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dsomeni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大力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创新能力培养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应用的重要阵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因此,课堂教学必须自觉地接受创新教育思想的熏陶,把创新教育思想衍化为自觉的教学行为。语文是小学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具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独特作用。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立足自主,着眼创新”,即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有意识地进行创新教育。
  一、营造氛围
  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促进创造力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的和有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努力去营造—个宽松和睦、敢于争辨、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氛围,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兴趣。允许学生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方式学习和活动。并能对其微小的创造力表示赞赏。例如,教三语《三袋麦子》时,教师引导学生围绕小猴、小牛、小猪得到麦子后的语言行动和结果进行表演。在轻松的环境下让学生明白。对待同一个问题有着不同的解决的办法,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然后安排学生组建4人小组,演习《假如我是小xx》把自己假想成文中的角色,萌发了创新的意识。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培养。
  二、从学生个性品质的创新来提升其语文创新能力
  语文是一门极具思维创造性的学科。在学习中,一旦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优越感就会完全激发其对知识的学习欲望,一旦学生想学习,就必定会进发出无限的创新思维。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去激发学生对知识学习的欲望,注重学生创新个性品质的积极养成。而语文课堂则是开发学生潜在创新个性品质最有效的载体,下面就通过语文的课堂教学来探讨几点有关学生创新个性品质形成的几点看法。
  首先,语文课堂中,要注重学习气氛的营造。传统课堂教学体制使得学生在紧张的课堂气氛下不敢言、不感思。而就是这种传统体制的长期束缚导致学生创新思维极度匮乏,形成了懒得思、懒得想的学习习惯,让创新能力的培养更是无从下手。因此,在素质教育被广泛提倡的今天,教师应该以平和的态度、平等的观念来积极呼唤学生微弱的自信心,让他们在一种和谐融洽、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开思绪去驰骋。也只有如此,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敢于思、敢于言、敢于问、敢于答,从而树立对语文学习的自信心,从根源上培养学生创新的个性品质。
  其次,语文教学中,要注重课堂提问的巧设。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激发学生的各项潜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视野。众所周知,兴趣是指切学习能动性的缔造者。只有在语文课堂上提出具有艺术性、价值性、吸引力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该巧设问题情境,并在对问题的答疑中着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的学习兴趣成为语文课堂上事半功倍的高效催化剂。
  最后,语文课堂中,要鼓励学生发表独特见解。在语文教学中,语文课文是整个教学过程得以开始的重要导线,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实现对文章内容、情节、思维的再创造。每个学生都有着不同的个性差异、不同的情感理念、不同的思维方式,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时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答案,同时鼓励他们独特的思维、个性的充分发扬。要培养学生的创新个性品质就必须在教学中给“求异”留出充分的余地,让学生能抓住论点的关键之处,引导学生积极在求异中创新,从而养成个性的思维理念模式。
  三、激发想象,让学生在想象中提高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概括着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化的源泉。”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想象能力,要学好语文,我们就必须把静态的、平面的文字转化为生动的生活具象,从而不断发展学生的创造和想象力。比如教学《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时,教师为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可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想象画面内容,并且用具体形象的语言表述出来。有的学生说:“我仿佛看到了香炉峰上云雾缭绕,一条很长的瀑布飞快地流下来。”有的则说:“我仿佛听到了瀑布发出了巨大的响声,看到小鸟在枝上欢快地叫着,它们仿佛在说:‘这里真美啊!’。”有的则说:“香炉峰上花草树木可真多啊,各色的花草竞相开放,招来了各色的小蝴蝶,可忙坏了辛勤的小蜜蜂。”听完学生们用有感情的语言描述他们富有创意的想象后,教师则要“趁热打铁”,进一步引导学生将所想象的画面写下来,这无疑将使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活动得到更好的发展。
  四、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同样我们也应该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联系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敢于打破成规的训练。而所有的训练,都必须与现实实际联系起来,才能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在现实的训练中,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实现认识能力的飞跃和突破,让他们的创新思维更符合现实。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会被激活,创新能力会得到发展。这时,你会感觉到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并且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月华.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及方法.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2.10
  [2]王丽梅.启动思维与个性,提升小学语文中的创新能力.教育科学.2013.03
  [3]申红志.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金色年华.2012.12
其他文献
目的:  本论文首先总结分析近年针灸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规律及与药物治疗进行疗效的Meta分析对比,然后进行补肾益髓埋线法与传统药物治疗绝经后骨质疏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然后从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着手,重点讨论了如何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突破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瓶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组成部分,阅读教学一直是广受重视的。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除了会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其它学科的学习好坏以外,也会影响到他们对于信息的理解与处理能力。小
期刊
关于K连通图的K直径  设G是n阶k连通简单图.结合连通度和直径的图论新概念-k直径定义为最小正数
【摘要】高中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高中语文是一门培育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  应试教育局
期刊
【摘要】我国目前语文教学中的阅读和写作存在比较严重的分离现象,割裂了本来联系密切的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必须把阅读和写作的关系密切联系起来,通过阅读带动写作,这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从课内和课外两个方面去努力。  【关键词】阅读写作素质教育    一、中学生读写现状及原因分析  1、中学生读写现状  现阶段的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对写作的兴趣并不高,在写作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法制日益健全的社会,因而要通过素质教育练就社会生存能力,首先应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而语文教学在完成学校德育工作任务方面有着独天德厚的先决条件。那么,怎样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让法制教育的光芒照亮语文课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获得学科知识和法律知识的双丰收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开发教材资源渗透法制教育  将法制教育融于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丰富学生们的法律
期刊
【摘要】本文论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从学生想像力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当前教学上存在忽视拓展学生想像思维,部分教师观念陈旧等问题,主张从课堂教学、利用教材,以及开展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培养学生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要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想象是学生创造力的萌芽,心理学研究证明,小学儿童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想象
期刊
【摘要】作文教学在任何阶段的语文教学中都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涵盖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几乎所有的知识点,包括遣词造句,语序语法的应用以及各种修饰方法的应用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能力是一个初中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个集中体现。因此在初中的语文教学中,切实的做好作文教学是解决初中学生语文成绩不高,语文能力低下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能力培养    读写是语文教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4月8日,瑜舍荣幸呈现查宋刚创作的“哑剧”。查宋刚毕业于著名的景德镇陶瓷学院,他的作品中流露出其丰富和绝妙的陶瓷底蕴。此艺术品将于即日起至2016年六月底在瑜舍中庭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