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一份好的周报?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ever_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疫情之下,如何不让管理失控?
  许多公司需要通过一种管理工具,加强人与人未能谋面时的连接及彼此协同,让管理者更清楚员工的状态,让员工更知道管理的目标,同时相关部门间更加透明、高效。
  怎样的一种工具,可以达到这些目标?并且能使员工进入“十分”的状态呢?于是,笔者开始研究周报这一管理工具。为何会锁定周报?笔者发现,但凡大公司都在使用这一工具,都在研之、兴之、推之、利之……说明其必有不同凡响的魅力。
  从本期开始,笔者将与各位剖析周报这一管理工具。今天,先从什么是一份好的周报谈起。
  通常,人们认为周报无外乎写上周总结与下周计划,很容易变成流水账。于是,很多人非常痛恨写周报,觉得要求写周报的领导不是矫情就是没事找事。那么,如何不把周报写成流水账,并且对组织、管理者及个人产生真正的价值?其核心无外乎要高度重视计划与总结。
  “计划”和“总结”的差异何在?
  在周报撰写的过程中,一定要清楚:“计划”和“总结”的撰写方法是非常不一样的。
  笔者在没有深入研究周报前,写过很长时间的周报,以为计划与总结的区别在于:总结是在计划的后面加了几个字,即完成、未完成,对于未完成的事项会多加一些解释,甚至于未完成事项不再列出。大家都在“赌”领导根本不记得你的计划到底是什么,这样才显得我们认真完成了工作。
  现在回想起当年的周报,感觉真是浪费了自己和领导的时间。当笔者用心地去理解、研究周报时,才发现这个工具的魅力所在!
  那么,计划与总结的差异何在?即:计划要聚焦,总结要全面。聚焦是指不需要列出很多事项,找重点事项列出即可;全面是指不能只写是否完成,还要分析其中的原因。
  做计划的关键点
  既然计划的撰写一定要聚焦,那么如何做到聚焦?
  第一,只寫最重要的3-5件事。为什么是3-5件?如果1周能把3-5件事做好做到位,已经效率很高了。另外,工作中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做事分散,于是常常虎头蛇尾,导致的结果是没有成就感,并且不会止于至善。而让事情安排得精要,则容易聚焦,容易做得深入、想得透彻,并且容易出结果。
  第二,计划中要有明确的目标。举例来说,关于招聘的计划,“下周计划面试SEO(即专业从事网络搜索引擎优化的相关工作人员)”与“下周计划面试SEO,并终面通过至少1人”,哪个更有目标性,更有可靠度?显然是第二个。但现实中,有几个人的计划有目标性呢?大多仅说我们要做什么,而不知做到什么样的结果。所以,目标一定要量化。
  第三,思考至少30分钟才能落笔写。做周报要深思熟虑,尤其对事务性工作者,一定要清楚、再清楚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以便不断地提升自己。没有经过深度思考的计划,将形同流水账,且每周似乎都没有变化,日子也这样一天天地滑过去了,日后回想起来必然全是遗憾。
  做总结的关键点
  第一,总结与计划要有对应性。笔者在审核部门员工工作总结时,常发现大家写的总结与计划不一致。不仅如此,领导点评过程中又提出的要求,汇报者也只是答应而没有做,在总结中全部没出现这类工作的进展信息。如果领导没留意这些内容,还不知道计划与总结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
  所以,写周工作总结时,一定要对应着计划来写,这样才能真正重视并有所反思。笔者遇到过两个截然不同的下属,其一是将计划写出来并打印贴在工位上,每做完一件事便在上面打个勾,每天下班后会看一下一周的计划是否按计划推进,如有特殊情况也会标明并与领导确认;另一个下属喜欢做紧急的事情,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到下周时,发现计划是A,做的却是B,结果一周工作草草收场。
  试问这两位员工,哪个更有成长空间?当然是前者。因为他有深度思考的能力,且计划性强,做事踏实高效,自然成长快;而另一位则永远是被事追着走,没有自己的节奏,最终致使成长受限。
  第二,对结果要量化。前面讲到计划要有目标性,那结果就要表明是否实现了目标,而是否实现目标则需要量化。
  当然,不代表量化一定和计划要求的目标完全一致,有时遇到特殊事宜,可能实现的目标并非计划所示,这也无可厚非,但核心是要写得真实有效。
