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预测静脉溶栓治疗患者的卒中相关性肺炎

来源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yann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对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的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 SAP)的预测价值。

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期间在南京市第一医院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S患者静脉溶栓后SAP的独立危险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以及列线图方法分析hs-CRP对SAP的预测价值。

结果

共纳入243例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其中63例(34.6%)发生SAP。SAP组与非SAP组年龄(P=0.006)、白细胞计数(P=0.044)、空腹血糖水平(P=0.003)、血清hs-CRP水平(P=0.001)、hs-CRP分类(P=0.001)及吞咽困难发生率(P=0.0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以血清hs-CRP水平第1四分位数组作为参考,hs-CRP第3四分位数组(优势比18.790,95%可信区间4.771~74.007;P=0.001)和第4四分位数组(优势比54.054,95%可信区间12.248~324.088;P=0.001)是SAP的独立预测因素。基线血清hs-CRP水平预测SAP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05(95%可信区间0.742~0.868;P<0.001)。hs-CRP最佳截断值为5.54 mg/L时,预测SAP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6.11%和76.19%。列线图分析也显示,hs-CRP是SAP的独立预测因素(一致性指数0.862,95%可信区间0.738~0.986;P<0.001)。

结论

血清hs-CRP增高是接受静脉溶栓治疗的AIS患者SAP的独立预测因素,预测价值较高。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定量免疫法便潜血试验(FIT)在结直肠肿瘤伺机性筛查中的意义,提出最适宜的阈值,提高结直肠肿瘤的早期筛查水平。方法以解放军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就诊拟行结肠镜检测的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伺机性筛查,患者结肠镜检查前留取晨起自然便,应用OC-MICRO全自动便潜血分析仪进行免疫法便潜血试验,对便潜血结果进行分析,分别计算不同阳性阈值下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PPV)、阴性预测值(NPV)。结果
目的探究克罗恩病(CD)患者血清总25羟维生素D[T-25(OH)D]水平及其与外周血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DAI)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纳入2014年4月至2019年3月收住北京协和医院且行血清T-25(OH)D和细胞因子[IL-6、IL-8和(或)TNF-α]检测的CD患者60例,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60例CD患者
目的研究眼表碱烧伤患者视网膜电图(ERG)波形的振幅变化,并探讨功能学检查ERG在碱烧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就诊的碱烧伤患者13例,男12例,女1例,年龄19~60岁,总计伤眼15眼作为碱烧伤组;选择机械性单眼外伤患者的对侧眼15眼作为正常对照组。两组行ERG检查,观察并分析比较碱烧伤组和正常对照组各项反应波幅的变化。结果相对于正常对照组,碱
期刊
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是卒中患者的一种常见神经精神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和工作生活质量。近年来,作为一种无创性神经调节技术,重复经颅磁刺激(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已应用于卒中的康复治疗,但其在PSD治疗方面也进行了一些研究。文章对rTMS治疗PSD的疗效、可能机
背景和目的本指南旨在在单个文件中为治疗急性动脉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的临床医生提供最新的全面系列推荐意见。目标读者为院前急救人员、医生、综合医疗保健人员以及医院管理人员。本指南将取代2013年版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指南,同时也是对2018年版AIS指南的更新。方法写作组成员由美国心脏协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HA)卒
期刊
目的比较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治疗脑静脉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thrombosis, CVT)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CVT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用药情况分为达比加群酯组和华法林组。主要转归指标为治疗后6个月时的功能转归良好,定义为改良Rankin量表评分0~2分。次要转归指标包括受累静脉窦再通率以及出血发生率。
缺血性卒中预防和治疗的个性化管理依然是神经病学领域的重中之重。文章旨在阐述非传统脂质谱与传统脂质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发病以及复发中的作用,以期为卒中预防、风险分级和高危人群筛查提供全新指标,并试图探讨非传统脂质指标的潜在预测价值。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SOCS1)在小蘖碱(berberine, BBR)抑制小胶质细胞激活中的作用。方法联合应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和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激活N9小胶质细胞模拟神经炎症。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拟神经炎症组(10 ng/ml LPS+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