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双零”模式探讨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baide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所产生的一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职教育如何加强高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各地职业院校纷纷试点,文章作者就目前高职院校逐步形成的以“零学费入学”“零距离就业”为主要模式的工学结合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职教育 “双零”模式 工学结合
  
  一、“双零”模式的解读与实践
  
  (一)何为“双零”模式
  “双零”模式指的是当前职业院校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探索施行的“零学费入学”“零距离就业”模式。“零学费入学”是指学校与经济效益较好、管理规范、与学校大类专业相近的企业联合,学校预先垫付学生入学时的费用,学生部分时间在校上课,部分时间到企业顶岗实习,企业向学生支付合理劳动报酬,用于缴纳学生学杂费和生活费用的一种办学模式。“零距离就业”主要指学生毕业时具备一定的职业能力,能就其专业所学直接顶岗工作。这两种种模式实际上是教育部试点的“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尝试和延伸。
  
  (二)“双零”模式的实践探索
  最近几年,广东在全省探索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零学费入读”“零距离就业”办学模式。全省80多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招收了超过2万名的学生,参加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模式的学习。每年为经济困维家庭学生解决学习、生活费用1亿元以上,实现了“政府不出一分钱,学生不交一分钱,学校收费不减一分钱,企业不额外开支一分钱”的效果,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校满意、企业满意,山东等地的部分高职院校,如淄博职业学院、济南大学等普通高校也在这方面积极探索,均取得了明显成果。
  这一模式的基础就是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学与实践交替进行,学校和企业共同教育和管理、共同组织相关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企业向学生支付合理劳动报酬,用于学生缴纳学杂费和生活费用。学生到工厂实习,老师同时进厂全程跟进,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从实践效果来看,这种办学模式扩大了职业院校的办学规模,加快了学校发展的步伐,学校的校舍、设备、师资等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无形中扩大了学校的容量;校企共同制订教学计划,为学校从学科型向技能型转变的教学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合理地解决工学矛盾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同时增强了教师的服务意识和企业的科技进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解决了贫困家庭子女升学就业难的问题,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和就业竞争力。“学习”为“工作”奠定基础,“工作”為“学习”提供保障,“以就业为导向、以技能为中心”的“零学费入读”“零距离就业”加快了课程改革的步伐。
  
  二、高职教育推行“双零”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国家大力倡导半工半读教育模式。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学生可以一面在学校学习一面在企业中工作,工学结合、半工半读。这既可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毕业后也容易找到工作。职业教育面向就业,重要的是面向企业,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2006年10月24日,国家教育部在青岛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会议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半工半读是现代职业教育的一种学习制度,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其基本形式是学校与企业等用人单位合作培养学生,学生通过工学交替完成学业”。“半工半读是解决职业教育经费不足问题,帮助学生、特别是贫困家庭学生成才就业的需要”。
  同时,这种模式也是一种多赢模式。对学校来说,节省了大量教育资金,充分利用资源,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完成了教书育人的任务;对企业来说,校企合作,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为企业提供了高素质的员工,解决了企业对员工特别是高素质员工的需求,增强了企业的综合实力;对学生及学生家庭来说,降低了入学门槛,贫寒子弟不再为上学交不上钱发愁,解决了入学难的问题,缓解了学生及家庭的经济负担。自己上学要自己挣学费,能使学生知道上学的艰难,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自立自强,为改变命运而努力奋斗,同时也有助于学生不怕吃苦、严守纪律等优良意识的养成。在实践中学、在学中实践,所学即为所用,加快了人才的成才速度。
  
  三、推行“双零”模式需注意的几个问题
  
  “双零”模式,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既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又有利于人才培养,得到了教育行政部门和职业院校的积极响应,但在施行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正确面对和认真解决。
  
