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先生”

来源 :七彩语文·中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yi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八月的夜晚闷热极了,黑蓝黑蓝的夜空里,一眨一眨的星星静静地注视着大地。夏伏的微风,轻轻掠过“好好先生”社区的纳凉广场,却丝毫未能拂去人们此刻的燥热。社区里的人们还保留着孩提时代庭院纳凉的习惯,三五成群地躺在广场的纳凉席上,拿着大蒲扇轻轻摇着。不远处的树丛里传来阵阵蝉鸣,忽高忽低,抑扬顿挫。
  昏暗斑驳的路灯下扑闪着几只飞蛾,一个高大模糊的身影从远处慢慢走来。来人手里提着长长的梯子和大大的箱子,步子缓慢。泛黄的暖色灯光洒在他身上,镀上一层朦胧的光辉,颇有几分从童话世界里走出来的“圆梦巨人”的感觉。
  广场上几个没有睡着的孩子“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小声议论着:
  “快看,快看,‘梦先生’来啦!”
  “快,快,许个愿吧!”
  在孩子们的嬉笑声中,高大的身影来到了广场西侧的一盏坏掉的路灯下,动作麻利地开始了维修,还时不时地转过头朝着孩子们挤眉弄眼,逗得他们笑得前仰后合。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梦先生”——“好好先生”社区里当下人气最旺的先生,孩子们可喜欢他了。“梦先生”姓“孟”,平时负责社区里的路灯维修,每当夜幕降临,他就会提着长长的梯子和大大的箱子,依次巡查社区里的路灯,确保每一盏都是亮亮的,给每一个夜归的人照亮回家的路。当然,“梦先生”的魅力绝不止于此。据说,他的大箱子里有许多小魔法灯泡,只要把心愿纸条贴在灯泡上,在灯泡亮起的时候梦想就能实现。
  这会儿,孩子们在“梦先生”身边叽叽喳喳着,很快,“梦先生”就修好了这个路灯,临走前,他送给孩子们每人一个灯泡。
  “记得写下心愿哟!写好了就放在家门口,我会来收哟!”
  孩子们开心得一蹦三尺高,有的还忍不住欢呼起来。
  这时,“梦先生”看见边上最矮的一个小男孩,他正拿着最小的一个灯泡发呆。
  “怎么啦?小伙子,不喜欢这个灯泡吗?”“梦先生”摸摸他的脑袋,蹲下身子看着他。这个小男孩是社区里的新面孔,“梦先生”还喊不出他的名字。
  小男孩有点儿难为情,摇摇头一句话也没说。
  “梦先生”只好安慰地拍拍他的肩,转身告别孩子们,准备去检查下一个路灯。孩子们像一群小鸟一样,“呼”一下都散开了,转眼就无影无踪。只是,远远地,好像还有一个小小的身影跟在他后面。“梦先生”故意不吱声,当作没看见。
  说也奇怪,一连几个路灯修下来,这个小小的身影依旧远远地跟着,丝毫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梦先生”停下等他,没想到他也停下,就是不愿意靠近。无奈之下,“梦先生”只好提着他长长的梯子和大大的箱子,先打道回府。
  小小的身影一直跟到“梦先生”家门外。透过虚掩的木门,小男孩看见“梦先生”打开了他那像百宝盒一样的工具箱,把里面装满的各式各样的灯泡一个个小心翼翼地拿了出来,每个上面都贴着一张彩色的纸条,纸上歪歪扭扭地写着一行行心愿。“梦先生”把灯泡按心愿条颜色分类挂了起来,红色的是祝愿自己,黄色的是祝愿亲人,蓝色的是祝愿朋友……“梦先生”认识社区里的每一个孩子,也会把他们的心愿传递给他们的亲人和朋友。每晚,当他的家里亮起一串串灯泡的时候,这里就变成了“心愿漂流小屋”,社区的大人们就陆陆续续赶来认领自己家孩子的心愿。当然,这一切孩子们是不知道的,因为那时的他们早已进入了梦乡。孩子的心愿永远是最重要的,这是“好好先生”社区的传统,一代一代传承了下来,变成了“长大后的秘密”。
  “啪”的一声,电源接通,小屋里一下子亮了起来,五颜六色的小灯泡泛着炫丽的光,一闪一闪的,煞是好看。门外渐渐有了走路的声音,那是大人们悄悄来串门了。小小的身影只好躲藏了起来,缩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屋里屋外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梦先生”熱情地招呼着大家,心里却老牵挂着门外的小小身影。等送走所有的家长,他忍不住走出家门,在角落里找到了缩得小小的身影。
  “这么晚,你不回家,家里不担心吗?”
