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茶山瑶,是金秀瑶族五个支系的一个重要支系,是一个善歌善舞的民族,人口达12547人,他们居住在一个神奇而古老的大瑶山寨。这里的瑶人吃苦耐劳,智慧和善,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大瑶山上开辟了自己广阔的田野,同时,创作了许许许多多的茶山瑶民歌,民歌体裁形式多样;音乐形态丰富多彩 ,风格迥异。
【关键词】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唱歌如同一日三餐,是茶山瑶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田里、地里、河边、山头、树林、篝火旁都会传来他们娓娓动听的歌声,而茶山瑶民歌曲调种类繁多,各种唱腔独特,包括香哩歌、儿歌(茶山瑶称“果啦”)、山歌、乐神腔和唢呐曲五种。
一、“香哩歌”的音乐形态
“香哩歌”独具特色,旋律优美动听;曲调跳跃欢快;节奏变化自如;音乐风格粗旷嘹亮;音乐形态独特;歌词内容丰富,似自由诗,无韵律,运用大量的排比、对偶的手法,还灵活地运用衬字,每首歌的句子参差不齐,没有规律,歌随意转,意完歌即止。演唱时用茶山瑶语,更富有本民族特色。
所谓“香哩”,即是对歌者的互相称呼,称呼的含义视对方身份而定。如对朋友唱的,“香哩”即意为朋友,对情人唱的,“香哩”即意为情人。因每首歌都用“香哩呃香哩”作开头和结尾,故名。香哩歌从唱腔上分为金秀腔和罗孟腔两种。金秀腔流行于金秀、长二、六定、金田等地十八个自然屯,罗孟腔流行于罗孟、平林、平竹、古朴、定朴等自然村屯。从曲调上又可分为唱香哩和喊香哩两种。唱香哩曲调柔和婉转,喊香哩曲调高亢奔放。香哩歌的歌词象散文诗,句子长短不一、句散不定,意完歌止,歌曲结构极其自由、长短不一。
(一)唱香哩 唱香哩分金秀腔和罗孟腔。
1.金秀腔唱香哩
“唱香哩”曲调平和,柔美缠绵;调式为宫调式,三声音列,三度范围。曲调建立在哆、唻、咪三音基础上,保持最古老的三声腔腔格。曲调进行较为平稳,跳动不大。乐句的落音几乎都在主音上,而乐段的落音却在商音上,形成单乐句平行的乐段结构。其乐段落音在色彩音商“唻”音上,让人有歌未止之感,演唱形式为对唱和独唱。如,《情话像河水一样长》这类歌曲是瑶寨入夜时,月光洒进木楼,在花前月下男女青年用他们独特的恋爱方式谈情说爱,进行“爬楼”游戏。此时就“唱香哩”了。如谱例(1):[1]
(二)喊香哩
喊香哩流行于金秀四村。为把歌声传给对面山上的情人,就必须用喊的方法演唱,故名。喊香哩的调式为宫调式,三声音列,六度范围。曲调以平行进行为主,小六度跳进为辅。女声演唱时比男声低四度,形成对比。喊香哩的衬词多用“岁雅”。演唱形式为对唱。如谱例(3):[1]
(二)调式亦为宫大调,四声音列,五度范围
节拍为四三、四四等混合拍。表现出了野猫抓鸡、老虎捉狗的恐怖场面。如谱例(5):[1]
三、山歌
茶山瑶群众最爱唱山歌。逢年过节,歌声不断,此起彼伏。过去在孟村一带还开设有风流岭,专供人们唱山歌。茶山瑶的山歌分為六段腔和金秀腔两种。
(一)六段腔
从荔浦修仁等汉族地区传入。曲子的调式为微调式,七声音列,九度范围。曲调进行一开始就作了八度跳进,使曲子有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之感,然后再作三度、四度或二度跳进,使曲子又逐渐变得悠扬婉转起来。节拍使用四二、四三等混合拍,又使曲调增加了几分幽默感。如谱例(7):
曲子较平。如谱例(8):[1]
四、结语
茶山瑶是一个独特的瑶族支系,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神奇,他们勤劳、勇敢,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产,而且还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2]同时,他们以自身的经历、感受和聪明的智慧,口头即兴创作了大量异彩纷呈、风格各异的瑶族民歌,广泛传承了瑶族远古以来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瑶族民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下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5(5).
[2]高丽.浅析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J].电演评价,2009(15):9.
作者简介:黄薇薇(1981-),女,汉族,广西贺州人,贺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瑶族音乐。
【关键词】广西;金秀;茶山瑶民歌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唱歌如同一日三餐,是茶山瑶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田里、地里、河边、山头、树林、篝火旁都会传来他们娓娓动听的歌声,而茶山瑶民歌曲调种类繁多,各种唱腔独特,包括香哩歌、儿歌(茶山瑶称“果啦”)、山歌、乐神腔和唢呐曲五种。
一、“香哩歌”的音乐形态
“香哩歌”独具特色,旋律优美动听;曲调跳跃欢快;节奏变化自如;音乐风格粗旷嘹亮;音乐形态独特;歌词内容丰富,似自由诗,无韵律,运用大量的排比、对偶的手法,还灵活地运用衬字,每首歌的句子参差不齐,没有规律,歌随意转,意完歌即止。演唱时用茶山瑶语,更富有本民族特色。
所谓“香哩”,即是对歌者的互相称呼,称呼的含义视对方身份而定。如对朋友唱的,“香哩”即意为朋友,对情人唱的,“香哩”即意为情人。因每首歌都用“香哩呃香哩”作开头和结尾,故名。香哩歌从唱腔上分为金秀腔和罗孟腔两种。金秀腔流行于金秀、长二、六定、金田等地十八个自然屯,罗孟腔流行于罗孟、平林、平竹、古朴、定朴等自然村屯。从曲调上又可分为唱香哩和喊香哩两种。唱香哩曲调柔和婉转,喊香哩曲调高亢奔放。香哩歌的歌词象散文诗,句子长短不一、句散不定,意完歌止,歌曲结构极其自由、长短不一。
(一)唱香哩 唱香哩分金秀腔和罗孟腔。
1.金秀腔唱香哩
“唱香哩”曲调平和,柔美缠绵;调式为宫调式,三声音列,三度范围。曲调建立在哆、唻、咪三音基础上,保持最古老的三声腔腔格。曲调进行较为平稳,跳动不大。乐句的落音几乎都在主音上,而乐段的落音却在商音上,形成单乐句平行的乐段结构。其乐段落音在色彩音商“唻”音上,让人有歌未止之感,演唱形式为对唱和独唱。如,《情话像河水一样长》这类歌曲是瑶寨入夜时,月光洒进木楼,在花前月下男女青年用他们独特的恋爱方式谈情说爱,进行“爬楼”游戏。此时就“唱香哩”了。如谱例(1):[1]