  (一)学校需加强管理和引导,保证实训效果
  学生进入企业,由于学生年龄小、环境陌生、技术不熟练等原因,首先面临的就是人身安全保障的问题。为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学校与企业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学生的安全,教师必须跟班管理。学生到企业实习要防止学制“缩水”,不能因实习而耽误基础理论的学习,如果有影响,学校要利用好周末和节假日等时间补足理论课时。同时需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要使家长认识到实习的必要性,为此,应在学生和家长自愿的情况下,加强观念引导,同时用效果说话,使社会逐步提高对半工半读的认可度。要保证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的不能是如拧瓶盖、粘纸盒等简单体力劳动,必须使实习对理论学习确有帮助。加强制度建设和监管力度,严禁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使用,严禁让年龄太小的学生从事长时间体力劳动、做劳动强度太大的工作。
  
  (二)合作过程中应契合企业的管理与效益
  大部分企业都会对学生参加实训持支持的态度,但也有一部分企业对学生参加实训,担心会影响生产、管理和效益,缺乏接收学生实习和实践的积极性。的确,学生参加实训,有时可能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亏损,这是学生不熟悉工艺、不适应环境造成的,大都经过一段时间就会好转。企业追求的目标是效益最大化,我们应该理解。为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应搞好实习教育,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应的优惠措施,关注企业的利益,以把这个对各方面都有利的工作办好。
  
  (三)政府需加强政策引导调动积极性
  对于实践中需要完善的种种问题,需要政府从中协调和引导,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让“双零”模式的推广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山东、天津等省市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有益尝试,省、市、县各级政府加强领导,为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制定强有力的政策措施,在加大对职教经费投入和师资培训的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调动企业和学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半工半读的开展。
  推行“零学费入学”“零距离就业”不是学校一家的事,需要行业、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的鼎力配合。日前教育部已出台了关于开展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学校和企业签订书面协议,共同组建半工半读工作的领导或协调机构,推动试点工作的开展,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应尽快出台对接收学生实习的企业实行税收优惠等“利好”政策,以让这项工作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参考文献:
  [1]吴春燕,张景华.广东探索工学结合中职办学新模式[N].光明日报,2007-01-05.
  [2] 刘琴.半工半读,好事怎样才能办得更好[N].中国教育报,2006-11-03.
  (作者单位:山东日照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编辑部)
其他文献
波兰左翼政党在2005年的议会大选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折,这对波兰政党政治以及左翼政党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纵观波兰历次大选中左翼政治力量的浮沉,有许多值得汲取的
1837年9月到1844年8月是恩格斯走上社会的最初七年.在这期间,恩格斯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最大的特点就是独立性强,也就是说,还没有与马克思合作并受其影响的痕迹.恩格斯以自
[关键词]开放式教学 思维 兴趣    一、时代呼唤“开放式教学”    新的时代赋予教育新的使命,人才的定义也并非仅仅局限于掌握知识的多少,能力与实践操作被提上一个新的高度。因此,教师应该采用何种最恰当、最科学、最有效益的教学方法来“传业、授道、解惑”,以及更好地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是当前每位教育者应该考虑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于知识型教育,现代教育则更应注重于能力型教育,“开放式教学”由
随着各行各业竞争的日益激烈,各企业需要利用信息手段实现先进的管理流程,而工作流技术是解决方案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首先介绍了工作流技术,工作流管理系统和BPEL规范及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在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布局、主体、价值、方略、导向等方面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指导我国社会主义文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我是2007年买的惠普dv2742笔记本,其采用Intel奔腾T2370处理器,预装Vista系统,运行速度很不流畅,且CPU风扇噪音非常大,由于每天都要用笔记本,又不舍得花钱换新笔记本,于是计划对CPU进行升级。
毛泽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开创者之一.他参加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过程不是照搬"苏联模式"的过程,而是一个不断突破这种模式和不断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许
该文在介绍任务型教学法的基础上,阐述了在计算机专业英语教学中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总结了该任务设置的原则,提出了改善办法。
“妙悟”是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最重要的审美范畴。其本身在诗歌理论概念上的溯流,和它作为一项审美范畴与禅宗概念的关系为人津津乐道,且褒贬不一。严羽为获得妙悟指明
"两句激活法"源于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长期的摸索与探索。初中英语教学,尤其是初级中学的英语教学,要想既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又赋予创造性;既要使学生掌握知识点,又要学得轻松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