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物理习题中隐含信息的捕捉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lefeng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物理习题中,为了考查学生的理解、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常常设置一些不易被察觉、被发现的条件,或隐藏于其它条件之中的某些信息或解题目标,这便是所谓隐含信息.由于隐含信息是间接给出的,其直接表现形式为设置的条件不足、信息模糊,容易产生错觉,出现思路上的偏差或误导.其一般表象形式包括:(1)隐含于题目中的多个答案或答案值是一个范围;(2)隐含了一些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或方向关系;(3)隐含了某个定律或定理的适用条件;(4)提示的问题需要运用理想化模型解决,忽略次要因素.
  捕捉隐含信息的关键是:仔细审题,准确分析和掌握题中直述信息,这是寻找捕捉隐含信息的前提.下面就隐含信息的分类、特征及一般处理方法作一归纳研究,并举出例说.
  1词语型
  1.1特征
  信息隐含在基本常识、某些概念规律和关键词之中.
  1.2一般处理方法
  (1)因某些条件是一般常识而没有给出,解题时要适当假设条件或数据,弥补“条件似少”的不足;(2)从概念的内涵捕捉隐含信息;(3)抓住“最多”、“恰好”、“光滑”、“缓慢”等关键词,捕捉隐含信息.
  3关系型
  3.1特征
  通过数学关系式或图像来隐含题示的信息.
  3.2一般处理方法
  (1)等式、不等式或描述物理规律的函数式往往是隐含条件的外衣;(2)对有图像描述的条件,要仔细分析,捕捉图像所反映的每一个信息.尤其是图线之间或与坐标轴的交点、图线的斜率、图线与坐标轴所围的“面积”等.
  例5如图1所示,在光具座上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在光屏上恰成一清晰的像,则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一定满足什么条件?屏上的像与烛焰相比大小如何变化?
  4实验型
  4.1特征
  在实验设计或仪器规格中隐含实验条件或处理方法等重要信息.
  4.2一般处理方法
  综上所述,习题中的某些条件虽客观存在,却在题目中含而不露;虽为解题所必须,却没有直截的文字表述,这便是所谓隐含信息.充分发掘隐含条件,善于捕捉题示信息,才能抓住物理问题的本质与关键,从而顺利破题.
其他文献
泰戈尔说: “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灵台县城关中学坚持“关注生命,以文化人”的办学理念,着力打造“生命教育”的学校文化,坚持构建高效课堂,坚持传承激
1 提出问题  原子能级跃迁是近几年来高考新题型.如题:  N个氢原子处于第四能级激发态(N足够大),即有N个处于第4轨道的电子,假设这N个电子向3、2、1轨道跃迁几率相等,求这N个电子跃迁到基态时,一共放出多少个光子?  一般的解法是借助能级跃迁图,计算总共的光子数.如图1.  这样,解题得倍加小心,稍有粗心,可能会遗漏,一步错,满盘皆输.  如果要计算氢原子从5轨道开始电子跃迁放射出光子数又要
“薄弱校”的校长需要找准切入点,做到适需而为.福建省石狮市第七中学烧出“五把火”:政府支持,改善办学条件,建设“美丽七中”;教师支持,改革人事制度,建设“活力七中”;行
随着新课程的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弊端突显,无法满足促进全体学生发展的根本需求,当前的教育条件下,集体授课模式是不容易改变的教育现实,那么在此基础上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效果呢?笔者在实践中发现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不仅能够提高班级内部全体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提升学生与人交流、合作的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交互性,发展学生的能力.本文结合教学案例就该种学习方式进行探讨,望能有助于教学.  1小
“意义建构”是建构主义对学习实质提出的一种独特观点,也是探究教学设计的中心.它是指“学生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外来的信息进行接受与解读,进而在大脑中建立起独特的个性化意义体系的过程”.但纵观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在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意义建构的内驱力、学习活动的目标性、教学组织的科学性等几方面仍存在许多认识误区.本文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限于篇幅先从意义建构的基础特征和学习内驱的机制生成等方面来谈谈
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办学治校的重要理念,学校亟需推进核心素养理念下校本拓展课程建设,需要强化校本拓展课程的开发与设计、体系建设、管理与实施等,以及解决校本拓展课程
教师合作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也是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诉求.竞争性的学校制度导致教师合作动力不足、行政性的合作取向导致教师合作流于形式、单向性的合作
1 引言  推理能力是学习、研究物理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数理逻辑智能高低的重要标志,因此如何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高其物理推理能力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我们认为教师只有在了解了学生现有能力水平状况的基础之上,采用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才能够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因此研究学生的物理推理能力水平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国际上较为认可的测量工具,对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年级学生整体上的物理推理
本文从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渗透语篇教学入手,提出了改变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现状的有效策略,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提高小学英语教学的效率。 This pap
新时代亟需推进幼儿教育发展,强化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但当前幼儿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与问题,梳理当前幼儿教师必备的相关素质,推进制订幼儿教师队伍建设的相关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