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中地理实验教材的几个特点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地理教学;课程改革;实验教材;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01—0069—02
  
   2010年秋季起,甘肃省开始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2012年秋季,新课程改革在整个高中教学阶段将实现全覆盖。为了更好地把握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精神,提高地理教学实效,笔者对高中地理实验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地理教科书(以下简称旧教材)进行了深入研究。在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和分析的过程中,笔者发现,新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教材内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无论是在必修部分还是选修部分,其内容变得更为充实、丰富、新颖,涉及了与地理学密切相关的多个领域,体现了地理学的学科特点与应用价值,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素养。如,新教材必修部分中的第三模块——区域地理,选修部分中的宇宙与地球、环境保护、城乡规划等均属新增内容,其他内容也在旧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充实、拓展。如,旧教材选修(二)中有关中国国土整治的内容就以案例形式分散穿插到了新教材选修部分的各个模块中。
   新教材在结构上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旧教材相比,其结构变得更为完整、严密。其中,必修部分分为3个模块,涵盖了现代地理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的联系与整合。选修部分分为7个模块,有关地理学的理论、应用、技术等内容均有涉及。教材整体设计既体现了地理学的科学性、基础性、应用性、系统性,又为教师灵活选择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
   二、选用的素材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具时代性
   新教材选用了大量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其中主要包括学生熟悉的地理事物,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地理问题,以及对提高学生生存能力有帮助的拓展素材等。如,“中国南方的生态农业”、“印度洋的海啸”、“中国神舟6号载人飞船”和“嫦娥1号探月工程”、“青藏铁路的修建”、“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遭到化学污染的北极地区”等。丰富的选材不仅体现了“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而且具有极强的时代性。
   三、内容安排更具层次性和弹性
   新教材在内容的安排上更具层次性和弹性,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适量选学、自学和延伸阅读内容,而且对一些问题也未给出现成答案,而是安排一些探究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如,必修教材中设计的“问题研究”——“如何看待农民工现象?”、“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等,以及选修教材中安排的“关于矿山开采带来的问题讨论会”、“撰写家乡建设项目调查评估意见书”、“用人口增长、资源需求、环境影响、经济发展等主题词写一篇短文”等内容,既体现了“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和“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的地理课程改革理念,又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同时也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内容的呈现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新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更加符合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接受能力。新教材选用了大量贴近学生实际的素材,内容更具可读性、实用性。如,“谁在污染凤垭河?”、“周口店这一方水土”、“二十四节气与四季”等;运用通俗、生动的语言,如,在《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太阳“打喷嚏”》一文中,教材是这样描述的:“地球带着她的60多亿儿女走过了20世纪。20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也是一个充满问题的世纪。其中,环境问题因其所具有的特点和危害,令世人瞩目。”;采用大量主题鲜明的地理插图,活动设计多样化。如,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中安排了31幅插图、4篇阅读文章、1个案例、1个问题研究、4次读图思考、10次活动。高中地理选修(6)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中安排了9幅插图、2篇阅读文章、2个案例、4次读图思考、1次活动。与旧教材中的内容安排相比较,新教材中插图、思考题、案例的数量明显增多,学生活动次数大幅增加,并且活动形式更为丰富多彩。
   五、注重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注重从多个层面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等观念。如,在必修教材每章开篇和选修教材每节序言处都会提出问题,以启迪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列举解决某一地区发展问题的不同观点,对一些有争议的地理问题提供开放性答案;设计一些运用地理原理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探究性活动,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改变旧教材中每个单元设计自学园地的形式,采用 “阅读”、“读图思考”、“活动”、“问题研究”等形式,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如,在“问题研究”中,教材提供了“从市中心到郊区,你选择住在哪里?”、“南水北调怎样调?”、“绿色食品知多少?”、“是否可利用南极冰山解决沙特阿拉伯的缺水问题?”、“地理环境为新加坡经济发展提供了哪些条件?”等讨论内容,采用了“知识拓展”、“问题讨论”、“归纳分析”等内容组织形式 ,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提高。
   六、教材配套材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人民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山东教育出版社等出版社依据《地理课程标准》编著出版了多种高中地理实验教材,这改变了全国统一使用一种教材的局面,为学校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为了推进高中地理新课程改革发展,为广大高中地理教师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人民教育出版社、地图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等又先后出版了《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解读》《地理教学图册》《地理教师教学用书》《新教材 新学案》《高中地理教学图片库》《高中地理(必修)培训资料》《高中地理学生填图作业》等,人民教育出版社还随教材配发了高中地理多媒体教学光盘。这些配套资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为地理教师开展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无论是在内容设置,还是在编排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符合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需要。高中地理教师深刻把握这些特点,对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编辑:孟 刚
  
其他文献
〔关键词〕 英语专业教学;课堂提  问;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24—0067—01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英语专业教学中主要的教学活动。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教师也能从课堂提问中获得教学反馈,检验自己
加强班级管理工作,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提高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现代班集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全体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的、健康的、全面的、自主的发展,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加强班级管理。    一、 引导学生制定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    制定目标是班级管理的前提条件,而学生的自主精神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灵魂。每个学生都是班级管理的主人,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作为班主
摘要:成人学习与数字化学习的结合已成为必然的趋势,但在成人学习和数字化学习两个方面仍面临着一定的挑战,需要从观念转变、条件创设、能力提高等三个主要方面着手解决。  关键词:成人学习;数字化学习;自主性    IBM全球教育事业业务部总经理Sean C. Rush指出,IBM公司现在有一半的员工培训都是通过网上进行的,这样每年能为公司节省35 000万美元。我国有着巨大的成人教育市场,如何利用数字化
〔关键词〕 质疑;提问;关键词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9—0075—01  一、开门见山,从文章的题目中质疑提问  题者“额头”也;目者“眼睛”也。文章的题目好比是文章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可以窥视全文的主要内容。学生阅读时,可以针对题目提出一些问题。如学习《伤仲永》一文,学生主动质疑:文章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作者“因
绝大多数的高三学生,眼下正在等候高考结果的音讯,但是在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高三女生闵婕,收到了包括耶鲁和普林斯顿等十几所美国最优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闵婕最终把“绣球”抛给了耶鲁大学,并获得奖学金。前不久,央视《面对面》栏目组采访走进耶鲁的南外高三毕业生闵婕,让我们一起看看她和央视主持人董倩的对话,探寻她成功的秘诀、成长的独到之处。   家庭:充满着民主、宽松、求知的氛围   [话外音]:闵婕出生在一个
半工半读是当代一种重要的职业教育模式,它建立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行工学交替、培养高技能人才有效的职教模式。本文就中职校服装专业试行工学
文章介绍了基元模式的基本概念及其理论分析方法,并对核黄素代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元模式分析可用于识别代谢网络中的功能模块,具备较好的生物学意义。
在“阳光体育运动”实施的背景下,研究独立学院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实施方案、考评办法。把课外体育运动纳入体育课成绩中考核,使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相结合,促进体育
据笔者了解,不少在校大学生认为。科学研究是研究人员的事情,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书本知识,提高应试能力。好为今后考取研究生或找工作做准备。
为了研究自由金属微粒对三相共筒式GIS设备运行的影响,提高局部放电检测水平,试验设计了3种不同形状、尺寸的自由金属微粒模型。采用逐步升压法对其进行试验,用超高频法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