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化 变化 感化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yu2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受到以前应试教育的影响,各门文化课教学中都有学生厌学的问题,甚至在体育课上同样有“厌学”的现象。从理论和实践讲,小学生应最喜欢体育。在体育游戏中,小学生是那样情不自禁地全力投入。可见,学生并不是从内心讨厌体育活动或体育课,而是对老师在课上教的内容和方法感到枯燥厌倦反感。这是体育中教与学的对立。因此,如何吸引学生,提高体育有效课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提高体育课有效课堂,笔者做法与体会是:
  一、“磁化”是前提
  所谓“磁化”,就是增加教学吸引力。体育课技巧性、和谐性、美感愉悦性特点,就是老师内在人格显露。在声、神、行等方面具有艺术修养,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真实情感。我认为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与其责怪学生,不如反问自己。要使体育教学有实效,首先是要把学生的心“磁化”,使其乐学。这样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便成合力,产生“磁化”效应,从而使师生间产生共鸣。
  良好评价能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可采用师评价和生互评两种形式。老师只需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用眼神、表情、微笑、简短话语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行为表现、态度显出肯定表扬、否定制止。对学生互评时,老师要加强指导、引导,培养民主氛围,体现学生评价的主体性,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评价到中来。
  二、“变化”是关键
  所谓“变化”,就是根据教学对象和内容特点,变换教学方法,以求最佳教学效果,即我们常说的,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1.把猜谜、讲故事引进体育课
  老师讲解示范,然后学生模仿练习,方法单调,吸引不了学生,学生自觉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如采用提问式教学,可收到良好效果。针对低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猜谜特点,笔者在教《前滚翻》时,出谜语让学生猜:“两手用力撑,两脚迅速蹬,团身如球滚,展体似雄鹰。”谜语一出,学生立马积极起来,不仅激趣,活跃气氛,而且使学生对所学东西易学易记,达到了寓教于学的目的。因此,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法,有选择性和针对性,常变常新,步步深入,始终吸引兴趣,把教学过程变成生想学、乐学的自觉行动。
  2.做集中注意力的练习
  由于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时常是“人到课堂心未到”。针对这一情况,笔者根据教材内容,编一些韵律操,配乐或指挥学生做反口令练习、模仿动物动作等新颖、有趣的集中注意力练习,收到良好效果。
  3.多采用小型竞赛
  在新课标下进行运动技能教学,要明确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运动技能学习领域的学习目标要求。水平一的运动技能学习,以活动为载体,发展学生的身体基本活动能力,可以定位在技能 兴趣 情感上,三者齐头并进。在此阶段,学习兴趣的培养比掌握运动技能显得更重要。当然在实际教学中可根据不同情况加以调整,力求讲实效重发展,一切为学生健康。
  低年级学生争强好胜,热衷小型竞赛,教学中可充分利用他们这一心理。如:当学生掌握快速跑动作后,可组织他们进行直线接力跑、十字接力跑;单脚跳可演变成跳进去拍人和斗鸡;投掷小垒球可组织学生打坦克、打飞机比赛。由于比赛激烈,学生就能全身心投入。为何学生在学习起跑时反应慢?为何学生练习耐久跑时不卖力?其实,学生在玩耍时都显露出其个性心理特征,若教学过程能适应其个性,激发其个性倾向,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大提高。
  三、“感化”是目的
  新课标要求让学生形成积极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在运动技术学习的同时,通过快乐运动,体验建立兴趣、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长期以来,老师只注意教材单一的运动形式和规范性技术动作,关注学生跑、跳、投等能力培养,而忽略富有趣味的综合性教材,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兴趣和“身、心、社”的全面发展。“体育源于生活。”唯有这样,学习者才会自觉主动积极地学习,对所学内容也就愿学、乐学、好学,掌握技能就水到渠成。教学中,良好师生关系具体表现为向师性和向生性,特别是“问题学生”,老师只要把全部的爱心献给他们,给予了解尊重信任,时刻关注其点滴进步,给予肯定表扬,就能把他们转变过来。
