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刻石象物”的汉画像世界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y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几年研究汉学,弘扬汉文化是学术界和社会各界的重要课题。汉画像真实性确定无疑,其作为汉代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刻画了丰富、典型的形象,记载了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在此背景下,《汉画像艺术概论》对于普及汉画像,宣扬汉文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仅对汉画像的基础知识等全面介绍,更对其图式、配置等内容作了深刻分析,让我们从汉代的造物美学中启发汉画像的意象世界,体味汉代的日神和酒神精神。
  关键词: 汉画像 刻石象物 《汉画像艺术概论》 意象
  顾颖博士以普及汉画像艺术为己责,以宣扬汉文化为己任,遂成《汉画像艺术概论》。张道一先生在本书《序》中称赞此书颇有“节奏之美”,条理清晰、内容全面、文笔流畅,兼重理论。汉画像艺术博大精深、内容丰富、技艺高超,其研究涉及的面较广,对今天中国艺术精神的影响深远。这本通识性的著作凝结了她数年来的研究成果,本书涉及汉画像艺术的基础知识、学术理论、审美鉴赏等各个方面,为普通读者了解汉画像艺术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途径,也体现出了作者对汉画像艺术的深入研究。你想全面了解汉画像吗?你想深入研究汉画像吗?这本书将满足你对汉画像的诸多好奇。
  一、涉及汉画像的基础知识,全面而条理地介绍汉画像艺术
  顾颖从汉代社会的广阔历史背景上讲明汉画像艺术的产生、制作及其分期。对汉画像概念的形成、汉画像的发现和研究历史作了重要交代,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汉画像知识系统,为汉画像学习者提供了深入学习的基石。
  汉画像艺术分布广泛,作者对不同区域的汉画像的特征进行探讨,并对其种类进行论述。汉画像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在内容上表现了汉代人的宗教信仰、祖先崇拜、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在艺术形式上有独特的表现形式,从设计理念到图像的空间构成,再到各种雕刻技法的灵活运用均有特色。
  本书还从艺术传播和艺术接受方面,论述了汉画像的鉴赏问题,如拓片的制作及其艺术特征;不同技法形成的不同艺术风格等。思考了独特的艺术语言符号如何表现汉代人的审美理想;汉画像的艺术遗产如何进入现代文化精神的构建等重要而具有意义的问题。
  本书分为八章:一、什么是汉画像;二、汉画像的产生与发展;三、汉画像的分类和分布;四、汉画像的内容;五、汉画像的设计理念与表现形式;六、汉画像的鉴赏;七、汉画像象征图式的审美价值;八、汉画像在现代的应用。此外,附录《汉画像精品鉴赏》选取了十五幅精品汉画像,从图像内容、图像意义、审美价值等方面进行鉴赏。如此由浅入深、全面细致地介绍汉画像艺术,才能使读者综合认识、精确解读、深入研究汉画像艺术。作者在学习前辈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关于汉画像给出了一些新的分类,如将汉画像的发展过程分为萌芽、发展、成熟、兴盛、衰落五个时期(32),这就使我们清晰地理解汉画像艺术与汉代经济的重要关系,非常深刻地了解汉画像的发展历程。“本书按照大的地域,从地方文化与雕刻技法的角度考察汉画像石分布之间交流与相互影响,把全国的汉画像分为五大区域。”(58)分别是山东、苏皖浙、河南、四川、山陕两省。各地域汉画像艺术明显具有地域特色,这种划分是有理论依据的,且符合一般地域观念,方便阅读者了解分布范围。本书在此基础上提出汉画像发展的“源”“流”“支流”理论,这为分析汉画像的地域特色、探究汉画像的发展脉络提供了很大帮助。作者还提出,汉画像是认识汉代的“百科全书”,其研究涉及各门学科,但在观念、方法上都有待提高,应更加重视器物层面的研究,以汉画像为主体,还原汉代的设计理念与图式观念,正确解读汉画像艺术,探究汉文化。
  二、探索一些重要的学术问题
  汉画像艺术作为汉代的祭祀性丧葬艺术,具有时代性,虽然各地汉画像艺术在形式上具有地域特色,但其题材、内容、配置都反映了汉代的设计理念,这一理念又符合汉代的时代因素、文化观念、思想信仰,所以对这一理念的充分认识,是考察汉画像艺术的关键所在。本书认为汉代人的设计理念通过其整体性思维、图像配置、意象构成、技法表现四个方面体现出来。
