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里那些关于植物的隐喻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rfing2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柳
  “柳”的隐喻意义出自《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兮,雨雪霏霏”,用杨柳的依依之态喻人们的依依惜别之情。“柳”又谐音“留”,折柳送别,暗中寄寓殷勤挽留的意愿,而柳丝垂垂,纤纤拂动,正如送行人与行人之间的依依不舍之情。在送别诗中,“柳”及其同源意象“柳絮”“杨花”“飞絮”等意象出现的频率相当高,如陈与义《古别离》:
  东门柳,年年岁岁征人手。
  千人万人于此别,柳亦能堪几人折?
  愿君遄归与君期,要及此柳未衰时。
  诗中“柳”一意象反复出现,不仅抒发了惜别时的依依之情,而且期望友人早日归来,表达了友朋之间的深情厚意。又如隋代无名氏的《送别诗》:
  楊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四句诗有三句紧扣柳,以婀娜的柳条示依依惜别之情,以杨花搅天飞比离愁别绪,触景生情,含蓄生动。
  飞蓬
  送别诗常用“飞蓬”的飘忽不定形容远行的友人或是漂泊异乡的游子。如李白《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意味分别后彼此都将像飞蓬一样漂泊不定,愈离愈远,还是趁着有限时间,尽量多喝几杯吧。皇甫冉《鲁门送别》:“凄凄游子苦飘蓬,明月清樽只暂同。”暗喻游子如飘蓬一样,随风飘荡,路途的艰辛可想而知。
  蒹葭
  “蒹”,芦荻;“葭”,芦苇,“蒹葭”即未长穗的芦苇。其语出《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游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以蒹葭隐喻对“伊人”的相思,故而常被后人借指思念之情。如薛涛《送友人》:“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以此表达对友人远去的怀念之情。严羽《临川逢郑遐之之云梦》:“洞庭波浪帆开晚,云梦蒹葭鸟去迟。”以“蒹葭”暗喻与友人的可望不可及。
其他文献
他是一座山。  就像我们信任山的稳定性,我们信任他的作品,哪怕一幅小品,也让我们心安。而山的层次性也是他的层次性,我们从山下朝山上捋着走,看遍了每一岩层的不同植被,如同他儿时喜欢的“倒吃甘蔗”,我们一层添一层的清甜或清苦滋味,细腻绵长,回环不绝。  他的第一层,是奠基的层峦——给母亲的画像。唉,谁的母亲不是谁的奠基?那最底层、最沉默、最容易被忘记的奠基?她给你吃的(先时的乳汁,后来的茶饭)就奠基了
期刊
一个哲人说过:“每天早晨,当我戴上帽子准备出门的时候,我要想一想:今天我可能犯什么错误?今天可能有什么人嫉妒我,要打击我、陷害我?”  自己犯错和别人陷害,是一件事情的两面。“犯错”给别人打击的机会,而别人的打击却可能使身受其害的人乱了方寸,犯更多的错误。每个人可以自己勉为君子,但是很难防止别人变成小人。每个人都可以仔细选择好像是君子的人结交来往,但是难以防止看来像是君子的人突然有了小人的行为。在
期刊
“穿越热”现象背后必有其复杂的原因,年轻人是穿越文学和穿越影视剧的最大受众群。  互联网时代的特殊审美口味  一种文化现象的流行肯定与社会大背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杨雄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 )分析:“穿越题材是在互联网一代中流行起来的,它是一个具有多视点、蒙太奇、跳跃、转移等特点的思维方式和观赏形态,青少年就在这样多媒体、多元的文化中培养出了特殊的审美口味。”互联网打破了对于空间和
期刊
1941年8月,抗战正焦灼,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短暂出游,登上了灵渠尖尖的铧嘴。拄杖的蒋介石望向远处湘江的源头,再将目光移至脚下:被利刃般的铧嘴劈开的海洋河,三分向右,经灵渠南渠流向三十多公里外的漓江;七分向左,经灵渠北渠和大小天平坝汇入湘江故道。  这是始自两千多年前,北去的湘江与南流的漓江之间一次精巧的勾连,更是它们背后整个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的融会贯通。中国就像一个病人,被灵渠这根小小的“银针”
期刊
古时,人们把立于宫、庙、殿、堂门前的用以识日影及拴马匹的石柱称为碑。汉代经学大师郑玄说:“宫必有碑,所以识日景,弓阴阳也……”那时的石碑上没有文字,不具有纪念意义。  尔后,在人死入葬时,人们在墓坑竖立石桩——碑,并凿上孔,用以系繩徐徐下棺。这时的碑也不带有纪念意义,只是行葬时使用的一种工具。  随着时间的流逝,立于墓旁的石碑有些未拔掉,并被人在上面镌刻上纪念或说明文字,为死者歌功颂德,于是出现了
期刊
中国古代皇室的嫡长子继承制度,不能不说是儒家及统治者集团对政局和权力交接稳定性的十分深入合理的考虑。它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古代社会的稳定,使华夏民族不像其他的一些民族,如草原民族那样,国家权力的传承通常需要武力的争夺来实现。因为这会给国家带来很大的动荡和危害,有时甚至会改朝换代。  嫡长子继承制度,起源于商代,形成于西周,是宗法制的一項基本原则。其中,中国古代的一夫一妻多妾制是它所能存在的一个基础
期刊
有一本叫《99%的中国人不知道的历史真相》里面剖析得挺好的,一般的史学家都认为李治懦弱无能,其实是武则天的光芒遮住了他。  唐高宗李治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儿子,也是武则天的丈夫。武则天从他的手中夺走了政权,建立了短暂的大周王朝,让李姓男人们着实丢了一把脸。因此,历史上对唐高宗的评价是“昏懦”。最晚从欧阳修撰《新唐书》以来,就把他当作“昏懦之主”。那么,高宗果真是一个“昏懦”之君吗?不尽然。  有人认为
期刊
海外汉学家小传  戴福士(Roger V. Des Forges),美国著名汉学家、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历史系授。2005年7月1日,被河南大学正式聘请为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海外研究员。戴福士先生研究领域颇宽,但用心最深的则是对李岩的研究,为此曾遍读明朝书史,以独特的眼光对李岩的史料进行深入的开掘研究,写出多篇有分量的学术论文。来中国后,他三次深入唐村实地考察,又获得了大量的李岩研究
期刊
“雷同”指随声附和,也指不該相同而相同。  看电视剧时,我们经常看到“本剧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的字幕。在文艺评论中,“雷同”一词多用来批评那些缺乏新意,千人一面的作品。实际上,它是从古书中得来的。我国古时有一种说法,打雷时万物都同时响应。《礼记·曲礼》说:“毋剿说,毋雷同。”汉代郑玄注:“雷之发声,物无不同时应者。人之言当各由己,不当然也。”意思是说,打雷时万物都有回声,但人应该用自
期刊
《易经》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总是能从刚健运行的宇宙得到启示,得到鼓舞,从而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地执着于自己的事业和理想。这句话同样是几千年来激励着中华民族的伟辞名句,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天人合一的文化观,成为中华民族取之不竭的精神源泉。  《易經》到底是本什么书?  《易经》原来确实是占卜算卦的书,那是蒙昧初开,中华文明初露曙光之时,先民的文化创造。在那个时代,先民认为天地万物背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