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方言资源保护与采录平台创建策略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pi678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普通话的不断普及,全国各地方言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尤其是某些地区伴随着年长者的离世,方言资源的传承可能面临断代的严峻形势。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实现方言资源数字化并得以长久保存变得尤为重要。本文拟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面向社会大众广泛采集陕西各地方言资源,建立图画文字声音兼备、可持续性增长的陕西方言资源采录平台,这不失为保护陕西方言的好办法,吸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关注珍贵而独特的方言,进而保护日渐式微的陕西方言,最终促进陕西方言的发展和传承。
  【关键词】陕西方言;保护与传承;策略
  【中图分类号】H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3-0054-02
  基金项目:西安培华学院2020年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陕西方言资源采录展示平台“乡音”微信公众号的创建及应用探究》(项目编号:PHDC2020100,项目支持人:冯芃卉)。
  自1956年起,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全国大力推行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且推行普通话的工作也被纳入了国家法定位置,于是方言的使用率随之大大降低,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已经广泛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和日常沟通。同时,伴随着我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张,陕西地区的不同方言互相融合、互相影响,陕西语言使用情况也变得较为复杂,主要表现为陕西方言使用群体较少、方言资源流失较明显。
  一、陕西方言使用现状分析
  调查小组对延安本地的居民进行调查后,发现大部分的本地居民使用语言是由方言和普通话两种语言互相混合而成的语言,称作“双言”,“双言”是一种相对稳定的语言状况。在中国内地许多省份,有很多地区都是只讲汉语的单语言地区,但是各个地区方言的存在也是普遍的现象。1956年以后,伴随着普通话政策的推行,很多地方普通话和地区方言变成了两种互相融合、互相存在的一种共存体。国内有一些学者认为双言是一种语言以两种以上的变体现象,也指的是使用同种或者多种的语言现象。随着现在社会的进步,人们在说话的时候会因为说话对象和说话场合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语言,因此双言现象也可以说是一个语言有着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变体的现象。
  在陕西,人们会根据一定的社会因素和社会条件选择使用语言的情况,而且这些语言也有许多的变化。经过调查发现人们方言的使用情况为:在对长辈或者父母以及配偶说话时候,主要选择使用当地方言。在平时的生活和社交中,如商店、银行、医院等公共场所进行交谈时,较多选择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在与熟悉的人进行交流和沟通的时候,则会使用当地方言。而在与陌生人进行沟通和交流的时候,基本上使用到普通话。因此看来,当地方言和普通话两种语言都有各自的应用场合和对象,两种语言是整体和谐、互相补充的。人们在不同的场合且面对不同的谈话对象时,会根据不同的语言需要情景进行改变和语言之间的转换。
  二、陕西方言资源流失原因分析
  陕西是中华文明的古老发源地,建都朝代较多,是中國重要的历史文化古城。经过70多年的发展和进步,陕西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以及教育、旅游大省。如今陕西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对陕西方言的发展与传承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陕西有许多地区分划,这是陕西方言丰富多样的重要原因。中山大学国学系教授庄中文认为,方言是汉语存在的现实表现,是汉语生命力的重要载体。在中国辽阔的土地上,世界各地的人们仍然使用方言作为日常的交流工具。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子集,所以地方方言的收集是现代汉语的一套,中国文化如文学、戏剧、电影等的发展与传承都离不开从地方方言中吸取的养分,同时,地方方言研究古代汉语的学说和中国历史渊源的学术意义也不容忽视。总之,从学术和文化角度看,中国方言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中国方言却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是中国文化的宝贵遗产,这是不可避免的。中国方言正在逐渐消亡和失去。
