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斤婶

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ck5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父亲把家搬到县城后,在横街的何宅巷,最先和我熟识起来的人就数九斤婶了。她好像从不吝啬对我的夸奖。
  九斤婶夸我的时候总是说:瞧这女娃,长得这么俏,怎么还这么能干呢!
  听九斤婶这么夸我,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老家东岭,和在东岭时相比,自己如今能干的事儿实在少得可怜。在县城,毕竟不像在东岭,这里没有山林、鱼塘和田地,没有鸡鸭、春蚕和老母猪。
  当然,这里也没有烧柴火时“噼噼啪啪”响的大灶台,只有被我和小弟称为圆桶子的煤球炉。
  我总是很难想象,如果在横街的何宅巷没有了九斤婶,我做饭的日子会是怎样。是的,九斤婶好像总是在我拖出煤球炉子生火做饭时及时地出现。
  那一回也是。我在门口的炉子上一边点着木片生火,一边正想着什么事儿,九斤婶就来了。
  “哟,这女娃又开始忙啦!你家大人也真是的,这还让不让你好好上学啦!可亏得你能干呢!”
  “九斤婶,今天是星期六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地说。
  “哈,瞧我这脑袋瓜子。”说着,九斤婶拍了拍自己的脑门,“看你弄的这个烟,都能把眼睛给熏黑了,要我帮忙吗?”
  九斤婶的话,让我打心底里感激她。可不等我回答,放下作业的小弟就吱溜一下蹿到门口来,抢着对九斤婶说:“我姐不叫女娃,叫陈巧莉,耳东陈,灵巧的巧,茉莉花的莉;我叫陈航,在东岭,大家都叫我‘安咚’……”
  小弟像刚认识九斤婶似的,自顾自说个滔滔不绝。
  九斤婶看上去一点也不急,好像有大把时间任我们挥霍似的,她的眉角始终堆着笑,嘴里说着“知道啦,知道啦”。接着,她举着双手在自己眼前舞了几把烟,凑近了往炉子里瞧了一眼,说道:“得了,亏得我来了!”
  我以为九斤婶准是要帮我生火了,可她说完便扭着屁股,头也不回地往前头的老屋走了。等到她再回来时,手里用火钳夹着一个正烧着的已经有些发白的煤球。把这个煤球放进炉子里做“引子”,一会儿就能把新煤球也点着。
  小弟说:“九斤婶,你可真好啊,我们老师说,这叫‘雪中送炭’呢!”
  “我可不能老是白帮你们,想要在这县城生活下来谁都不容易;再说我秦九斤可不是你们对门那户富裕人家,我不过是比你们早搬来一年半载而已……”九斤婶一边说着,一边将手中的那个煤球往我的煤球炉子里头放,很快就被烟呛得说不下去了。
  小弟还在为自己能冒出“雪中送炭”这个词儿得意,听到九斤婶的话,一时愣住了。
  九斤婶说的富裕人家,自然是指安冬家。她说得没错,安冬家确实富裕。他们一家四口,只靠安冬爸爸一个人工作就能养活全家,住的也是与这一带一个模子出来的老屋极不相称的三层楼房。
  也不知安冬家是不是也在煤球炉子上生火做饭,我有些羡慕地想。
  等到我的小弟回过神进屋做作业时,九斤婶又开始说话了。
  九斤婶是对屋里的小弟说的:“哎呀,我可是看你姐小小年纪这火生得太不容易,你是不知道,那每日冒出来的烟啊,可没少往我们前头的老屋跑。这不,刚才连七婆都说,她的傻儿子让你这炉子里的烟给熏得直掉泪呢。”
  九斤婶说完,就看着我。
  我明白,九斤婶这么说不是为了挖苦我,她是来和我做“买卖”的。
  “一个换一个,怎么样,可不亏你!”果然,见我没作声,九斤婶开门见山地说道。
  我很肯定地点点头,一心只想着借她的火能快点把饭做起来,便立马从屋子一角夹出一个还没有用过的黑煤球换给她。
  九斤婶满意地笑了笑,也不急着走。她一屁股坐在老屋的门槛上,和我拉起了家常,也不管我听不听得懂。等到她觉得时间不早了,才起身,夹上我换给她的黑煤球,笑着走回前头的老屋去了。
  我至今也没弄明白那时的九斤婶是做什么的,只知道和我的爸爸媽妈相比,她总是很清闲。她有时间嗑瓜子,有时间打毛衣,有时间聊别人家的事,还有时间来和我换煤球。
  是的,自打那回之后,一到我生火做饭的点,九斤婶就来了,手里一准夹着一个快烧尽了的“白”煤球。九斤婶对我笑的时候,我也对她笑,我生火的苦就这样解决了。
  那一日,做水果买卖的母亲没等我给她送午饭去就自己回来了。我很意外,只听母亲说是正好转到横街这边,索性就绕回家来看看,赶上饭点,还能帮我生火。
  “现在生火的事儿可难不倒我了!”我像只骄傲的小公鸡一样昂着头说,母亲着实有些吃惊。
  这天夜里,我在半睡半醒间,听见了母亲和父亲的对话。
  母亲说:“她爸,你觉不觉得最近咱家的煤球用得特别快?”
