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应注重“审题”教学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中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ilelily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是我们学习数学的终极目标,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学生的应用能力有待加强. 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始终都应注重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加大应用问题的教学力度. 本文主要从注重“审题”这个角度结合具体例子深入阐述应用题教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应用题教学;审题步骤;审题能力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这样论述数学的应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无处不用到数学.”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联系实际,贴近生活的数学应用题已经走入各省市的试卷之中. 它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使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自然以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在阅读材料、理解题意的基础上,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即将实际问题经过抽象概括,利用数学知识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再利用数学知识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得出结论.
  数学应用题可以说是江苏高考的一大特色,几年来持续考查,从未间断,但从阅卷现场来看,学生得分率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审题不清,没有准确的审题,就无法进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环节,导致学生放弃解答或者草草几笔了事. 那么对于应用题而言究竟该如何审题,本文试借助于2014年江苏高考应用题来阐述审题能力的培养.
  案例:2014年江苏高考应用题
  真题再现 (2014年江苏高考第18题)如图1,为了保护河上古桥OA,规划建一座新桥BC,同时设立一个圆形保护区.规划要求:新桥BC与河岸AB垂直;保护区的边界为圆心M在线段OA上并与BC相切的圆,且古桥两端O和A到该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m. 经测量,点A位于点O正北方向60m处, 点C位于点O正东方向170m处(OC为河岸),tan∠BCO=. (1)求新桥BC的长;(2)当OM多长时,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
  1. 分层理解
  文字语言分为几个层次?初步可划分为4个,第一层:开始的一句话,介绍了问题的背景以及主要话题——建立新桥、设立圆形保护区;第二层:建立新桥与保护区的具体要求;第三层:基本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第四层:解题目标——新桥的长度、保护区面积何时最大.
  2. 分类整理
  依据上述初步分析,很容易感知到主要信息集中在两个对象新桥(线段BC),保护区(圆M)上,但相对比较分散,采用列表的方式,则可以比较清晰地抓住要领,见表1.
  3. 分步反推1——新桥BC的长
  (1)题目的条件是什么,一共几个,怎样理解?初步来看有四个.
  条件1:“点A位于点O正北方向60m处, 点C位于点O正东方向170m处(OC为河岸)”. 结合图形,不难辨认出,OA⊥OC,OA=60,OC=170.如果建立直角坐标系,点A(0,60),C(170,0).
  条件2:“tan∠BCO=”. 可以建立多种数学理解:可以理解为直线BC的斜率为-,也可以理解为∠BCO=arctan是一个定角,可以顺此求出余弦、正弦值;还可以理解为直角三角形中的线段比例关系. 目前,这些形式的理解哪一个更适合本题,暂时还不清楚.
  条件3:“新桥BC与河岸AB垂直”,进一步数学化为:BC⊥AB,也可以建立多种理解:一方面是斜率之积互为负倒数;另一方面,∠AOC=∠CBA=,可以构造出相似三角形.
  (2)题目的结论是什么,一共几个?怎样理解?
  题目的结论是求新桥BC的长,即线段BC的长,一种理解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另一种理解为图形中的边长,具体由条件来确定.
  (3)题目的条件与结论有哪些数学联系,解题的逻辑线索是什么?
  思路1 由上述分析,若把线段BC的长理解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则关键是求出点B的坐标,其逻辑线索为:线段BC的长?点与点之间的距离?求点的坐标?求直线与直线的方程?求直线的斜率?建立直角坐标系.
  思路2 由上述分析,若把线段BC的长理解为边长,则关键是构造出相似三角形,
  3. 分步反推2——保护区面积何时最大
  (1)题目的条件是什么,一共几个,怎样理解?
  在解答了问题1以后,我们可以认为条件有三个.
  条件1:“圆心M在线段OA上”,在直角坐标系中,圆心可设为M(0,b),是一个动点,圆是一个动圆.
  条件2:“与BC相切”,数学含义是半径r=d,即动点M(0,b)到定直线BC的距离,可以找到r、b之间的关系.
  条件3:“古桥两端O和A到该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 m”,依据圆的知识可知,圆上任意一点到O和A的最小距离分别为r-b,r-(60-b),所以,条件3的数学含义是r-b≥80,r-(60-b)≥80,这样就给出了变量的取值范围.
  (2)题目的结论是什么,一共几个?怎样理解?
  题目的结论是求保护区面积何时最大,显然就是求圆的半径何时最大.圆的半径r随着b在变化,而条件3给出了变量的取值范围,这样逻辑轮廓就出来了——建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依据定义域求出函数最值.
  (3)题目的条件与结论有哪些数学联系,解题的逻辑线索是什么?
