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化中的机会

来源 :投资与合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ao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私有化交易中,投资银行往往扮演两种角色:第一是代表董事长和买方进行规划、融资估值与协调,第二是代表董事会里的独立委员会作为财务顾问评估交易是否公允。私有化是华利安除了海外并购外,另一块重要的业务。
  “我们在去年10月底完成了一个项目,目前在做的还有四五个项目。”华利安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总裁陈为民说。
  缘何退市
  最近两年中国企业的私有化方兴未艾,进入私有化市场的中国公司此起彼伏。据公开数据显示,从2010年4月到2012年10月16日,在39家宣布私有化退市方案的中概股公司中,有14家成功完成了私有化。很多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上市的中国公司也在考虑退市。虽然与美国的市场情况稍有不同,但所面临的问题都很类似。
  在海外上市的中国公司除了百度、新浪、腾讯等大公司外,大部分在海外资本市场上市的中国公司因为盘子较小,国外投资人不了解公司的具体运营因而很难对其有深入了解,受到关注的程度也非常低,很多优势在上市之后并没有被境外投资者所发现。导致在市场好的时候,投资人认为只要是中国公司就是好的,把股价炒得很高;一旦出了问题,投资人又全盘否定,认为只要是中国公司都在做假账。这种以偏概全的做法不仅影响了中国公司的声誉和信誉,同时也引发了中国公司的回归。
  谢尔曼·思特灵律师事务所律师薛芳说:“这种两头在内、账在海外的模式使得很多中国公司没有办法利用海外市场的优势,因此这些公司想逐步进入中国香港市场,毕竟香港的投资人对国内的市场很了解;另一个选择是直接回到A股。”
  对于退市,方源资本总裁唐葵认为,任何一个企业要达到三方面目的才会选择上市:一是宣传自己的公司,二是进行融资,三是为家族创造财富,公司退市是因为达不到这三方面目的。唐葵说:“上市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股票跌到净资产值以下,比账面现金还少,这种情况下上市就没有意义了。”
  但也有很多上市公司私有化的目的,并不是因为有官司缠身或者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SEC)调查,或者是股票跌破净值,而是希望通过衡量不同资本市场的待遇,以及将来在美国上市的风险以后做出的选择。
  相比上市公司而言,私有化公司不用花费大量时间进行信息披露,不需要跟PR打交道,业务活动保密性更强;不需要设立独立董事,可以简化公司治理;公司管理层可以免受小股东对公司管理决策层的干扰,管理层可以更加关注业务,减轻高级经理人员和董事的潜在责任。
  薛芳说:“由于上市公司每个季度都要有报表,如果突然举债要做一些大的变动,这个报表会很难看;而没有小股东的干扰和股价波动的影响,公司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长期目标上,而不被一时的季报连累,导致股价大幅波动。”
  除此之外,选择私有化还有诸多优势:一是股东可以通过出售股票进行解套;二是可以大幅降低运营成本、无萨班斯法案404条款合规责任;三是有助于减少董事及高级经理人员责任保险成本。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资本市场窗口重新开启,很多中国公司看到了机会,尤其在2010年、2011年这两年,掀起了又一波中国公司赴美上市高潮。只是由于市场风云难测,这些公司上市之后的股价不断下跌,再加上浑水、香橼等一批以做空中国概念股为目标的机构的火上浇油,许多中国公司在美国市场的表现一败涂地,私有化成了公司解套海外的一个选择。
  对此,薛芳说:“不少中国公司上市之后才发现,环境同2010年时相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在美国上市的融资和经营优势,现在已经基本消失,于是就产生了退市的想法。”
  交易的关注点
  上市容易退市难。上市时各方齐心协力,目标一致;然而退市过程中会涉及很多方面的利益分配,自然也就会出现很多分歧。因为扮演的角色不一样,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不同的专业机构在交易中起到的作用也不一样。
  私有化的参与方包括收购方、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组成的特别委员会、提供投资或贷款的投资方以及中介机构。中介机构中有特别委员会聘请的财务顾问、法律顾问(含涉及美国律师以及公司注册地律师),也有收购方、财务公司、投资方单独聘请的法律顾问、财务顾问。2011年,分众传媒最初收购方案的支持者就包括6家国际银行和3家中资银行,另外还有5家私募股权投资机构。
  退市时需要清楚每一个角色的作用,解决好利益冲突,保护好小股东的利益,交易最后才有可能成功。此外,由于公司股权结构的不同,私有化的花费也有很大差别。
  陈为民告诉记者:“一般少说也要几百万美元,项目规模不同,律师、投行等中介机构的费用也不一样。”因此,融资不到位成为企业私有化失败的一个最大原因。
