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电化教学优势,优化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l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论述了在教学中利用电化教学技术能够优化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以及师生的“互动”,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电化教学;思想品德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2-095-1
  新课程教学提倡丰富教学手段,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而借助信息技术在思想品德教学中不可比拟的优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中信息资源的直观性、丰富性、共享性、便捷性、新闻性,则能够有效促进思想品德学科教学的时事性、实效性、创新性、体验性。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化教学技术的优势,转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为促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提供教学平台。笔者拟以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学实践,浅谈电化教学在思想品德教学中运用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借助电化教学,优化教师的“教”
  1.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思想品德课中有些内容由于受诸多因素的限制,无法与时代同步,往往与当前飞速发展的形势,产生较大差距;有些内容涉及的历史知识,时间跨度太大,学生对历史背景、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认识与理解,存在不少困难,这就需要借助电教媒体,援引例证丰富教学内容,同时创造情境,拉近知识与学生认识的距离,提高人物情感的感染力,增强道德情感的说服力。
  2.可以优化教学手段。
  借助电教设备,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中手段单一、讲授枯燥乏味的弊端,在优化教学手段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现在根据教学实践,我将电教设备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整理,内容如下:电教设备按学习的感觉器官分类,可以分为第一:视觉型设备,包括幻灯机、投影器、无声电影等;第二:听觉型设备,包括收音机、电唱机、激光唱机、录音机等;第三:视听型设备,包括电影机、电视机、录像机、电视唱片(激光唱片)、放像机等;第四:思维型设备,包括程序学习机、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等。
  3.有利于强调重点、突出难点。
  思想品德课是以“理”为核心,通过课文范例的学习,从而对学生进行启知、激情、励志的导行。不过,由于许多知识的理论观念抽象性较强,这对形象思维活跃、邏辑思维比较弱的初中学生来说,归纳、概括道德概念,理解文中的观点是一个较大的挑战,而电化教学却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时空、宏微观等方面的限制,直接展示各种事物的现象,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重、难点在通过具体材料的感知后,最终准确地把握重点、突出难点。
  二、借助电化教学,优化学生的“学”
  1.借“电”创情境,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新课程强调发挥学生主动性,活动的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在活动中的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这是活动课教学设计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学生即是教育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要更为强烈。”多媒体课件可以有效的扩充教学容量,多媒体素材有文本、图像、动画素材、和音频、视频素材,使信息的表现多样化,为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2.借“电”引思考,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
  知行统一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一条重要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在道德的认识与行为之间架起一道桥梁。充分利用这道桥梁,能够引导学生通过直观感受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结合自己学过的知识,对自己的道德认识和行为进行评价和判断,从而在思考中提高认识,在评价中落实行动,最终改变“言行不一”的局面,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实效性。
  三、借助电化教学,能够优化师生的“互动”
  从心理学角度看,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进行心理沟通和信息交流的过程,这种沟通和交流能够在什么样的水平上进行,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习效果的好坏。而将多媒体教学网络用于课堂教学,不仅能够实现学生与机器之间的交流互动,还能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多向交流。这种交流使信息实现了双向的传递,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因而其教学效果也十分明显。另外由于师生之间可以及时进行多向交流,这样以来,电教媒体教学网络在反馈信息调控学习交流方面就具有了比较明显的优势,任课教师可以据此适时与学生建立反馈联系,通过检查学生上机操作的过程来了解学生当时的思维活动,及时调控教学过程;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语音对话、教学示范、电子举手、辅导答疑等功能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经验介绍以及辅导等交流活动。
  当然,电化教学是一项全新的发展的事业,我们对它的应用价值和发展方向还缺乏深刻而系统的认识;同时,电化教学在思想品德学科中的运用也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探索和总结。我们不应当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学习的对象,而应当把其作为学习的工具,要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实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为构建和谐社会不断输送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朱幕菊.走进新课程:与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09).
  [2]张行涛,郭东岐.新世纪教师素养.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06).