  “我家里没人,就我一个。”小男孩低下头小声地说。
  “你的家人呢?”“梦先生”有些意外。
  “他们在W社区,不住在这里。”
  “那你在这里干吗呢?”
  “我想看看,为什么他们的心愿都实现了,我的却没有。”小男孩有点儿沮丧地说。
  “梦先生”恍然大悟,他带着小男孩进了屋,在最里面的房间里找到了一整面挂着黄色心愿纸条的灯泡,所有纸条上都只有一句话:我想你们!
  “这是你写的?”
  小男孩吃惊地看着这些心愿条,有点难过地点点头。
  原来小男孩的家人都不在“好好先生”社区,自然不知道来这里了解孩子的心愿。
  “梦先生”突然意识到,他的“心愿漂流小屋”不能只让“好好先生”社区里的孩子们感受到爱,他得让更多的人都来传递爱,感受爱。于是他拍下整面墙,在朋友圈里呼吁朋友们转发,早日让小男孩的家人看到。
  后来呢?小男孩的家人当然看到了他的整面心愿墙,只要一有时间他们就会到“梦先生”的家里转转,聊聊天,也会多抽出时间来陪小男孩。
  如今,除了“好好先生”社区的孩子,其他社区的孩子也喜欢缠着“梦先生”要心愿灯泡了。于是,“梦先生”他呀,干脆就在“好好先生”社区里开了一家对所有人开放的“小橘灯”心愿屋,全世界的小朋友都可以去那里留下自己的心愿。听说,心愿屋门外有一盏常年不灭的“小橘灯”,把你的心愿贴在上面,保管你也能好梦成真哟。
其他文献
秦良玉是四川忠州(今重庆忠县)人,明朝末年著名女将。  秦良玉的夫君马千乘是石砫(今重庆石柱)的宣抚使。马千乘本人有勇有谋,祖上也曾屡立战功。只可惜,马千乘后来遭人陷害,死于狱中。朝廷鉴于秦良玉作战有功,所以授命她继任了丈夫的官职。  天启元年(1621年),四川土司奢崇明在当地发动了叛乱,他的部将樊龙派遣使者带着金银和丝绸前来,想与秦良玉结盟。秦良玉一怒之下将使者斩杀,在与部下商议后,决定讨伐叛
期刊
把蛋托剪开。  将纸壳剪成形状不同的小花。  给小花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  将铁丝穿过蛋托小花底部,鐵丝在小花内部留3-4厘米弯成一个小圈。  你需要准备:  蛋托、颜料、水粉笔、剪刀、铁丝、海绵胶带(可用双面胶代替)  把小花外面靠近底部的铁丝弯出一个小圈,使小花固定在铁丝一端。  把海绵胶带剪成圆形,粘贴在花心处。  将稍小一些的花一层层粘贴上去,瞧!漂亮的花朵已经出现了。  把铁丝另一端弯成
期刊
“丁零零……”下课了,同学们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准备冲出教室。十分钟说短很短——发个呆时间就过去了;说长也很长——有那么多的乐趣和回忆在里面呢!  小时候我是踢毽子高手。不瞒你们说,课间十分钟,我能从下课踢到上课,毽子都不会落地。课间来一场踢毽子对抗赛,队友们很崇拜我,而对手们会很“讨厌”我,因为我让他们连出场的机会都没有了。当然啦,成功和骄傲是要付出代价的——上课时我的腿酸得可厉害了。  没想
期刊
“爸爸,今天的地理课我们讲什么?”  爸爸不慌不忙给阳台上的花浇水,笑眯眯道:“等小白回来上课,你就知道了。”  爸爸的话音未落,门就开了,小白抱着一只漂亮的纸盒,沮丧地走进来。  “这是怎么了?”  跟在小白身后的妈妈一脸的忍俊不禁:“她可真是你亲闺女,手笨得和你一模一样。上了一下午烘焙课,做出来的蛋糕……”话还没说完,先乐出声,“你自己打开看看吧!”  纸盒打开,爸爸和壮壮一起愣住了——  隐