  目前,中概股私有化普遍采用合并方式。陈为民认为这种方式比较有保证,他说:“大家谈得差不多了,所有程序都走过了,比较顺理成章;如果只是发一个收购要约,不成功收场时就比较被动。”
  合并方式有大量的先例,而且不确定性较小,操作起来相对简单。一些公司的管理层持股比例能达到90%,就可以用简易合并的方式;另外还有一些公司会采取反向股本合并方式,通过简化股权结构满足退市要求。
  私有化既可以由大股东发起,也可以由第三方发起,如PE基金。国外的公司由于股权较分散,即使是大股东持股比例也很少能超过15%,因此私有化通常由基金主导收购公司。而大部分中国企业的私有化一般是由管理层或创始人主导,虽然这些公司上市后股权被摊薄,但集中度仍然比较高。
  随着市场的发展,PE参与中概股私有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据相关数据显示,在近期完成的15笔中概股私有化交易中,有5笔交易有私募基金公司的参与,正在进行的20笔中概股交易中,有9笔交易私募基金公司参与其中。PE基金的主要作用是作为财务投资人提供私有化所需的资金,其次是对公司日后再上市提供帮助,借助PE在资本市场上的经验,使公司的再上市过程能避开一些障碍。私有化虽然非常有吸引力,但处理不好风险会非常大。如果以失败告终,将给公司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股价下跌是在所难免。即使私有化成功后,也存在许多风险。企业希望能够通过先退市再上市带来收益,但如果其他上市渠道不佳,企业很可能无法实现夙愿。虽然有很多私有化企业在着手重新上市的准备,但无疑困难重重。在已经完成退市的14家企业中至今还没有一家企业在A股或香港上市。   但陈为民认为重新上市只是早晚的问题,他说:“有从新加坡退市后在香港重新上市的案例,中概股重新上市只是时间问题。”
  另外,上市公司是否适合私有化,除了股价、公众持股量、公司业绩、合规成本(包括SOX、404合规成本)外,债权人和客户的要求、与股东的关系、声誉、诉讼风险、SEC审查程序等,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薛芳说:“有些公司公众持股量非常小,每天交易量也非常小;有些公司虽然业绩非常好,但受到中概股名声的拖累,股价已经非常低,可能需要考虑私有化。”
  不明朗的2013
  现阶段,美国资本市场对中国公司的待遇已经到了一个非常不公平的地步,估值和交易量都呈下行态势。陈为民说:“中概股公司里确实有一些差的公司,但也有非常好的公司,造假只是个别现象,但却影响了一批企业。”
  担任多家中概股独立董事的邵孝恒认为:“很多中概股公司的股价已经跌到1美元,并不是因为它们有欺诈行为,而是人家觉得它们有欺诈,这些公司虽然没有退市,实际上已经死掉了。”
  中国的公司不管是不是上市公司,作为公司的创始人在上市后都应该对小股东负责,但现在很多中国公司的创始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陈为民说:“上市有上市的好处,但也要明白上市的责任,需要做好承担这个责任的准备。”
  中国公司在美国“遭遇滑铁卢”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诚信问题,比如中国公司在公司治理、内部管控、透明度等方面达不到美国市场的要求,东西方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也是一个原因。
  陈为民为记者举了个例子,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长将1000万美元挪作他用。如果这1000万美元没有花到公司的业务上,一旦被查出来后果会非常严重,特别是在美国等成熟的资本市场。这对中国公司是一个警醒,上市要尊重当地的法律,如果还按照原来的那一套做法是行不通的。
  美国市场之所以认可欧洲公司,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双方在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是相通的。对于中国公司来说,这种深层次的差异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改变的。
  信任是一种在意识形态、行为处事方面能够达到共通的东西。以司法体制为例,在美国合同就是契约,契约是神圣的,它认为这是社会的基石,如果违约,则要付出很高的成本。而中国还没有达到这个程度,虽然现在中国在法制方面有了重大的进步,但认为合同是一张纸,私下的交情是基石,是社会的润滑剂的观念仍然大有市场。
  “对于美国来说,契约是最根本的。”薛芳说。所以,在意识形态方面,中美两国对社会最重要东西的认识不一样,企业的运作和企业主的思维方式也不一样。只要信任问题不解决,私有化的个案就不会停止。
  从另一个角度看,私有化给公司提供了机会。以前中国没有那么多的资本和资金,现在投资渠道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也多,上市已不再局限于融资,更重要的是获得品牌效应。陈为民说:“一家消费品公司,在香港、深圳、上海上市同在美国上市完全不一样。现在私有化的公司不只是一些反向收购上市的公司,通过IPO正常上市的公司也有。根据美国资本市场的恢复情况和对中国公司态度上的变化,我认为私有化热潮还要持续两三年。”
其他文献
