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v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结合自身工作情况,以酒店管理专业为例,分析了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并通过对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建设、营造实践教学环境的具体措施,为创新创业教育与酒店管理专业教育的融合打下研究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 酒店管理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F7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6-0046-02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必要性
  教育部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然而,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处于探索的初期阶段,虽然很多院校已经进行了一定的教育体制改革,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门新型学科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其学科地位也不明朗,由此导致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与专业教育进行有效融合,使得许多高职院校的创业创新教育更多的流于形式,只是一种拿学分的方式。
  酒店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高星级酒店管理型人才,学生对于自我的定位颇高,然而由于服务业的特性,学生就业的层次通常是由基层岗位开始,通过若干年努力才能到达管理层,较大的心理落差使得本专业的实习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缪小玲在近十年的跟踪调查中发现,学生入学前对本专业的了解度与实习后继续从事本专业工作的意愿由05级的12%与8%下降到了15级的2%与1%,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酒店管理专业的这一问题。如何堵住这个缺口,缓解酒店业用工荒与实习生自我实现需求之间的矛盾,创新创业教育是一味很好的润滑剂。综上所述,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是未来该专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研究
  (一)优化人才培养目标
  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往往注重学生职业角色的培养,虽然也侧重学生的管理者角色与管理者能力,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却注重的是学生的职业技能训练,人才培养被笼统的定义为管理层,不符合现代服务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学生的自我发展理念很容易产生偏差,自信满满的认为自己将来所从事的是高级酒店管理,然后实际入职后却发现自身的各项能力达不到现代酒店对新型服务业人才的需求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究其根源,是因为众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过于片面化,亟待结合时代发展的需求进行优化。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创新创业型服务人才。人才培养目标通常是围绕着本专业和行业类别设定。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是首先培养酒店的行业精英,进而扩展到整个服务业的精英人才。这就要求学生不仅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掌握现代酒店业的基本运营理论、专业知识以及服务技能,还能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掌握一定的创业知识以及实践经验,成为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服务业“通才”。在职业的面向上,在原有的高星级酒店、餐厅的基础上,延伸到整个旅游行业,如豪华游轮、旅游企业、主题乐园、空乘铁路系统,以及政务接待、奢侈品行业、电子商务领域等,以适应近年来产业融合所带来的就业新趋势。
  (二)完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
  高职院校的课程教育,在理论教育上比本科的課程要少,在技能教育上比中专的课程要少,如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酒店管理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是现阶段高职院校需要探讨的一个问题,本文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酒店管理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的融合
  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已经有相对完善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与其打破重新构架不如依托现有的专业课程体系把创新创业的知识内容融入专业教育之中。首先是专业教育的价值取向的融合。围绕酒店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专业课程体系,其核心并非内容而是教育价值取向,高职院校应对酒店管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有效的整合,基于酒店管理的行业发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理念以及创业能力,把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养作为最终的教育价值取向;其次是专业教育与创业知识和技能的融合。酒店管理的专业教育要强调“以人为本”,在专业授课中适时的加入创业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如在《酒店经营与管理》课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模拟建立一个小微企业,并设置各种情境来指导学生学习企业运营知识。
  第二,依托专业背景创设创新创业课程
  创新创业的课程种类繁多,酒店管理专业结合自身的专业发展需求可以有所取舍,创设符合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可包括《大学生创业指导》、《线上端创业指导》、《商务洽谈》等;创新创业核心课程可包括《旅游法律和税收》、《小微旅游企业创业指南》、《旅游电子商务运营与维护》、《酒店财务管理》、《酒店消费心理学》、《酒店营销技巧》等;创新创业拓展课程可包括《咖啡室经营与管理》、《茶室经营与管理》、《酒水营销》、《西点烘培店运营实务》、《成本核算》等。
  (三)营造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境
  创新精神与创业热情的培养离不开创新创业环境的培养,而学生所学创业知识也需要一个完整的实践教学环境来积累经验与“试错”,因此,如何在教育中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境就尤为重要。高职院校营造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境主要可采用两种方式:第一,在创新创业课程授课计划中,安排50%以上的实践模拟环节,由教师创设情境布置任务,让学生在模拟任务中积累实践经验;第二,创立独立的创业学院或者创意街区,由老师辅导学生注册小微企业,开展创业项目并且对外营业。以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为例,该校成立了独立的创业学院,学生个人或团体可以在老师的辅导下运营孵化创业项目,一方面服务于校内各院系,另一方面也对外进行业务接洽。两相对比,第二种方式当然更有利于学生的实践经验的培养,但是其对场地设备的要求较高,所以高职院校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需求进行取舍。
  三、结语
  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职业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本文从酒店管理专业的角度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进行了初步探讨,然而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如何构建、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融合问题等,相信未来职业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会进一步推进。
  参考文献:
  [1]缪小玲.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流失问题新探[J].广东蚕业,2017(6):43-44.
  [2]赵玉静.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创业教育的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8(1):220.
  作者简介:
  黄萦(1987—),女,汉族,湖南省株洲市人,硕士,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助讲,研究方向:餐厅服务与管理。
其他文献
如今人们所处的空间之中时间最久的应该是工作的地方,仅次于我们在居住空间的时间,甚至要多于我们在居住空间中的时间。所以在对现代办公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实用
为构建基于代理的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将重构划分为实体重构和实体关系重构,提出了基于代理模型、角色模型和特征模型实现重构的方法,建立了基于代理模型、角色模型和特征模
在连续流动固定床微型反应器中,以糠酸、乙醇、氢气为原料,Pd/γ-Al2O3为催化剂,对糠酸一步催化加氢酯化制备四氢糠酸乙酯进行了实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氢气和液体
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迅速发展,政府也逐渐加大了对园林工程的建设力度,园林工程中园林道路铺装施工水平的高低能够影响整个园林工程建设的最后效果。加强对园林工程道路铺
非洲菊是一种南非菊花品种,花色主要为红色、白色、黄色、橙色以及紫色等,花色极为丰富,具有较强的观赏性,当下被广泛的种植于世界各地。当目前,我国对美国非洲菊栽培的理论
容器苗是现代城市绿化建设中常用到的苗源形式,随着工程用苗在种类、品质方面的要求逐年提高,为了调和相对长时间育苗与建设需苗适时性之间的矛盾,假植成为必然的选择。如何
【摘 要】本文主要依据现阶段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教学水平以及完善对教师的考核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3-0079-01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促进德育发展的重要学科,其地位
【摘 要】学生是教学活动的客体,学习活动的主体,所开展的探知新知、解决问题等各项活动,离不开学生群体的帮助和支持。加之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客观存在体,具有社会性、群体性以及自然性等一般社会属性,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其他学生个体的帮助和支持,是一种群体性的学习活动。但在传统教学活动中,学生“单兵作战”,致使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合住合作意识得不到锻炼和增强。互助合作学习是学生有效学习活动的重要形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