图花哨,唯图实在。◆(作者单位:江西省瑞昌市横港小学)
其他文献
A. 教学反思的宗旨  教学反思,是课后记(教学实录、教学日记、教学随笔、课堂小结……)的一种。教学反思的对象,主要是教师自己的课堂教学,以及围绕课堂教学而产生的教学现象,是教师自觉地把这些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的一个过程,是一种用来提高自身的业务,不断充实自己,改进教学实践,积极探索与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出现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学,从教学中自己如何学
期刊
Strengths(优势)、Weaknesses(劣势)、Opportunities(机遇) 和Threats(挑战)的第一个字母的缩写构成SWOT。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而言,如何在构建继续教育、终身教育体系的大潮中占有重要地位和平台,真正实现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稳定发展、可持续发展,如何在开拓自学考试生源市场,更好地配置教育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等方面,自考工作者要不断探索新途径。    一、 高考教育
期刊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被誉为“中国快乐习作第一人”的中央教科所习作课题研究员、全国著名的作文研究专家袁刚教授莅临我们的家乡——江西省赣州市送教。他那精彩的“快乐作文”教学演绎博得了全场一阵阵喝彩,那“图示快乐作文入门法”的讲座也在教师中引起很大的反响。  [课堂实录]  师:谁能用一个词来形容袁老师?  生:圆墩墩 壮实 英俊潇洒 大腹便便……(学生争先恐后地说)  师:(拿出一个红苹果给学生看)谁
期刊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同乐队指挥,指挥着乐队演奏一部动人的乐章。前奏的引人入胜,主旋律的扣人心弦,终曲的余音缭绕,构成了充满快乐的乐曲。    前奏:积极投入    “乐学”是入门的前提,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只有乐于学习,才会以积极的态度和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活动。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猜谜语、讲故事、制造矛盾冲突等多种多样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期刊
一、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使用——来自CLIL语言教学模式的启示    CLIL(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直译成“内容与语言联系的学习”,是一种用外语讲授特定学科的语言教学模式。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完全照搬这种跨学科的语言教学模式,但将学语言的最终目的看成是用,却促使我对现在的英语教学进行反思。我思索着如何来弥补这种英语传统教学方式的缺陷
期刊
在送课下乡活动中,笔者计划教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加法”。走进教室,意外地发现第一节语文课的板书还完好无损地保留着。笔者灵机一动,没有要求学生擦黑板,而是自己擦,并留下5个生字。  【教学片段】  师:你们都认识这些字吗?  生:认识!  师:那就读读吧。  学生高兴地齐读黑板上的生字。  师:真不错,黑板上有几个生字,知道吗?  生:5个 。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我一看就知道了。  生
期刊
一、收集生活材料,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创造性使用教材,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替换成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数学的活动中,真切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小数初步认识”时,笔者要求学生课前到商场了解商品的价格,选择自己喜欢的两种物品,绘制成价目表。通过材料的收集,学生获得了有关小数的感性认识,在新知教学时,就不再感到陌生。    二
期刊
〔片段一〕  师:狐狸跳来跳去摘不到葡萄吃,当时他心里想了些什么,所以就说葡萄是酸的?  生:这么好吃的葡萄我吃不到,但别人却能摘到,这可不行,不能让别人摘去了,得想个办法。  生:如果说葡萄是酸的,那样大家都不会去吃了,等到它熟得掉下来时我不就可以捡着吃了吗?  生:我吃不到,别人也别想吃到,哪怕是烂掉也不能让别人吃了,就说葡萄是酸的。  师:看着那些葡萄,狐狸多想吃呀,可惜他吃不到。他吃不到,
期刊
近期的语文课堂总感觉孩子们提不起精神,回答问题的也总是那几个所谓的“尖子生”,其他同学更多的是在作“壁上观”。面对优生的“精彩异呈”,为师者不得不自我反思:为何我的语文课堂教学竟陷入了“一鸟入林,万鸟齐喑”的局面?问题究竟出在我的身上还是学生身上呢?  某春日之晨,阳光明媚,我精神抖擞,兴致盎然地走进课堂。昨晚在“老百姓在线”网站上看了几堂本课时的名师课堂实录,正激情澎湃,本想有一番“超常发挥”,
期刊
一、农村成人教育发展研究的意义    解决农业问题,应依靠科学技术,依靠人才,依靠农民科学文化、道德素质的整体提高。但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我国农民总体文化水平还不高,农村专业人才匮乏,农村庞大的剩余劳动力队伍需要转移、转岗,需要相应的技术教育和技术培训。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与要求令农村教育反思:如何面向农村经济发展与建设,培养农村“留得住、用得上、用得好”的实用型人才。  《面向21世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