其他文献
鹰从一处高高的悬崖上飞下来,抓走了一只羊羔。  穴鸟看见了那情景,惊羡不已,也想仿效一下。于是,他啪啦啪啦地从空中飞下,落到一只公羊的背上。然而在他把爪子扎进羊毛后,爪子便被羊毛缠住了,任凭他怎么扑动翅膀,也飞不起来。  牧人看见了,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便赶紧跑过来,把穴鸟捉住,截去了穴鸟翅膀上那些强劲的羽毛。  傍晚时,牧人把穴鸟带了回去,给自己的孩子们。孩子们詢问那是一只什么鸟,牧人回答说:“
摘 要:诵读是语文第一教学法,其独具魅力,最为本色,最为有效,但其在实际课语文课堂中却越发鲜见。现虽经大力倡导,语文课堂上教师对诵读的采用也逐渐多了起来,但其中却充斥着大量的低效甚至无效的诵读,这大大阻碍了诵读作用的发挥,影响了诵读教学的效果。基于此,本文探讨了“语文课堂诵读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对于诵读有效性的一些体悟——教师有效的诵读指导和灵活的诵读形式的运用。  关键词:语文课堂;诵读;必要
摘 要: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和传承。深化儒家文化教育,增强学生德育修养,已经成为当下拓展素质教育的必然路径。越来越多的学校领导清晰地认识到,教育在呼唤回归,回归育人的原点,回归教育的本真。这一场回归的变革,让众多的人自然而然将眼光投向了构筑民主精神支柱的儒家文化,在最具中国特色,最具民族特色的儒家文化中,去选择最能表现学校办学目标、最能代表自身学校特色又最能获得最佳社会认同的普世特质符
摘 要:  由于古代诗歌远离当代生活,时间久远,语言的跳跃性很大,意象比较模糊,加上目前的学生对古代诗歌读得较少,鉴赏能力较弱,所以解读诗歌的情感历来是广大学生学习的一道难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诗歌题目、关键意象、关键词句、创作背景等方面来解决这一难题。  关键词:诗歌;思想感情;解读;密码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9 -01  
摘 要:本文从我校教师在长期教学中积累、总结出来的高效课堂教学方法——六要素教学法入手,分析探讨了六要素教学实施的注意事项和具体方法。  关键词:高效课堂;六要素教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24-003-2  近年来,我校全力推进课程改革,努力打造高效课堂。我们认识到,要打造高效课堂,必须从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开始,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更能体
摘 要:语文教学,从本质上而言,就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那么,撇去新课程改革中那些华而不实的想法和做法,从现实而又功利的角度来说,我们可否找到一种便利的能在短期内对学生的阅读和写作同时起作用的方式呢?本文从文学小报入手尝试探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文学小报;尝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
摘 要: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本文通过制定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兴趣、选择教学内容、采取教学方法和实施教学评价五个方面探讨了在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关键词: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2-070-1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有经验的教师,都很重视导课的艺术,千方百计竭尽全力地让学生迅速进入特定的教学活动轨迹。“良好的开端乃是成功的一半。”以下,结合本人课堂教学的实践,谈一谈关于导入的方法。    一、通过实验导入,引发学生思考。    中学生普遍具有好奇的心理,他们一般都爱观察,特别是对一些比较新奇的事情,如一些鲜明、生动的实验。在观察
摘 要:口语交际课堂上,不少学生“金口难开”、“惜字如金”,究其原因:有的学生怕而不说;有的学生会说,因缺乏兴趣而不愿说;有的是准备不足,无话可说。因此,在语文教学实践活动中,营造愉悦氛围,激发学生“想说”的欲望; 搭建互动平台,训练学生“能说”; 引导交流技巧,培养学生“会说”,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漫谈;口语交际;训练;有效途径  小学口语交际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 要:应该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以教学过程为依托,通过时事导入,设疑激发兴趣,创新激发兴趣,让学生跳出枯燥的苦海,快乐的学习政治课,让学生爱上政治课。  关键词:思想政治;乐学教育;重要性;策略  中国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0)4-087 -02   据调查:90%的学生不愿学习政治课,他们认为政治课枯燥乏味,而且比较空洞。作为中学思想政治教师应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