  笔者曾教过几个“问题学生”,其特征是:无组织无纪律,学习态度不认真,把老师的批评教育当耳边风。A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曾经常逃课,班主任真拿他没办法。一次课外活动时,我有意接近他:“A同学,你协调性很好,想加入田径训练队吗?”他一听来劲了,很开心。然后我话锋一转:“A同学,可跟你聊聊吗?”他点头。“A,老师很孤独,想跟你交朋友,你能答应吗?”我用期待的眼神望着他。“胡老师,其实我很孤单,班上同学都不愿意跟我玩,爸妈外出打工,我想他们,想找他们去,可学校不让,所以天天逃课。”“你觉得逃课对吗?同学们为何不跟你玩?”“不是的,上次我手受伤,同学们都很关心我,可手好以后,他们就……”就这样我们聊了很久。从此,A同学积极上体育课了。一次有人大声在我背后喊:“胡老师,我最喜欢你,也最爱上体育课。”回头一看,原来是A同学。听了这话,我心里很暖,突然体会到教师的神圣与自豪,更想当一名好老师。
  通过教学实践,我体会到:体育教师要用高尚情操、广博知识和健美体魄、优美示范,给学生以积极影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会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学习的目的,端正态度,增强信心,培养体育兴趣,使其在体育课堂中健康成长。这样的体育课堂才有效。
  【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墩尚中心小学江苏】
其他文献
羟基喜树碱治疗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10例疗效分析福建省三明市第一医院血液病研究室郭良耀,赵小亭,周建跃,房晓华我院血液科于1993年8月~1994年5月应用湖北省黄石飞云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羟基喜
为解决血液透析系统消毒质量问题,用采样监测和加强消毒措施方法进行查找原因和管理效果观察.结果,采集A液、B液和配制容器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其中A液无菌生长,B液细菌总数超
临床血沉标本CMV-DNA检出与分析第一军医大学生物学教研室彭国华,张文炳,孟潞英人巨细胞病毒(HumanCytomegalovirus,HCMV)是广泛感染人类的重要病原之一。据报道,60%~90%的成人有HCMV抗体[1],4.35%的献血员血清...
<正>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淋巴细胞在某一分化阶段的异常克隆扩增的异质性疾病,现代化疗虽可使儿童ALL的缓解率和生存期有显著提高,然而对成人ALL的疗效仍然不理想,进
应用骨髓L-CFU(Legkemia-Colony Forming Unit)培养法测定31例急非淋白血病(ANLL)患者体外药物敏感性,同时观察同种抗癌药物诱导化疗后的临床疗效。以≥40%细胞杀伤率为阈值,
有一罐体材质为1 Cr18Ni9不锈钢的换热器,罐体厚度为9 mm,工作介质为水蒸汽和水,运行压力为0.4~0.5 MPa,水蒸汽温度为140~190℃,管子内部循环水温度为70~85℃.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小学科学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2017年9月一年级开设了科学课,2018年9月二年级也开设了科学课。为了提高小学低年级科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该阶段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需要对低年段孩子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这样才能使低年级的科学课更具有趣味和价值。  一、低年级学生科学学习的特点  1.好奇心强,积极有热情,对贴近自己生活的事物
<正> 急性骨髓纤维化(Acute myelofibrosis,AMF)首次由Lews于1963年以“恶性骨硬化”报道5例。目前对其命名及归类尚存在争议。继Lews之后陆续以“急性骨纤、急性骨硬化、急
小学阶段有较重的识字任务,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之一。尤其是低年级,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所以,优化识字教学,让识字教学活起来,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中、高年级语文教学甚至学生的终身教育都是大有益处的。  识字本身是枯燥的,对于枯燥的事物,人的情绪比较消极和被动。在识字教学中,如果让孩子一味地被动识字,不仅识字的效率低,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思维的发展。“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大抵童
科学大概念是指可以适用于一定范围内物体和现象的概念,能够用于解释和预测较大范围的自然界现象。面对浩如烟海的科学知识,小学科学教学应该指向科学大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与他们生活相关的事件和现象,进而发展科学思维,提升科学素养。  笔者以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空气的热胀冷缩》一课为例,来谈一谈如何在科学大概念的理念指导下进行小学科学教学。  一、通过绘制概念图表,科学分析概念逻辑体系  科学教师在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