  作者认为“这种整体观表现为汉画像的设计有一种带有整体性特征的系统性思维”(141),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作为墓葬系统的建筑群的整体性,基本包括以墓室(棺椁)为中心的“阙碑—祠堂—墓室—棺椁”系统,这是模仿现实物理世界创造的。目的是为墓主人创造死后存在的世界。但由于陆上建筑的不易保存和地下墓室的人为因素,完整的建筑群现存很少,可幸的是山东嘉祥武梁祠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整体性的汉代墓葬建筑群。另一类是汉画像内容的整体性,这是模仿时代人文空间创造的。按照“三才”理论,将汉画像设计成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整体图式。可以分为天神崇拜、祖先信仰、人间社会三大类,包括天、地、人、鬼四部分。如一方画像石中最上层一般是神人、仙境,中为人间世界,再下为祖先、冥府;一间墓室内的画像或表示同一类完整的题材,或表示天地人鬼的完整内容。一这种整体性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以往的研究很多将汉画像中的题材内容孤立地与各学科结合,缺乏系统的整体研究,以至于关于汉画像的象征内涵中说纷纭,关于汉画像的图像内容争论不休。从汉代整体性的设计理念出发,综合考虑图像的物理方位、周围配置、图式象征,抓住汉代以祖先崇拜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如此才能系统认识、精确解读汉画像艺术的图像内涵。
  作者从艺术学的角度分析,认为“汉代工匠創造了一种模件体系——利用总数有限的装饰母体和装饰单元进行无穷无尽的组合”。这些母体和单元就是汉代人创造的象征天地人鬼的图式符号。这是汉代整体性设计理念的具体表现形式。作者认为应将“图式”作为一种类似于“模件体系”和“格套”的分析方法,这将是一种新的探索,可以使我们在解读汉画像时更接近汉代人的视角。汉画像中图像并不是任意的想象,其承载了汉代人的思想信仰、文化因素。因此,汉画像图像有不确定性,其每一次出场都象征特定的意义,如鱼图像,出现于铺首衔环场景、鱼拉车、莲花场景,象征的文化内涵是不一样的。要确定每个出场图像的具体含义,就需要根据其所在图像的“图式规律”,分析整幅图像的象征意义,进而分析具体图像的文化含义。要解读未知图像,就需要利用汉代人的设计理念与“图式”中已知的图像,结合未知图像的物理方位、周围配置、汉代思维、时代背景等,才能准确、全面认识图像。   作者还提出“汉画像的设计理念体现了汉代的一种造物的美学”。汉画像设计的整体性、表现的具体性,都表现了其“刻石象物”的意象创造方式,汉画像艺术的世界就是汉代创造意象的世界。从《易传》“立象以尽意”就说明中国美学十分重视意象的创造,诗、绘画处处要求表现意象,无怪乎叶朗先生说中国美学的传统就是意象创造的传统[1]。汉代的意象造型是中国意象美学的重要环节和辉煌成果,其处在中国创造意象的观念转型期,其意象造型是我们研究中国早期神话、原始巫术、礼乐符号的重要证据。作者认为这一切最典型地体现为汉画像的意象创作中。整体性建筑系统和图像内容的营造,加之具体性图式符号的表达,汉画像艺术作为汉代的时代标志,不仅构造了一个现实世界的意象,还构筑了一个神祇世界的意象;不仅呈现了汉代人的“手中意象”,还表达了汉代人的“胸中意象”。在研究过程中,一方面要研究汉画像中的意象,另一方面更要以意象为手段和方法,反观汉代人创造意象的思维方式,探究汉代的美学观念,进而探索汉以前的意象和美学传统。
  三、汉画像的审美价值、现代应用和发展前景
  作者认为汉画像对民间剪纸、现代雕塑、现代版画、平面设计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内容形式的传承、造型构图的相似、视角技法的类同三个方面。这为我们认识汉画像的历史影响,促进汉画像的传承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作者深入分析汉画像中体现的汉代精神,将其归纳为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表达了汉代人对于长生不死的奢望和对人世短暂的哀叹,体现了汉代人对生的热情,对死的虔诚。但是汉代人敢于追求梦想和不甘悲剧归尘,利用汉画像营造日月崇拜的宇宙世界,构筑“向死而生”的乌托邦。这种思考无论是对于汉画像艺术的研究,还是对于现代的社会思想都是有价值的。
  顾颖笔下的汉画像向我们呈现出一个天、地、人、神四方组成的世界。汉画像作为汉代典型的图像艺术,题材涉及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汉代人对生的热情、对死的虔诚、对自然的依恋、对神界的向往。对画像内容的研究不仅可以与汉代的历史文化、风俗礼制、思想信仰直接“对话”,而且可以补充、纠正史料记载的不足和讹传,同时对于研究中国史也有不可估量的实证作用。汉画像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集绘画、雕塑、书法等多种艺术类别,是中国早期艺术的典型代表,表现了中国美术的基本观念及其技法,为汉以后的艺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合上书本,仍未尽兴。这部23万字的著作,基础与理论兼备,全面而深入地剖析了汉画像艺术,带我们领略了“刻石象物”的汉画像艺术世界。本書旨在普及汉画像艺术,对于十分深奥的理论问题并未展开,但是其深刻的剖析,精炼的总结,足见作者研究之深入、理论之扎实。在当下宣扬汉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下,了解汉画像、学习汉画像尤显重要,本书正可担任引领读者通往美轮美奂的汉画世界的“引领者”。
  参考文献:
  [1]叶朗.美在意象[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7.
