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不可缺失“语文味”

来源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3933420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当任务驱动扎根于课堂教学,产生语言、知识、技能与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语文综合效应,任务群学习才更具现实意义。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不可缺失“语文味”,应彰显文本特质,落实任务设计的适切性;直击学科特征,落实任务推进的分解性;建构审美体验,落实任务探究的互动性。
  关键词:任务驱动学习;文本特质;学科特征;审美体验
  任务驱动是学习任务群实施的重要表征,它能唤醒学生的已有认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与深刻认同。当任务驱动扎根于课堂教学,产生语言、知识、技能与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语文综合效应,任务群学习才更具现实意义。然而,在实践层面,一些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任务驱动和文本理解(认同)并未呈现融合趋势,“语文味”不浓。这里,依托去年江苏省无锡市一次评优课展示活动中的《我与地坛(节选)》教学,探讨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如何凸显“语文味”。
  一、彰显文本特质——落实任务设计的适切性
  任务的设计要考虑能否彰顯所学文本的特质,也就是说,任务设计要具有适切性。这里的“适切”,是指任务类型的适切和学习起点的适切。
  (一)任务类型的适切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七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部分,一共给出三类任务。第一类是评点型任务,指向《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赤壁赋》,任务分别为:朗读精彩段落,写评点文字;拟写视频拍摄脚本,挑选音乐和场景,制作小视频。这四篇文章画面感强,语言优美,适合朗读和拍摄。第二类任务是探究型任务,指向《故都的秋》和《登泰山记》,要求搜集材料,探究民族审美特点以及背后的文化意义。这样的任务看重文章背后的深刻意蕴。《故都的秋》落脚于悲秋情结,《登泰山记》则辉映姚鼐孤标傲世的人格。两篇文章都具有探究的价值。第三类任务是写作型任务,要求学生借鉴写法,完成写作,并将作品编辑成册,撰写序言。这是着眼于读写结合,以期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由此可见,文本特质决定任务选择,适切的任务有助于彰显文本特质。比如,评优课中,六位教师在教学这一单元的《我与地坛(节选)》时,选择了不同的任务(见表1)。
  《我与地坛(节选)》属于生命哲思类文章,空灵的文字下潜藏着作者对生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母亲的追念之情。能否驱动文本深度阅读,关键看所设计的任务有没有围绕“情、景、理融合”这一核心概念。配乐朗诵、自创小诗、专栏约稿等任务具有评点特征,更适合这类文本;而设计文案、展厅布展等任务则与文本疏离,不太合适。实际教学中,这类疏离感较强的任务,教学效果也不太理想。
  (二)学习起点的适切
  任务设计中对学生起点的预判很重要。如能基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起点展开任务设计,则效果明显,学生也会获益颇多。因此,教师需要根据文本特质,预判学生的学习起点,帮助学生实现对任务的理解。
  1.以短作业的形式进行预判。如:用一句话概括你的阅读感受;根据阅读感受,填写表格;读一读你最喜欢的段落,说说你喜欢的原因。这些短作业用时不长,效果却很明显。这次评优课中,一位教师在任务实施之前,先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填空作业:这是(谁)的地坛,它______,我感到______。问题虽浅显,却意味深长。学生会借着这样的问题反刍文本,对“我”、母亲、地坛三者关系产生更深刻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判断学生理解的起点,为后面的任务实施做好准备。