《投资与合作》:你曾对青年学子说,创业不一定是终极目标,自己的内心要保持一份宁静,不要受到外面世界的影响,使自己很浮躁。身为投资人,你的淡定是如何培养出来的?  曾之杰:做了这么多年的投资,所投资的企业实在太多了,期间经历了很多的起起伏伏。有的企业做得很好,但自己把握不住,突然一下子自大了,然后很快衰落;有些人做得不错,突然家里出了问题,也由此垮掉了;还有一些人企业做得很好,突然自己身体出了问题,
期刊
用何种形式来扶持和帮助创业者?亚杰商会的董事们在2005年底提出了“摇篮计划”。  追溯“摇篮计划”的得名,亚杰商会秘书长郭基梅的回忆满是喜悦。  2005年11月的一天,亚杰商会董事会正在东方广场德勤中国会议室进行。时任亚杰商会董事、德勤中国首席战略官颜漏有突然提出一个想法。他说,德勤有一个文化,凡是进入德勤公司的新员工,都会有一位老师来带领他们工作,亚杰商会能否也让一些成功的企业家当导师来辅导
期刊
正如哈佛大学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所言,“你所浪费的今天是昨天死去的人所奢望的明天;你所厌恶的现在是未来的你回不去的曾经”。浸淫在投行中十数年,华利安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总裁陈为民一直保持着最初进入时的工作热情。忙,他心甘情愿;累,他甘之如饴。一切只因这工作带给他的成就感。  “做投行与做创业差不多,也是为企业老板做事。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并购、上市等都是很重大的决策。所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这种
期刊
自2009年开始,文化产业快速成为股权投资的热点领域。相伴而生的是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大规模设立。截至2012年,多达37只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实际完成募资金额460.1亿元。2009年、2010年和2011年披露的投资案例数53个。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热点领域是什么?不同类型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重点区域如何?未来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模式将会如何发展?  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中的急先锋  2
期刊
我在几个月前就指出,别看当时国内CPI处于低位,但2012年中国CPI处于低位并非是与实际的物价水平下行有关,而是与中国特色的以猪肉为主导的CPI统计体系、2011年CPI基数较高、从2011年下半年以来住房价格开始向下些微调整而导致相关产业不少商品价格全面下跌有关,因此,只要这几个条件发生变化,中国CPI就面临着快速上升的压力。所以,2012年12月的CPI由11月的2.0%上升至2.5%也就不
期刊
又到岁末年初,正值辞旧迎新之际,我谨代表《投资与合作》的主办单位中国投资协会股权和创业投资专业委员会,向一直关心支持杂志的广大读者、作者、记者、编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过去的一年里,《投资与合作》杂志坚守自己的使命和责任,通过开辟行业自律、行业评论、创投数据、专题研究等特色栏目,为我国股权和创业投资行业传递着富有价值的信息和智慧,同时也为行业发展增添着一份力量和希望。  近几年来,股权和创业投资
期刊
PE投资是为了获取回报,但什么才是好回报?在浩达,我们用三个字母回答这个问题——CSI,即稳定性(Consistency)、持续性(Sustainability)及相关性(Inter-relationship)。它们同时也代表投资回报评估的三个重要维度。  2009年中国创业板盛宴开席,之后的两年的确有不少PE机构在账面上赚了大钱,然而,这些钱无非是可遇不可求的制度红利。那些动作稍慢来得晚的机构,
期刊
华东有色地勘局的“改制”潮,悄然向外扩散,波及整个行业。  资本推手的节节胜利加重了人们对矿业投资的憧憬。  债务沉重的“华东有色”能否见证“探、采、冶”一体化的传奇?  在一片质疑声中,与30多家PE争锋、最终如愿“拿下”改制配基金的高能资本董事长王晓滨豪言:“我相信,我们的资金进来后,华东有色的整体实力会发生巨大变化。这次投后,公司的总价值将达四十几个亿,如果再撬动五六十亿的银行贷款,从现在开
期刊
随着这两年经济形势的恶化,国内资本市场也随之低迷不振,国内私募股权投资基金(“PE”)的投资回报今非昔比;在此背景下,PE的募资更是雪上加霜,困难重重:一方面,经济下滑导致很多企业效益下降或者富裕个人财富缩水无法兑现之前的基金出资承诺,导致很多基金无法正常开展项目投资;另一方面,市场信心不足又导致很多投资惮于认购新的基金份额,新的基金设立速度明显放缓。  然而,最坏的时代或即是最好的时代。募资变难
期刊
创业投资这一概念自上世纪末传入中国,在短短的不过十几年中,经历了互联网兴衰、中小板、创业板的开设,在中国演绎出许多经典案例,在种种传奇故事面前,难免使人着迷、使人颠狂。一时间各类投资机构如雨后春笋般野蛮生长,良莠不齐是创投行业中的客观事实。  随着国内创业板市场逐渐回归理性,更多投资机构将投资触角伸向早期创业企业,而初创企业确实存在着各种难以预计的风险,常规量化的投资工具方法可能对早期企业并不适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