  由上述分析可知,其逻辑线索为:保护区面积最大?半径r的最值?建立r、b之间的函数关系、查找变量的取值范围?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建立不等式.
  4. 分步表达 (略解)
  (1)如图2,以O为坐标原点,OC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由条件知A(0,60),C(170,0),
  直线BC的斜率kBC=-tan∠BCO= -.   又因为AB⊥BC,所以直线AB的斜率kAB=.
  设点B的坐标为(a,b),则kBC==-, kAB==,
  解得a=80,b=120.
  所以BC==150.
  因此新桥BC的长是150 m.
  (2)法1:设保护区的边界圆M的半径为r m,OM=d m(0≤d≤60).
  由条件知,直线BC的方程为y=-·(x-170),即4x 3y-680=0.
  由于圆M与直线BC相切,故点M(0,d)到直线BC的距离是r,
  即r==.
  因学为O和A到圆M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 m,
  所以r-d≥80,
  r-(60-d)≥80,
  即
  -d≥80,
  -(60-d)≥80,
  解得10≤d≤35.
  故当d=10时,r=最大,即圆面积最大.
  所以当OM=10 m时,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
  法2:延长OA,CB交于点F. 设保护区的边界圆M与BC的切点为D,连接MD,则MD⊥BC,且MD是圆M的半径,并设MD=r m,OM=d m(0≤d≤60).
  因为OA⊥OC,所以sin∠CFO=cos∠FCO,sin∠CFO ====.
  所以r=.
  因为O和A到圆M上任意一点的距离均不少于80 m,
  所以r-d≥80,
  r-(60-d)≥80,
  即
  -d≥80,
  -(60-d)≥80,
  解得10≤d≤35.
  故当d=10时,r=最大,即圆面积最大.
  所以当OM =10 m时,圆形保护区的面积最大.
  关于审题的理解
  从上述应用题的解答过程我们不难看出,应用题的审题过程应该注意以下方面:
  1. 阅读、审题的3个要点
  从解答过程看,数学应用题的阅读、审题主要应该包括三个方面:①弄清题目的条件是什么?一共有几个?数学含义是什么?如何表示?②弄清题目的目标是什么?一共有几个,其数学含义是什么?如何表示?③条件与结论有哪些数学联系,是一种怎样的结构,如何实现两者的沟通.
  2. 审题的操作
  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步探索出审题模式——四分法审题.
  第一分:分层理解 (1)将应用题的文字语言,依据语意划分为若干层次,概括出各层的含义,明确各层的意义与价值. (2)标出关键词语、专业术语、易漏的地方并着重加以理解,明确其含义.
  第二分:分类整理 分类检索,围绕题目中的主要对象进行分类整理,将关于某一对象的相关语句集中到一起,以便于厘清关于这一对象的内在逻辑关系. (1)强调的是解题监控,回头再阅读,此时可依据需要回到相应的文字语句中去检索. (2)在整理过程中,如果出现细节不清的问题,或有某种疑惑,再依据所画的层次与段落,回头仔细研读,再次弄清关系即分类检索. (3)采用画图、列表等方式使题目含义直观化,以便于整体把握.
  分层理解、分层整理,强调全面性,细节性. 培养学生逐字逐句的阅读习惯,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必须对每个字句,每个术语,包括标点符号,题内括注等,都要细致地阅读分析,做到全面准确地理解内容、含义,同时进行初步理解,划分出它的逻辑块.
  第三分:分步反推 (1)明确解题目标. (2)以分析法为手段,采用倒推的形式,依次查询本题中各元素之间的关系,最好用图形加以表示. (3)依据上述关系图,恰当选择解题思路.
  第四分:分步表达 依据第三步的关系图,按照综合法的书写格式顺藤摸瓜,依次演算.
  数学审题、阅读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而不是机械的,在此过程中既要激活对已有知识、经验,特别是关键词、术语的含义有正确的理解,同时又要思考众多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努力实现已知条件与目标之间的沟通.
  关于审题能力的培养
  1. 充分重视审题、数学阅读的思维过程
  世界著名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说过:“与其说让学生学习数学,还不如说让学生学习‘数学化’”. 对于数学应用题而言,解答过程就是一次数学化的过程,而这离不开数学阅读. 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只能是学生“自我发展”出来的. 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平时的应用题教学中,要重视“阅读”的“过程教学”.
  2. 真正地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
  (1)不要帮学生读题 陆游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建构主义也告诉我们,学习不是简单的模仿,机械的操作,而是一种主动建构的过程. 因此学生审题的过程更不能由教师包办. 不要帮学生读题,题目展示后,教师就要闭嘴,不要喋喋不休地打扰学生思考,只有学生会阅读了,才能在高考的考场上充分发挥.