  2.以知识短文的形式帮助理解。唯有理解了任务,在实施任务过程中才能不受任务形式上的干扰。如:演讲稿要明晰演讲对象、演讲主题以及演讲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异同;视频脚本撰写要了解视频拍摄流程、脚本撰写基本要求等。这次评优课展示中,有一节课大受赞赏。这位教师设置的任务是:根据阅读感受,自创小诗。在任务实施前,教师下发了一篇精心设计的知识短文,告知学生自创小诗的方法,如意象描述法、关键词嵌入法、重章叠句法、互文对读法等,并给出示例。学生对任务有了清晰的认识,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准确度和专注度都有明显提升。
  二、直击学科特征——落实任务推进的分解性
  一般而言,任务具备两个特点:一是跨学科,二是跨时段。所谓跨学科,是指一项任务的完成往往需要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比如拍摄微视频涉及语文、音乐、美术、通用技术等多门学科。这就对课堂教学的容量和教师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挑战。所谓跨时段,是指任务需要在一个时段内统筹实施完成。任务完成过程中,课堂和课后的界限往往是模糊的。比如“整本书阅读”,虽然新课标规定了18课时,但阅读是不可以用课时来计算的,即任务的完成不是以“课时”,而是以“时段”为单位的。
  如此看来,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教师有必要对任务推进的过程进行合乎学科特征的分解,具体步骤如下:
  (一)遴选典型环节
  所谓典型环节,既指任务的关键或核心,又指便于课堂展示研讨的部分。比如“单元学习任务”为《我与地坛(节选)》提供的任务是:选取你认为最精彩的段落,反复朗读,细加品味,写一段评点文字。这一任务共分三个环节:选择段落、朗读品味段落、撰写评点文字。显然,第一、第二个环节属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内容,第三个环节则是第一、第二个环节的拓展延伸,既能反映前两个环节的完成情况,又能体现知识的迁移运用,属于典型环节。所以,如何撰写评点文字,就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可以通过介绍古人评点法、由学生撰写评点文字、组内评选优秀评点等活动,充分展开环节内容。
  (二)细化环节实施
  将典型环节作为课堂教学内容,需要细化环节实施过程,以期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我与地坛(节选)》一课教学,一位教师选择了“制作影集”的任务,并抓住任务中的典型环节:给四幅摄影图片命名,向读者传递史铁生对生命的哲学思考。对于这一典型环节,教师进行了“逐帧化”处理,设置了再习文本、图片选择、图文匹配、自主命名、小组评选、推荐板演等流程,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中不断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体现出任务的驱动性意义。最后,学生拟出“失魂者的相遇”“荒芜中的生机”“余光秋色”等亮眼的标题。   (三)凸显文学意味
  着眼于语言素养提升的语文课堂,文学意味必不可少。《我与地坛(节选)》行文布局颇有讲究,文中不少内容具有推敲、品咂的价值。比如有这样一个任务:如有兴趣,可以选取文中的一个片段,拟写视频拍摄脚本,挑选合适的音乐和场景,制作一个小视频。这一任务可拆解成四个环节:选择片段、撰写脚本、挑选音乐和场景、制作小视频。“选择片段”,相对常见;“挑选音乐和场景”,选择方向较多;“制作小视频”,专业化太强。而“撰写脚本”属于文体上的再创造,学生必须依据对文本的深度理解,才能撰写合乎要求的脚本。这个环节的文学意味很强。实施这一环节时,有学生选择第一章中的三段景物描寫,再融进第二章中母亲寻“我”的片段,完成脚本撰写,展现了文本中“我”、母亲、地坛三者呼应融合的圆环结构。在这样的任务驱动中,学生对文本的品读与感悟上升到更高层次。
  以“环节”为单位实施课堂教学,既凸显“小精专”的特征,又为任务的完成提供范例模板,打开了课堂教学与课外研习的通道,为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落实提供了新的路径。
  三、建构审美体验——落实任务探究的互动性
  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不能止步于对文本的理解研究,还应关注学生在文本理解过程中的审美体验。这种审美体验的获得,离不开任务探究过程中生生、师生和生本的多向互动。
  (一)以量表为依托,生生互动,建立审美意识
  评价量表是任务实施的风向标,利于学生以此为依托,展开卓有成效的互动。在教学《我与地坛(节选)》时,一位教师设计了绘本文案设计的活动。任务分三个环节:绘本构想、文字设计、拟写“编者按”。“绘本构想”环节,要求学生选择几幅图作为绘本画面内容。教师设计了一份评价量表(见下页表2)。
  指向多元理解的量表,成为学生互动讨论的依据。在不断的比对与研讨中,学生的认知获得发展,对文本的理解沿着“能解释”的路径螺旋式上升,“有依托”的欣赏增强了学生的审美意识。