  “有吗?好像是。不过,用得快点就快点呗,你看咱女儿可多能干啊!”父亲说完话,就打起了呼噜。
  如今,许多年又许多年过去了,我不知道最后母亲是否知道当初我们家煤球为何用得特别快的秘密,不知道后来的日子里她是否问过小弟,我只知道,每当我再看到或听到煤球和煤球炉子时,便会情不自禁想起那时的横街,想起那时的何宅巷,以及那个总是笑眯眯来与我做“买卖”的九斤婶。
  前几期中,无论是七婆的故事,还是安冬的故事,都出现了一个人物,就是九斤婶,她的“戏份”不多,但似乎格外“抢戏”,让人记住了她的大嗓门和快人快语的脾气。在这一期的故事里,九斤婶成了“主角”,她的形象也变得更清晰起来。用将要烧尽的煤球换全新的煤球,这看似对“我”的热心相助,其实藏着九斤婶的小阴谋、小诡计。然而,作者回想起这段往事,似乎感激仍多过批判。说到底,这位多次解了自己燃“煤”之急的邻居,也只是一个有缺点的普通人罢了。
其他文献
带小鸡的母鸡是伟大的、无畏的,这是我与花母鸡一战后的领悟。  那天,我到乡下外公家玩儿,突然,一阵嫩脆的叽叽声吸引了我。我转身一看,原来是一只花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崽在觅食!小鸡小头大眼胖身子,像一团团黄色的绒球,十分惹人喜爱,我不禁想去摸一摸。可刚一靠近,小鸡们便慌乱叫着往窝里逃窜。花母鸡张开双翅,凶神恶煞地朝我啄来,吓得我撒腿就跑,可它却穷追不舍。想不到我竟被一只鸡追着跑,太丢人了!  晚上,我手
期刊
与“勤劳周到”的张柏源妈妈相比,陈奕全同学的妈妈就“懒”多了。但细细品味后才发现,原来“懒”也意味深长。  你们的妈妈很勤劳吧,可我妈妈却有点儿“懒”。不信你们就来瞧瞧。  “作业写完啰,可以看电视啦!”我兴高采烈地奔向电视机。就在这时,妈妈从我背后走来:“陈奕全,我刚洗衣服有点儿累,你帮我去晾衣服。”完了,又被妈妈抓壮丁了。一到周末,妈妈总会以很合理的理由,“征用”我的休闲时间,让我扫地、拖地、
期刊
如果用心去观察,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美,缺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一个寒冷的傍晚,我在站台等公交回家。太阳已下山,冷风拼命往衣领衣袖里钻,我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不知怎么回事,公交车迟迟没来。候车的人有的在跺脚,有的在搓手,焦急得很。  突然,一阵悠扬的琴声响起,婉转凄凉,引得大家纷纷侧耳倾听。循声望去,一位衣着单薄的老者端坐在台阶上,全神贯注地拉着琴。他脸上的皱纹,粗糙的双手,诉说了生活
期刊
八月的夜晚闷热极了,黑蓝黑蓝的夜空里,一眨一眨的星星静静地注视着大地。夏伏的微风,轻轻掠过“好好先生”社区的纳凉广场,却丝毫未能拂去人们此刻的燥热。社区里的人们还保留着孩提时代庭院纳凉的习惯,三五成群地躺在广场的纳凉席上,拿着大蒲扇轻轻摇着。不远处的树丛里传来阵阵蝉鸣,忽高忽低,抑扬顿挫。  昏暗斑驳的路灯下扑闪着几只飞蛾,一个高大模糊的身影从远处慢慢走来。来人手里提着长长的梯子和大大的箱子,步子