  (2)给出一个可行的示范与操作步骤 一方面教师要揭示审题的过程,并让学生学会招招式式的操作;另一方面,要能激发起学生积极的心向,让学生自觉参与“阅读”的“过程”,自觉生成对“阅读”的体验,并通过一定量的练习,最后内化为能力.
  总之,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它几乎无捷径可走,只有在学生自己反复的练习、教师的分析指导中逐步养成. 学生经过了尝试,才会有体会和感受,才会更深刻地理解教师的分析、指导,而教师的包办代替只能扼杀学生的思想. 在今后教学中还要经常提醒学生仔细读题,认真审题,要不断做学生的表率,传授他们审题的技巧及方法,提高解题的正确率,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教师在积极施教、狠抓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不能忽略学生的情感态度、思维能力的培养. 积极的心态、创新的思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持久动力,数学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从学生的自身特点出发,多渠道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多种教法并用,让学生在学好高中数学的同时,全面提升他们的数学综合能力.  关键词:师生互动;多媒体;解题模式  反思近年来的数学教学,可以发现相当部分的学
[摘 要] 问题教学就是教师掌握了学生学情,分析专研教材之后,将教学内容转化成问题模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究、解决问题、提高能力的过程. 问题教学有效培养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能力,形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 问题教学;数学课堂;实践  问题是思维的源流,更是思维的动力. 问题教学就是教师掌握了学生学情,分析专研教材之后,将教学内容转化成问题模式,引
[摘 要] 利用椭圆和双曲线焦點三角形面积公式可以大大简化解决圆锥曲线相关问题的步骤,节省时间,是解决此类客观题的法宝公式.  [关键词] 椭圆;双曲线;焦点三角形面积公式;客观题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我们的课堂教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亦不能外,我们应该重视学生思维过程的转变,提高学生的操作性和思辨性.  [关键词]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思维  立体几何是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模块,传统的数学教学对于立体教学通常从如下两个视角出发:其一:按照点、线、面、体及从局部到整体的教学思路展开;其二,从思维过程来看,教学对定理、性质证明的思维过程非常严格.
一、习作要求: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者。如何与孩子相处,是父母要认真思考的一个问题;作为孩子,尤其要学会与父母和谐相处、经常沟通。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是如何与父母相处的?请以Parents—My Best Friends为题,写一篇80词左右的短文。  二、学生习作:  Parents-My Best Friends  All the parents love their children. So
[摘 要] 高中数学教学中,核心素养的落地有多个途径,其中,关注教学细节,从教学细节中发掘核心素养培育的因子,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细节的完善来实现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的能力培养,就可以保证核心素养落地. 相对于基于核心素养培育需要而另起炉灶而言,对教学细节的关注,更适合一线教师去实践. 实践表明,圆的标准方程教学中,有许多值得关注的细节,关注这些细节,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地可以得到保
[摘 要] “少教多学”是课改的必然要求,有坚实的理论做基础. 本文首先分析了“少教多学”的含义,探讨了“少教多学”的理论基础,以《集合的含义与表示》为例,论述了高中数学教学中“少教多学”的几点体会——注重课前预习,凸显课前“多学”;有效导入,促使学生自主交流;解题思路上“少讲”,巩固练习上“多学”;巧妙设疑,逐步引导学生“多学”;果断放手,绽放课堂美丽等,打造高中数学的精彩课堂.  [关键词]
[摘 要] 待定系数法是中学数学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在日常教学中发现它没有引起师生的足够重视,往往被忽视,文章以历年浙江高考数学题为例对待定系数法应用做一个比较全面的概括,以回归其应有的地位.  [关键词] 浙江高考题;待定系数法;方法应用  对于某些数学问题,若是知所求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则可研究和引入一些尚待确定的系数来表示这样的结果,通过变形与比较,建立起含有待定字母系数的方程(组),并求
[摘 要]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是人教版数学必修2第一节的内容,其中的倾斜角和斜率是解析几何的重要概念,是描述直线倾斜程度的要素,学习本内容对于学生掌握解析几何的研究方法极为重要.  [关键词] 倾斜角;斜率;概念;规律;过程;思想方法  “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内容是解析几何学习的重要起点,不仅包含一些重要的概念,还有解决解析几何问题的一般方法,其知识和思想是后续知识学习的基础,下面将探讨该内容
Once there was a stubborn1 hermit crab2 and a wise seahorse. The crab went to the seahorse’s house and knocked on his door. The Seahorse answered, and the crab said, “I need a new shell, and I would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