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结合闭环式模块化教学在急救护理学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ke5ne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微课结合闭环式模块化教学在急救护理学实践课程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2018年3—7月,从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16级中选取4个班级的护生为研究对象。以班级为单位通过掷硬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160)和对照组(n=162)。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方式,观察组应用微课结合闭环式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急救护理学实践教学。比较两组护生考核成绩及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

结果

急救护理学实践课程结束时,观察组理论成绩(85.59±7.24)分,操作成绩(88.34±5.62)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308、-7.008;P<0.05);观察组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微课结合闭环式模块化教学可促进护生急救护理学实践课程的学习效果,护生认可程度高,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缺血性卒中预防和治疗的个性化管理依然是神经病学领域的重中之重。文章旨在阐述非传统脂质谱与传统脂质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以及复发中的作用,以期为卒中预防、风险分级和高危人群筛查提供全新指标,并试图探讨非传统脂质指标的潜在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SOCS1)在小蘖碱(berberine, BBR)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中的作用。方法联合应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和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激活N9小胶质细胞模拟神经炎症。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拟神经炎症组(10 ng/ml LPS+10
目的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对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的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 SAP)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
期刊
目的探讨单纯皮质静脉血栓形成(isolated cortical vein thrombosis, ICVT)的临床和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该少见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收集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13年12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ICVT患者,对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6例ICVT患者,男性和女性各3例,平均发病年龄3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的癫痫发作(5/6
目的探讨用药环境与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路径,为护士安全用药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年1—2月,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哈尔滨市2所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所省属三级甲等医院、1所市属三级甲等医院的1 243名护士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用药不安全行为量表、护士用药环境感知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路径分析。共发放问卷1 243份,回收有效问卷1012份,问卷有效
目的探讨不同弹力绷带联合包扎治疗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淋巴水肿护理门诊收治的38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采用泡沫块绷带+低弹力绷带+高弹力绷带联合包扎,实施综合淋巴消肿治疗。治疗前1 d,治疗后10、20 d测量患侧上肢周径。对比治疗前1 d和治疗20 d后患者肢体周径比率、组织水分比率、皮肤纤维化发生率。结果治疗10、20 d后,患侧上肢5个测量点周
目的调查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和共情能力的现状,探讨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共情能力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于2019年3—4月选取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的护士198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医院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杰弗逊共情量表。结果本研究共发放198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0份。190名精神科护士共情能力得分为(77.8±10.2)分。精神科护士遭受语言攻击、工
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衰弱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和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并接受PCI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于PCI术后24 h内收集人口学资料、疾病资料,并使用衰弱评估指数评估患者。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衰弱发生率为80.67%(242/300)。单因素分
目的构建三甲医院护理专业对口支援县医院考核指标体系,为衡量护理对口支援质量提供标尺,为健全对口支援长效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梳理2009—2018年国家对口支援政策文件,提炼关于护理专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等,同时访谈专家,查阅文献,汇集生成指标池,通过专家会议对指标池条目进行归类和排序,制做函询问卷,开展预调研,运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开展2轮函询,确定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建立判断矩阵,确定各项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