(二)喊香哩
喊香哩流行于金秀四村。为把歌声传给对面山上的情人,就必须用喊的方法演唱,故名。喊香哩的调式为宫调式,三声音列,六度范围。曲调以平行进行为主,小六度跳进为辅。女声演唱时比男声低四度,形成对比。喊香哩的衬词多用“岁雅”。演唱形式为对唱。如谱例(3):[1]

(二)调式亦为宫大调,四声音列,五度范围
节拍为四三、四四等混合拍。表现出了野猫抓鸡、老虎捉狗的恐怖场面。如谱例(5):[1]

三、山歌
茶山瑶群众最爱唱山歌。逢年过节,歌声不断,此起彼伏。过去在孟村一带还开设有风流岭,专供人们唱山歌。茶山瑶的山歌分為六段腔和金秀腔两种。
(一)六段腔
从荔浦修仁等汉族地区传入。曲子的调式为微调式,七声音列,九度范围。曲调进行一开始就作了八度跳进,使曲子有居高临下、势如破竹之感,然后再作三度、四度或二度跳进,使曲子又逐渐变得悠扬婉转起来。节拍使用四二、四三等混合拍,又使曲调增加了几分幽默感。如谱例(7):

曲子较平。如谱例(8):[1]
四、结语
茶山瑶是一个独特的瑶族支系,历史悠久,传统文化神奇,他们勤劳、勇敢,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产,而且还创造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2]同时,他们以自身的经历、感受和聪明的智慧,口头即兴创作了大量异彩纷呈、风格各异的瑶族民歌,广泛传承了瑶族远古以来生息繁衍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变迁。
参考文献:
[1]《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编辑委员会.瑶族民歌.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广西卷.下卷[M].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5(5).
[2]高丽.浅析彝族民歌的音乐形态特征[J].电演评价,2009(15):9.
作者简介:黄薇薇(1981-),女,汉族,广西贺州人,贺州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音乐教育、瑶族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