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策略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198905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与深入,数学教学已经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转向了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方向。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以及如何更好地对小学数学创新性教学进行深入探索,是每一位数学教师所要考虑的问题。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紧密结合实践操作,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学科,所以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进行探究创新式教学要运用合理的课程教学方法。
  一、 新课改下关于小学数学创新能力教学的影响与作用
  1. 小学数学创新式教学模式的概念
  创新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不能简单地将其限定为对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的革新,更为重要的是应该对数学教育进行重新定位,在发扬优秀传统的基础上探索更为科学合理的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对学生实施科学的教育和指导。唯有如此,教师在充分认识创新教育概念的基础上开展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教学,才能够制定合理的创新教育措施,促使创新教育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才可以得到良好的培养。
  2. 避免了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与缺陷
  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的是对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我们通常称之为灌输式教学。而创新能力培养教学模式的实践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还能够使小学生在数学课程的探究学习中逐渐发现自身的优点,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小学现阶段的教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大多数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他们只是在老师的教学引导下去死记硬背。而创新性教学理念的结合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这一教学弊端。小学数学创新式的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了发挥,也很大程度上锻炼了小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二、 新课改下关于小学数学创新能力教学实践的策略
  1. 善于转换教学定位,更新教学理念并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基于新课程改革教学标准,要注重“以学生为根本”的教学理念,教师作为学生在学习发展中的促进者与教学引导者,要及时摒弃传统教学模式中的弊端和缺陷,类如机械记忆或是强调反复练习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影响下,数学教师应该更着重于师生交往及互动发展等教学方面,积极调动小学生对数学课程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并锻炼、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去尝试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小学数学教学,更注重的是“教”与“学”的实质性统一,而这种统一的意义体现在于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另外,教师在数学课堂实践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提出各种意见和问题,并能够组织引导学生就问题观点进行积极的讨论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与质疑创新能力。
  2. 积极创设供学生学习探究的机会与情境
  在小学数学课程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仅要做好理论知识的教授,也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努力积极地去创设对学生学习活动有益的情境,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去自主学习探究,促进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例如,在“轴对称图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下有趣的探索性活动,从而让小学生可以体会到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并指导学生学习认识一下周围类似于三角形或者是四方形的物体,并要求学生根据知识点定义指出轴对称图形物体的正确与否,教师也可以以此进行游戏答辩活动,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
  3. 重视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课程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因为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点的最佳途径就是通过自身的探究摸索,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理解最为深刻,也較为容易掌握知识点中存在的一些规律与联系。小学生正处于形象到抽象思维过渡发展阶段,动手实践性操作学习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互动意识,同时也能够锻炼其思维逻辑能力。例如,在“认识克与千克”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认识、理解重量的概念以及千克与克之间的转换关系,再布置学习任务,让其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秤来进行实践操作,并要求学生在数学教学课堂上讲述其学习心得和经验。
  责任编辑罗峰
其他文献
2009年9月10日简短而庄严的发车仪式,中联重科10台装备满载着全体中联人的自豪和期盼,出发前往北京,协助中央电视台拍摄盛大的国庆阅兵活动。
如果把小组合作学习看作一部“戏”,学生是“戏”中的主体,是“演员”,教师是“戏”中的组织者,这出“戏”的“导演”。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了保持所谓的权威,既“导”且“演”,结果“演”不精,“导”不明,费力不讨好,苦不堪言。学生的合作交流是否有效,和教师的“导演”功力是分不开的,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得越好,学生的主体作用地位就越突出,学生才会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一、教师的合理组织是开展小组合作学
引进名校办学,就是利用现有名校的资源优势(办学思想、师资、课程、管理等)扩展和辐射,提升当地的办学质量。引进名校办学对于优化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化发展以及建立竞争机制,有着重要意义,也是各地提升教育水平、打造教育高地的普遍举措。名校异地办学,如何传承原名校的教育品质,这是政府和办学者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  一、关于名校办学的认识和思考  名校异地办学,不是简单地挂一个牌子,或者派几名干部直接管理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7~9年级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然而文言文教学的现实往往是,老师教得很吃力,学生的参与率较低。而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可以通过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充分调动学生之间的合作、互动,以及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真正实现高效课堂。  一、一起耕耘,一起收获  学习文言文首先体现在“文言”上,况且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而绘本作为国际公认的最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图书被引入课堂,大多数的老师还只停留在其“阅读”功能。其实,“绘本”是一座有待开发的宝藏,它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的写话资源,在教学中,我尝试把绘本与写话训练进行整合,它竟成为一剂“催化剂”,发生了一系列让人欣喜的“化学反应”。  一、欲写先说——未成曲调先有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写
用心耕耘,用爱教育,有爱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一、积分评价,培养良好班风  班风是一个班级特属的风貌,是班内学生的一种习惯性的行为作风。作为班主任,要想建设和管理好班集体,就必须培养良好的班风,怎样才能形成良好班风呢?  我主要是实行了积分评价的办法,把班级分成几个组,把所有的工作制定成班级制度,每项工作赋予一定的分值,有加分,也有减分,每周都进行一次总结,对得分最多的组进行奖励,这一管理办法收到
兴宁市沐彬中学  信息技术拓宽了信息获取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信息技术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識的手段,也是服务于教师教学得心应手的教学媒体,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效率,进而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工具。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在一起,是当前推进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突破口。  一、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教学整合的作用  在语文教学中正确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辅助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