  量化是指需要数据化,即有明确的数字,如:销售额、客户数量、入职人数等;而成果化,以召开会议为例:要形成会议纪要,下发给所有参会人员,并跟踪落地等。
  第三,对没做好的工作进行反思。每一个人在做工作时,都不能保证全部高质量完成,并没有任何遗憾。那么,当遇到没有完成的工作,亦或完成质量不高的工作时,应该怎么办?难道是避重就轻,一带而过?甚至不在总结中出现吗?这样都不对,因为这会让你错失了成长良机。
  遇到没有完成的工作事项,其实是“好事”。
  为什么?因为这恰恰给了我们反思的机会:当我们做事非常顺利时,往往忘记了做事的初衷,以及如何从做事中成长。而当我们遇到挫折时,面临两种选择:其一是逃避,没人问就不再想,省得让人难受;其二是主动思考,找到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便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更好地成长。请注意:问题即机会,反思即成长。
  第四,对做好的工作进行沉淀。当你发现自己做的工作结果完成得都不错,而且受到了管理者的嘉奖,有没有想到做一下复盘和经验沉淀?这些宝贵的经验,如果就这样埋没了岂不可惜?而且,管理者不妨组织大家,把经验写下来,不仅可以沉淀为组织的经验,还可以分享给团队伙伴,何乐而不为?
  如果你同样想让周报成为一种利器,希望你和笔者一样带着组织与团队伙伴一起成长,就赶快加入到周报的学习与应用中吧。
  (本文作者系爱空间科技副总裁,资深人力资源从业者)
  责任编辑:庄文静
其他文献
语文写作是体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方式,如何提高学生语文作文水平一直是语文教师关注的热点。体验式作文教学理念是以中外作文发展趋势与学生作文心理为理论依据的有效
杨思卓  有位企业家朋友留言,说他最近很困惑,自己管理方面的课上了不少,创新的方法也学了不少,还学了“顶层设计”和激励机制设计,可他比较郁闷:该做的都做了,为啥员工就是不起劲,就是不卖力呢?  这位企业家朋友,您的问题我很理解。首先,您愿意为企业管理投资学习,这是个好事,最少说明您是一位与时俱进,寻求改变的企业家。不过你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学了顶层设计,恐怕没学“底层设计”吧?打个比方,你只知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对中国企业来说,传来的似乎多数是来自美国的坏消息。但8月10日,一则好消息传来:202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正式发布,榜单数据显示,2019年,世界500强企业里,中国大陆(含香港)公司数量达到124家,历史上第一次超过美国(121家)。加上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共有133家公司上榜。  严格讲,这个消息一则以喜,一则以忧。  喜的是,中国大陆企业上榜数量实现了数量首次超越美
如今公路工程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得越发重要,做好公路工程的投标工作,对于企业的发展和节约国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是对如何创建良好的投标工作环境,提高公路工程投标文件
过去50年最重要的金融创新,是股权投资产业化,从而形成了证券化的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在证券化驱动产业创新的趋势中,两级市场的价值偏好不同。一级市场是市场经济学,二级市场是市场行为学。  股票价格,是在二级市场的交易中形成的。二级市场的投资人有一个“7-2-1”魔咒(也被称为“二八定律”),即70%的账户赔钱,20%的账户平手,10%的账户赚钱。再进一步解读中国A股的数据——70%赔钱的账户,多数是
在立法后评估主体模式的选择上,宜采取“自行评估与委托评估相结合”的模式,避免出现“行政懒政”和“行政垄断”的极端。在立法后评估具体方法的选择上,宜突出“问卷调查和
建筑设计中色彩的运用是很重要的一方面,色彩的运用决定建筑设计的外观效果。根据建筑环境的地域具体位置、功能、民族传统、文化历史等因素进行建筑环境的创造,让环境通过色彩
证伪是科学思想和方法的重要组成,从教育理念和教师个人素养两个方面分析生物学课堂教学中缺乏证伪的原因,并以必修2为例阐述实施证伪教学的方法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