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来源 :当代教育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AO14073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进入实验室后往往是说话声、吵闹声响成一片,在实验室自由走动,就像进了菜市场;还有的同学有可能把桌上的仪器拿起来当武器,互相追赶。针对学生化学实验中的不良习惯,分别从课堂纪律、规范操作、卫生习惯、课前预习、分析现象、科学态度等方面阐述了对高中学生化学实验习惯的培养。
  一、实验课狠抓课堂纪律
  教师在实验课前宣传工作。制定人性化的实验室守则,人手一册,明确要求,观看一些不遵守实验室规则导致事故的录象。让学生明白在实验室盲动可能会造成的严重后果,同时告诉学生只要操作得法,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实验。当然,要使学生不盲动,还需要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反复地强调。
  二、基本操作规范
  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从初中即已开始训练,但我发现很多高中学生的基本操作习惯中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取用药品用手抓;许多学生总以为所取药品越多,实验现象越明显,实验的成功率越高,由于这一心理,药品的用量普遍偏大,药品的浪费严重,没有节约的良好习惯;另外取用药品没有准确用量的概念,如试管内要加入1~2mL试剂,不知取多少就是1~2mL[2];加热时试管夹不知夹在何处,手拿试管夹时拇指摁住短柄,试管倾斜角度不对,试管不会振荡等等。
  三、器材要保持整齐清洁
  很多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没有保持整齐清洁的习惯。例如,药匙用毕没有用纸立即擦试干净,一把药匙取用多种药品;又如粉状药品向试管中加入时没有使用纸槽,用药匙直接加入造成药品撒落于试管口外,试管内壁从上至下粘满药品;试剂用后没有及时放回原位的习惯,导致实验过程中桌面混乱,无法实验,易打翻试剂,造成危险;试剂用后瓶盖不及时盖回,导致试剂变质,瓶盖“张冠李戴”。
  实验完毕没有养成清洁整理的习惯,实验用过的玻璃仪器不清洗,药品仪器不归位,废物废液没有倒入指定的废液缸,随便扔,随便倒,一节课下来遍地是水,实验台上也是水渍斑斑。纸屑、火柴梗等随便扔到水池,使下水道堵塞等等。给后续班级的实验带来麻烦,也给教师、实验员带来很重的工作负担。
  对这种现象,要向学生讲清道理,严格要求,使学生从主观上加以重视器材要保持整齐清洁,客观上感到压力,直到形成一种习惯。
  四、实验课课前预习
  在有些学生的意识里认为做实验只是为了调节紧张的学习,做不做实验不影响高考,所以进入实验室只是为了好玩,对本节课的实验该如何做,应注意哪些事项不关心,这就造成了做实验的盲目性。
  学生只有预先了解实验的目的、内容和步骤,才能在实验课的有限时间里,把主要精力用在实验的基本操作上,并能在正确的操作的同时,积极思维、观察实验的过程、分析产生化学现象的原因,提高实验效果。所以教师必须把实验课前预习的内容提前布置给学生,并要求他们阅读教科书中的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复习与实验有关的原理和实验内容,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原理、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同时,教师要做好检查落实工作。根据时间和实验的要求程度每次实验课前可进行全查、抽查或让同学们互查。只有作到了必要的预习和复习,在实验时才能克服盲目性,胸有成竹地去完成实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明确其重要性,而逐渐养成为习惯。
  五、细心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现象
  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中的实验试题,力求对真正做过实验的学生有利,认真做好“学生实验”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如2007年的高考化学实验题是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3)、(4)二题都考到引发水上喷的操作,如果学生平时做实验时只停留在看热闹的程度,而对具体的操作不留意,对实验的原理不思考就很难完成此题。因此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注意加强培养学生既能够正确叙述现象,又能够通过现象分析本质,得出正确结论的良好习惯。
  首先要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重视。可举一些例子,如做物质鉴别题时,一些学生由于没有及时记录,而最终无法识别物质,让学生明白及时记录的必要性。其次是方法的传授。实验前应提示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实验过程应不失时机地指导学生全方面、客观敏锐地观察实验现象,促进形成良好的观察品质和正确的观察方法。教学时教师可采用启发的方法,做好引导。在实验时候,要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科学方法。学生实验时教师可设计一些针对性的问题,让学生及时记录,分析原因,对表现优良者可作为典范,进行讲评,使学生感觉到科学研究的成就感。
  六、实事求是,科学探究
  化学实验中往往会出现一些与书本描述不同的现象、结论,这是很正常的,很多学生有可能对这些异常问题视而不见,照书上填写实验现象,错过了很多科学探究的机会。如做乙醛与新制Cu(OH)2的反应,不一定就出现砖红色的沉淀,有可能出现黑色的沉淀(Cu(OH)2分解造成),也有可能出现“铜镜”(Cu2O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歧化反应生成Cu)。如果不善于去分析,就会错过学习的大好机会。
  对于出现的异常问题要实事求是,可重做实验,查找原因,这是对待实验的科学态度问题。教师可以一些科学家善于抓住实验的火花,最终成名的事迹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老师可做学生学习的协助者,及是为学生排忧解难。除了课堂实验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思维训练,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外,还要倡导学生配合课内学习,在课外日常生活中,联系实际开展力所能及的化学小实验和家庭小实验。
  此外,教学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操作,与同学合作交流。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观察、多发现、多训练、多指导。还要有恒心、有耐心,从小处着手,一滴一点的培养。最终让学生明白做化学实验不是随心所欲的,它有一定的操作规范、操作技能。在实验过程中,蕴含着科学理论、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创造了科学的实验环境,使我们能够科学的、高质量地完成化学实验,使我们能更加深刻地领会化学知识的内涵。具备良好的实验习惯,对于学好化学科学知识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将“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就学校体育目标而言,则是要强健学生的体魄,发展学生的个性,
【摘要】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要培养学生使用科学的学习方法,还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只有这三个方面的目标共同实施,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素质教育着眼于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它体现了教育教学的根本规律,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特点,是国家
【摘要】全面推进课程改革以来,作为第一批课改实验教师,即幸运又承担着重要的责任。期间,也走过弯路,也曾出现过对新理念的不理解,新方法的不适应,有失落,有迷茫,同时,也充满着新奇与喜悦,课改后的那份执着使我努力创新,并创出了一片蔚蓝海岸。我的创新之路是:一、学习,赋予了我创新的灵气;二、反思,增强我的业务能力;三、实践,为我插上了创新的翅膀。  【关键词】政治课改革创新学习 反思实践  【正文】  
和谐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是,先通过简单的实例将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原理教授给学生,然后通过学生的分组交流等办法,使学生能够更充分理解问题的解决方法,并可以在讨论中发现
本文简述了近几年国企改制进程中个别地方出现了“暗箱操作”“自卖自买”等现象,造成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大部分国企职工被推向社会,引发大量社会矛盾,而改革发展的成果被少
数学是学生在学习中感到比较困难的学科之一。然而,做好充分有效的预习,能降低学生的听课难度,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数学成绩。指导学生进行数学预习,我有几点体会。
【摘要】 通过对当代教改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不得法原因的分析,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经验,从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深化对教材知识的挖掘和联系;培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谈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培养 记忆要素隐性知识自主阅读自主学习能力  [正文]  当代教学改革的主题是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教会科学知识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物理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替代的。物理实验生动、鲜明,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带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愈发显著,已经成为当前新时代人才必备的一种语言技能.在当前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