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立足土木工程专业英语大班教学现状,具体探讨了专业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内涵、影响因素、改革教学策略的实施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个性化教学
本文为四川理工学院校级教改项目“《专业外语》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G-1332)的結题论文。
专业英语个性化教学符合我国高校教改趋势,顺应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终身化、民主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潮流。
一、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个性化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价值,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潜能。它强调师生在教学中的平等地位,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实现学生心理和知识的和谐统一,从而构建一个学习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二、影响专业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因素
1.学生因素
在我国大部分中学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养成了完全依赖教师的习惯。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不是课堂上的主角。另外学生对学习材料是否有兴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否感兴趣,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效果。
2.教师因素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大学教学把重点放到了应付考试上,为考而教,为考而学,忽视了学生应用英语能力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除具有专业能力外,还要求必须能通过较系统的自我研究,研究别的教师和课堂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提升。
三、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1. 多样化教学方式
目前班级授课制仍是主要教学形式。这种模式的弊端是过于关注班级整体,忽视学生的个性。故如何在班级教学中关注个性问题,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需要。在大班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
2.教学机制弹性化与人性化
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弹性的滚动教学机制,真正实施分层次教学。并应关注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注重自身情商的提高,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信任、和谐、互助、共赢的交流氛围,消除语言交流中的心理焦虑。
4. 评价方法
现在的专业英语课现状概括来讲就是“四不”,即考试不考、教材不编、教师不讲、学生不练。本课程采用以平时成绩确定总成绩的方式。学生的总成绩完全由学生的平时表现决定,具体包括课堂出勤(20%)、课上参与(30%)、课上展示(30%)和课外准备/作业(20%)。对学生的课上参与和课上展示部分,既要评价其实际效果也要充分考虑其提高程度,总分来自学生自评(20%)、互评(30%),教师评价(50%)。
四、教学效果及分析
经过前期的准备,本学期笔者在本班(约80人)对其学习效果进行了一定的跟踪。经纵向对比,发现学生的专业英语交流能力普遍提高。开学时笔者对其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发现半数以上学生畏惧开口讲话,往往是脸憋得通红,讲不出话,约2/3学生连作一个基本的自我介绍都感觉困难。经过几周的教学、引导和训练,到期中时基本全都已习惯了课堂发言,不管是有准备的发言,还是随机问答或即席陈述。大部分学生能较流利、清楚地用英语作3分钟左右的介绍、演讲或报告,回答来自老师或同学的提问;20%的学生能作5分钟左右的演讲或报告,而且能够运用简单的交流策略来处理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10%左右的学生基本能在课堂上就某一指定话题作1-2分钟的连贯的即席演讲说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高。
五、结语
经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种形式的学习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是提高学生学术交流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当然,个性化英语的教学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佳方法为学生提供英语交流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朱月娥. 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跨学科教育的结合[J]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程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34-36.
[4] 周宏.个性化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5] 杨春芳.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刍议[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6);
[6] 余丽.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J]。科学决策,2008,(12).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英语;个性化教学
本文为四川理工学院校级教改项目“《专业外语》个性化教学与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G-1332)的結题论文。
专业英语个性化教学符合我国高校教改趋势,顺应了当前世界范围内的终身化、民主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潮流。
一、个性化教学的内涵
个性化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尊重每个学生的个人价值,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潜能。它强调师生在教学中的平等地位,通过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实现学生心理和知识的和谐统一,从而构建一个学习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
二、影响专业英语个性化教学的因素
1.学生因素
在我国大部分中学英语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在课堂上老师只管讲,学生只管听,养成了完全依赖教师的习惯。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只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不是课堂上的主角。另外学生对学习材料是否有兴趣、对教学活动的组织是否感兴趣,这些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效果。
2.教师因素
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许多大学教学把重点放到了应付考试上,为考而教,为考而学,忽视了学生应用英语能力的提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除具有专业能力外,还要求必须能通过较系统的自我研究,研究别的教师和课堂检验,实现专业上的自我提升。
三、专业英语教学改革策略
1. 多样化教学方式
目前班级授课制仍是主要教学形式。这种模式的弊端是过于关注班级整体,忽视学生的个性。故如何在班级教学中关注个性问题,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满足不同需要。在大班课堂教学中以多媒体技术为支持,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其学习兴趣和热情。
2.教学机制弹性化与人性化
教学中教师应尽量尊重学生个体差异,采用弹性的滚动教学机制,真正实施分层次教学。并应关注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注重自身情商的提高,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营造信任、和谐、互助、共赢的交流氛围,消除语言交流中的心理焦虑。
4. 评价方法
现在的专业英语课现状概括来讲就是“四不”,即考试不考、教材不编、教师不讲、学生不练。本课程采用以平时成绩确定总成绩的方式。学生的总成绩完全由学生的平时表现决定,具体包括课堂出勤(20%)、课上参与(30%)、课上展示(30%)和课外准备/作业(20%)。对学生的课上参与和课上展示部分,既要评价其实际效果也要充分考虑其提高程度,总分来自学生自评(20%)、互评(30%),教师评价(50%)。
四、教学效果及分析
经过前期的准备,本学期笔者在本班(约80人)对其学习效果进行了一定的跟踪。经纵向对比,发现学生的专业英语交流能力普遍提高。开学时笔者对其做了一个简单的测试,发现半数以上学生畏惧开口讲话,往往是脸憋得通红,讲不出话,约2/3学生连作一个基本的自我介绍都感觉困难。经过几周的教学、引导和训练,到期中时基本全都已习惯了课堂发言,不管是有准备的发言,还是随机问答或即席陈述。大部分学生能较流利、清楚地用英语作3分钟左右的介绍、演讲或报告,回答来自老师或同学的提问;20%的学生能作5分钟左右的演讲或报告,而且能够运用简单的交流策略来处理交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10%左右的学生基本能在课堂上就某一指定话题作1-2分钟的连贯的即席演讲说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普遍较高。
五、结语
经过这一阶段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这种形式的学习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现存的一些问题,是提高学生学术交流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当然,个性化英语的教学方式是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佳方法为学生提供英语交流的实践平台。
参考文献
[1]朱月娥. 论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与跨学科教育的结合[J]
[2]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朱开炎.生本教育的生态课程教学模式[J].课程·教材·教法,2004.(5):34-36.
[4] 周宏.个性化教育与学生自我发展[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5] 杨春芳.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刍议[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6);
[6] 余丽.大学英语个性化教学[J]。科学决策,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