  就陕西方言来说,陕西方言由关中、陕西南部和陕北方言几个部分组成。一般所说的陕西方言只指关中方言,它是中国西北地区最具代表性的方言之一。
  使用陕西关中方言的人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总人口约5000万。陕北方言最大的特点就是平声、入声不分阴、阳,上声多为低调,去声多为高降调或高平调,和普通话高度相似。关中方言的四声调值基本上是一致的;虽然陕南方言是比较复杂的,但还是有相同点的:阴平声是高平或中平调,阳平声是中降或低降上声是高平调,和阴平声很相近。总体上看,陕北方言和关中方言理解起来比较简单,前者听起来更像普通话:陕南方言复杂一点,比起前两者音调较轻,吐字较快,但最难理解。
  陕西方言流失的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陕西方言的读音和普通话互相渗透互相影响,导致陕西方言的本来读音也出现了跟随普通话变化的状态。例如:陕西方言中“白衣服”的“白”之前的陕西方言会说是“bei”,现在逐渐趋于普通话读成“bai”。二是陕西方言中有许多只存在于陕西当地居民使用的词语,由于普通话的大幅度融合,一些较难发音和使用较少的词语,已经逐步地消失了。例如:“陕西地方倭也(wo ye)的很”。三是随着普通话的大程度普及,陕西方言受到大幅度的压缩和删减,现代的学校教育促进了普通话的普及,让普通话应用于各个社会层次及群体中,使用方言交流的人越来越少,从而导致方言资源的流失。
  三、加强陕西方言资源保护与传承的策略
  加强对陕西方言资源的保护,应立足于学校。在教学活动中,必须坚持普通话的主阵地。学校不重视普通话教学,教师不通过普通话而坚持方言教学,这将严重影响学生的语言学习情况。因此,有必要对教师的普通话教学提出硬性要求。同时,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也可以适当发挥方言的优势。如果必要的话,可以用方言来解释一些问题,但是应该注意方言使用比例不应该太大。   国家一直把国家公务员普通话能力培训作为公务员培训的一个重要部分。作为公务员,国家形象的象征和国家权力的行驶者,公务员一定要做好国家普通话使用的示范工作。另一方面,《国家共同语言和文本法》还规定公职人员可适当使用方言。普通话是一种民族共同语,公务员日常工作应以普通话为主。如果使用普通话解决不了人民群众的问题,公务员为了很好地履行为人民服务的基本职责,国家允许用方言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例如:在偏远的山区,一些一生都在乡村生活的老人们,他们普通话的表达不是很好,公务员可以适当使用方言和老人沟通,来解决问题。
  亦应该指出,人流迁移是语言变异与融合的重要原因,只要有语言接触,语言融合的过程中受影响的就不仅是方言,亦包括普通话系统。说一种语言的人只有一个子系统,说几种语言的人心中有多个子系统。一般来说,人有好几个语言子系统,语言子系统就会在头脑中相互干扰。这些系统受其他系统的影响,是异质性的。当地人的话中还有其他语言的区分。例如:生活在陕西的东北人民在环境的影响下就会多一种语言子系统,会受陕西方言的影响。
  如何更好更有效地保护方言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我们研究小组的调研以及信息的采集发现: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自媒体时代的人们已经广泛认可并使用微信平台进行交流、学习。结合“互联网+”的优势,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手段,面向社会大众广泛采集陕西各地方言资源,建立图画文字声音兼备、可持续性增长的陕西方言资源采录平台,这不失为保护陕西方言好办法。众所周知,再详细的文献和档案只能记录一小部分的陕西方言,并且仅限于书面形式。可以通过创办“乡音”微信公众号,并及时更新公众号中陕西方言语音、文字等内容的文章,吸以引更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关注珍贵而独特的方言,通过App或者微信公眾号记录下鲜活的方言发音,从而培养年轻群体保护各自家乡方言的观念,培养其使用方言的兴趣。进而保护日渐式微的陕西方言,最终促进陕西方言的发展和传承。从而逐步解决陕西地区方言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论
  陕西方言资源具有独特的价值,保护陕西方言一代代传递下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调研,总结了导致陕西方言资源流失的原因。当今时代,网络越来越发达,借助多媒体的力量提升人们对方言的保护意识是很好的策略。我们拟创建“乡音”微信公众号,通过图文音兼备的公众号内容来更好地吸引年轻人来关注陕西方言资源的独特魅力,并促进人们自觉地传承陕西方言,最终保护好珍贵的陕西方言资源。
  参考文献:
  [1]庄佳.陕南中原官话秦陇片方言语音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9.