期刊
第二次社团活动时,我就不是足球队里最小的队员了,因为隔壁班的著名调皮蛋王雷达也加入了足球队。  集合以后,贝克老师吹了一声特长特响的哨子,喊着:“立正!稍息!向右看齐!”  我们都认真地立正,站好。  贝克老师又吹了一声哨子,说:“立正!向右转!起步跑!绕着操场跑六圈!”  王雷达一边跑一边问:“不是说练球的吗?为什么要跑步?”  我说:“要做足球小旋风就得使劲练习跑步!”  但是因为我俩年纪小,
期刊
1  今天,嘟嘟兔蹦蹦跳跳地回到家,因为他有了一个好主意。  更准确地说,他发现了一个问题:  有时候,自己会觉得好无聊,就希望时间时间快快过——等其他小动物啦,等妈妈准备胡萝卜晚餐啦,还有就是等考试的结果……怎么还没出来呀!  还有些时候,他又觉得时间不够——和其他小动物们一起玩啦,和妈妈一起去旅行啦,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再有就是考试前总有很多内容要记住,根本就背不完呀!2  于是,嘟嘟兔打算成
期刊
第十章 春鸡升天,好人团圆(下)  酉城人思索着,议论着:青天白日,黄鼠狼说话,这是真的还是幻象?  看看这一地鸡毛吧!一定是黄鼠狼想吃鸡吃不到嘴,才想出如此毒计……老年人都说黄鼠狼能迷魂,看来是真的!酉城人恍然大悟,心里又是惭愧又是惶恐。  人们慢慢走拢过来,同情地问柳大娘:“怎么会失火呢?是夜里火盆没看好吗?”  “可惜!屋架子都烧光了,咱们扒扒看,还能不能扒出点有用的家什。”  人们动起手来
期刊
如果说《夏天的昆虫》像一幅白描,简练、洒脱,那么《植物的世界》就如同一幅水彩,绚丽、细腻。  夏天,是植物们享受生命的季节。  林木蓊郁極了,草也无比的茂密。芦草更像海浪,风吹来,一片萧萧的海潮音。因此使你想到,夏是属于清凉,而非属于炎热。  日午,南风吹来,蝉声一片,那也是一种凉爽的熏然。  何况,藤萝架下,荷花池旁,都给你一份欲睡的宁静与沁凉。  夏天的花和春花不同。夏天的花有浓烈的生命之力。
期刊
“夏天”喜欢熬夜,  早上又愛睡懒觉。  夜里我睡着后,  它还没睡,早上  我叫醒牵牛花的时候,  “夏天”还没醒。  凉爽的,凉爽的  微风。  (选自《向着明亮那方》)  在这首短诗里,“夏天”像一个顽皮的孩子:入夜以后,他还在鼓着腮向外吹热气;早上,因为他起不来,人们才得以享受一会儿清凉。“凉爽的,凉爽的/微风”,结尾的两行,像是有无穷的余韵,反复默读几遍,仿佛真能感受到一阵凉风。
期刊
同學们都喜欢暑假,因为这是可以开心玩的时候,而爸爸妈妈们会常常叮嘱:别只顾着玩啊,要学习。好像学习就是严肃枯燥的,而玩的时候学不到什么。  学习需要集中精力、开动脑筋,要反复练习、不断巩固,还会面临很多困难、挫折,需要想办法去解决……这个过程是辛苦的,但并不乏味——当你做出了一道困扰你很久的题目,当你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当你发现自己懂得更多、思考得更深,你会感到,学习说到底是让人愉快的,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