期刊
“哈!我刚发表的《让比萨更松软》已经有11个赞啦!”唐老鸭得意地笑道。  “叔叔,您每时每刻都把自己的状态发到网上,累不?我們已经自动屏蔽啦!”小鸭们一脸的不屑。  唉,最近唐老鸭成了“网迷”,连洗澡也不忘上网“冲浪”。他混得最风生水起的圈子,便是微信圈、微博圈……为了打理好自己的“圈地”,他三天两头不是“头疼脑热”,就是“手断腿折”的,绞尽脑汁想理由请假。老板看着朋友圈接二连三的动态,忍无可忍:
期刊
小娜自告奋勇地当起导游,带着小美往前走去。走着走着,一个岔路口出现在面前。  这里是咽部,我们要从前面的喉部前往气管,千万别走错了。  咽部还连着别的地方吗?  嗯,咽部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管道,所以也与食道相通。  小娜和小美进入气管,走了一段就发现,气管分成了左右两支,它们分别通向茉茉的左右两个肺。小娜和小美沿着右边的支气管向右肺走去,她们越往里走,气管的分支就越多,空间也越窄。  前面出现了一
期刊
“爷爷奶奶一看到我碗里有剩饭,就会念叨粒粒皆辛苦。吃不完可以倒掉嘛,反正现在又不缺米!”  “昨天我发现妈妈在缝破了的袜子,我让妈妈扔了重买,妈妈不肯,说只是破了个脚指头,缝缝还能穿。现在谁还穿带补丁的衣服袜子啊。”  ……  听了学生们的对话,如皋市白蒲小学三(5)班的班主任娄老师感触颇多,于是给大家布置了一个任务——听长辈们讲过去的故事,并在下一次讨论会上,与大家分享。  娄老师:安静,讨论会
期刊
带小鸡的母鸡是伟大的、无畏的,这是我与花母鸡一战后的领悟。  那天,我到乡下外公家玩儿,突然,一阵嫩脆的叽叽声吸引了我。我转身一看,原来是一只花母鸡领着一群小鸡崽在觅食!小鸡小头大眼胖身子,像一团团黄色的绒球,十分惹人喜爱,我不禁想去摸一摸。可刚一靠近,小鸡们便慌乱叫着往窝里逃窜。花母鸡张开双翅,凶神恶煞地朝我啄来,吓得我撒腿就跑,可它却穷追不舍。想不到我竟被一只鸡追着跑,太丢人了!  晚上,我手
期刊
与“勤劳周到”的张柏源妈妈相比,陈奕全同学的妈妈就“懒”多了。但细细品味后才发现,原来“懒”也意味深长。  你们的妈妈很勤劳吧,可我妈妈却有点儿“懒”。不信你们就来瞧瞧。  “作业写完啰,可以看电视啦!”我兴高采烈地奔向电视机。就在这时,妈妈从我背后走来:“陈奕全,我刚洗衣服有点儿累,你帮我去晾衣服。”完了,又被妈妈抓壮丁了。一到周末,妈妈总会以很合理的理由,“征用”我的休闲时间,让我扫地、拖地、
期刊
如果用心去观察,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美,缺的只是发现美的眼睛。  一个寒冷的傍晚,我在站台等公交回家。太阳已下山,冷风拼命往衣领衣袖里钻,我禁不住打了个寒战。不知怎么回事,公交车迟迟没来。候车的人有的在跺脚,有的在搓手,焦急得很。  突然,一阵悠扬的琴声响起,婉转凄凉,引得大家纷纷侧耳倾听。循声望去,一位衣着单薄的老者端坐在台阶上,全神贯注地拉着琴。他脸上的皱纹,粗糙的双手,诉说了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