  [2]张明仪.陕西方言广播的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3]朱富林.陇中南方言语音调查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
  刘洁,女,汉族,陕西延安人,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冯芃卉,女,汉族,陕西延安人,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贾晶, 女,汉族,山西临汾人,硕士研究生,讲师。西安培华学院。研究方向:现代汉语、汉字文化。
其他文献
【摘要】场地型交互艺术装置作为一种新兴的装置艺术细分,以其优秀的交互体验和时下流行的沉浸式体验设计,已经广为社会大众所关注。本文主要以《Heal the Ocean》装置为例,简要说明交互性装置的交互逻辑和艺术特征,以及其独特的结构和参与性带给人们不同于其他传统艺术装置的体验。  【关键词】交互性艺术装置;新媒体技术;交互性;参与度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要】在大文化发展观的背景下,对安徽省级非遗浅绛瓷画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梳理出独有的传统工艺价值和艺术特色,与蚌埠地方产业经济融合开发新模式,构建活态化传承与保护新路径。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大文化产业发展观内涵及建设发展方向的理论阐述;2.梳理安徽省级非遗蚌埠浅绛彩瓷画历史、艺术、社会价值;3.与地方产业融合创新浅绛彩瓷画题材、制品、类型、工艺等表现形式;4.构建活态化传承与保护模式
期刊
【摘要】 崖州民歌是海南古老歌種之一,文章对崖州民歌歌词的修辞现象进行研究,根据崖州民歌的特点,主要对其语音修辞中的叠音现象以及词语修辞和句式修辞进行探究,并对其中的文化意蕴进行分析。  【关键词】 崖州民歌;歌词;修辞;文化意蕴  【中图分类号】H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3-0022-04  基金项目:三亚学院科学研究项目“崖州民歌修
期刊
【摘要】著名历史学家柯林伍德在其著作《历史的观念》中,提出“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由此得出历史的过程即思想的过程。本文试图梳理这一书的主要内容,继而对柯林伍德的“思想重演”一理论做出一点思考。  【关键词】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思想;重演  【中图分类号】K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3-0042-02  罗宾·乔治·柯林伍德(Robi
期刊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简要论述现代化背景下中国人文的机会,在当代人文精神建设中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一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文精神的嬗变,重点梳理了新文化运动的文化影响,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文化创新;二是现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塑,主要强调了重塑中国人文精神必须超越一味复古与西化,克服简单地以古为本、以西为荣。我们要做的是面向时代和世界,在消化吸收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三是当代
期刊
【摘要】送子娘娘不仅容貌端庄体态秀美,具有教子贤母的外在形象,还体现着无私慈祥母爱、旺盛生命力的内在象征。古时送子娘娘这一女神崇拜往往会吸引大量女性信众,而由其产生的烧枷儿仪式信俗活动也常由家中女性长辈来操持,显然提高了当地女性信众的角色认同感,同时增强了女性信众之间的凝聚力。本文简述晋南地区娘娘信仰及烧枷儿仪式,并分析近代以来娘娘庙庙宇被破坏的情况下,当地烧枷儿仪式的独特传承,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
期刊
【摘要】新世纪以来,文字学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汉字构形研究也不例外。这一时期,文字学研究逐渐加强对汉字本体的研究,探讨汉字的形体依一定的理据构成和演变的规律。关于汉字构形的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一是关于汉字构形分析的研究,二是关于汉字构形系统的研究,三是关于汉字构形演变的研究。这些研究标志着汉字构形理论已经相对成熟,汉字构形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  【关键词】新世纪以来;汉字;构形分析;构形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现代美学也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和发展,而在新时代下现代书法美学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书法美学来自西方美学思潮,而我国的书法美学家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整合,深入地探讨研究,才可以在文学界使书法美学的反思和构建产生研究热潮,通过这股研究热潮进而引起广大文学爱好者的创作热情。因此,在这种情势下,也必须要对书法美学进行深入的反思,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书法美学该以一种什么样
期刊
【摘要】中古文化遗址承载并传播着人类文明。为了避免优秀的文化遗产因破坏而消失,地域文化工作者有义务承担起保护遗产、勘定遗址的责任。在勘定文化遗址时地域文化工作者应具有本土情怀,同时对文化遗址的勘定应以原典为基础、以山川为经纬,慎用近古文献。这样才能有效避免中古文化遗址的“上古”化,使文化遗址不至于湮没于历史长河中。  【关键词】遗址;勘定;柳宗元;元结  【中图分类号】K876 【文献标
期刊
【摘要】电影色彩的使用一直是电影创作者始终关注的问题,从一般意义上来讲,一部优秀影片中的色彩能够强化导演的表达以及观众对于人物的主观认知,本文从作者型导演娄烨的电影《推拿》出发,尝试分析色彩在本片中的象征与非象征性,对于电影创作者在影片色彩的使用方面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电影色彩;娄烨;电影创作;象征;非象征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