其他文献
摘 要: 王维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杰出的革命家、教育家。本文以王维舟创办的宏文学校为中心,分析了王维舟在宣汉宏文学校推行的教育改革及相关工作,概括了其教育为革命和社会服务,爱国、反封建、实用和面向大众的早期教育思想,指出了他的早期教育思想与实践,为川东革命做出了贡献,也为其后来的教育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王维舟 宏文学校 早期教育思想  王维舟(1887—1970),原名王
(安徽大学 大学外语教学部,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 石黑一雄的《远山淡影》讲述了一部家庭伦理悲剧,从符号叙事学的角度研究小说的不可靠叙事,可从叙述主体发送的符号信息中找出伦理悲剧的内外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叙述者悦子“符号自我”的重构,解开其叙事之谜。  关键词: 叙述主体 符号叙事学 符号自我  一、引言  《远山淡影》是英籍作家石黑一雄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讲述了一部家庭伦理悲剧,
摘 要: 语文教学在以课文为范本传递工具性知识的同时,应当充分挖掘和传递课文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风尚。但是传统师教生学模式缺乏学生的积极互动,难以关照到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而采用师生平等对话的模式,则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掌握语文工具性知识的同时,深刻领悟课文中的人文精神。  关键词: 师生对话 工具性知识 人文精神  一、课例研究的背景  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
摘 要: 本文以安庆市太湖县新仓镇富山村阳岭组的教育为实例展开研究,分析偏远地区教育存在的问题,继而论述“阳光辅导中心”的具体实施,分析创办“阳光教育”的创业实践,呼吁大学生及社会其他各界人士重视山区农村孩子文化与素质教育。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贫困山区教育 阳光辅导中心  一、引言  当今中国,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特别是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大部分地区的孩子享受到
摘 要: 新时期社会的变革与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新要求,为教育改革的深化明确了新目标。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美育工作的核心,浦江学院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应用型院校,要着眼于工科学生的特点,贯彻通识美育教育理念,提高适应性与创新性。  关键词: 美育教育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 现当代艺术品赏析  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高校美育的核心。2018年8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回复中央美院8位教授的回信中提出了“做
摘 要: 体能也叫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主要通过体育锻炼获得。体能可分为两类:与健康有关的体能和与动作技能有关的体能。前者包括心肺耐力、柔韧性、肌肉力量、肌肉耐力、身体成分等,后者指从事运动所需的速度、力量、灵敏性、协调性、平衡和反应等。本研究旨在了解上海高职院校大学生体能训练方面的参与情况,以期为改善上海市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体能训练状况提供资料和指导。  关键词: 上海高职院
摘 要: 《金色笔记》其实来源于作者莱辛的亲身生活经历,因为小说主人公安娜的工作经历,感情生活及心理发展与莱辛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本文从结构主义二元对立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小说的二元对立项:叙事结构与象征意义;女主角安娜的“自由女性”和“精神崩溃”及男女两性关系,表明了作者对两性关系和谐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 《金色笔记》 莱辛 结构主义 二元对立项 叙事结构  英国文坛声名远播的女性作家多丽丝·
摘 要: 生活在同一世纪的英国诗人约翰·弥尔顿和中国诗人纳兰性德都经历过丧妻之痛,他们谱写的悼念亡妻之诗词情真意切,哀婉动人。然而,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导致二人的悼亡诗作存在较大的差异。作者从文本内外对二人的悼亡诗进行解读,探究中英悼亡诗在意象选择、抒情方式及主题表现三方面存在差异的根源。  关键词: 悼亡诗歌 约翰·弥尔顿 纳兰性德  古人常视“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为人生三喜。若此
摘 要: 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新特点给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立足于辅导员科研能力现状,透视尚存在辅导员队伍科研意识薄弱,学科背景复杂,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科研环境的创造不足,缺少高水平的项目和成果,评价体系单一等问题,从而探究出激发辅导员科研能力提升的内部驱动力;优化科研环境,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加强辅导员科研能力培训,保障科
(山西师范大学 政法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摘 要: 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深受“分数为本”的高考制度的影响,存在重认知轻情感的价值取向。基于对我国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的调查分析,本文探究了情感教育在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情况,希望促进高中政治课教师专业化,以及相关情感教育理念和管理体制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 情感教育 高中政治课 教学应用  一、情感教育综述  (一)情感教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