  (二)以点拨为路径,师生互动,捕捉审美灵感
  《我与地坛(节选)》的经典之处在于情感随文字若隐若现,在细致入微的描摹中融入对生命的感悟。在一位教师设计的“自创小诗”任务中,有学生这样写道:“生,无非是上天给予的使命;死,不过是自然既定的结果。无人可违背,既然如此,何不活出野草荒芜的自在坦荡,何不活出小小蜂儿的怡然自得,何不活出坠地露珠的万道金光。那一刻,我们的生命更有意义。”这位学生对课文第一章的内容进行了整合,并借助相关意象阐述他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就此尺水兴波:“你为什么选择这些意象?你想表现的主题是什么?如果在诗作的最后再接上一句,把生命的意义说得更透一些,你会怎么说?”这是在引导学生将创作意图具象化。学生再次将视线投注文本,文本的价值得以挖掘,生命的意义得以彰显。
  (三)以合作为平台,整体联动,形成审美场境
  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最大的亮点,在于把课堂的空间留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往往能看到思维的闪光点。如以“选择配图”为任务,有小组选择第5小节的景色描写作为插图内容,但小组内部对物象的大与小产生争议。有人认为,瓢虫、蝉蜕、露水均属于微观世界的生物,应该尊重客观,不宜画得太大;有人反驳,认为这些微观生物在史铁生的眼里,具有特别的意义,应当遵从主观,画得大一些。教师抓住这个契机,引导学生回到文本去思考:当时的地坛在史铁生眼里具有怎样的特点?这个特点与史铁生的遭遇有何关联?学生细读文本后恍然大悟:“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这是因为史铁生在经过绝望之后,对生命产生了新的思考和感悟。审美场境的营造让课堂充溢浓浓的“语文味”,任务驱动也从文本理解衍生至更高层次的审美体验。
  任务驱动学习的课堂,关注文本特质、学科特征和审美体验,以“语文味”为出发点和终结点,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和意义自然显现。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青年专项课题(重点自筹)“课堂张力视阈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编号:Cb/2018/02/3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期刊
摘要:小学数学计算教学存在“一教就懂,一做就错”的现象。其原因有算理不明、教学要求过于一致、练习评价比较粗略等。对此,尝试利用数字化学习平台,打破课堂的物理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针对性指导,从而提升计算教学的效益。通过实践,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范式:创设需要计算的问题情境;搭建探究算理的“脚手架”;收集探究算理的过程;交流探究算理的成果;完成个性化的计算练习。  关键词:小学数
摘要:历史教材的权威性不容置疑,但其中仍有值得商榷的细节。初中历史教材和与之配套的《中国历史地图册》中“川藏公路”的通车路线明显不一致。关于该图的疑点有三:一是其名称是“川藏公路”还是“康藏公路”;二是其路线是较为平直还是较为弯曲;三是其起点为雅安还是成都。经过参校互证得出结论:之所以线路版本众多,是因为当今的川藏线主要分为北线和南线。建议两图修正为一致。  关键词:“一五”计划;川藏公路;史料考
“一题一课”型复习课就是以某道题目(最好是中、高考试题)为背景,聚焦某个主题并细分为几个话题展开教学的复习课.基于题为“关于x的方程(x-1)(x+2)=ρ2”的复习课实践案例,
【主持人语】新课程提倡用真实的任务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这对于追求精巧、精密、精致的传统讲授式教学来说,是观念和实践的大突破。全新的课型,意味着必须重塑好课的评价维度,不同的观察视角,所涉及的评价维度也是不同的。不能用全视角或固定的视角去观察不同的任务驱动学习课型,也不能用同一维度去评价不同视角的观察。本期《独家策划》的5篇文章各有见地:有的侧重思考情境、任务设计与文本语境、文本教学逻辑间的关系;有
摘要:议题式教学应当落实议题、情境、问题、活动“四要素”,以议题为引线、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抓手、以活动为形式,做到议题内容专题化、情境素材结构化、问题呈现体系化、活动设计序列化。  关键词:议题式教学;议题;情境;问题;活动  议题式教学是高中思政活动型学科课程实施的重要形式。笔者认为,议题式教学应当落实议题、情境、问题、活动“四要素”,以议题为引线、以情境为载体、以问题为抓手、以活动为形式,
摘要:传统测试命题是基于经典测验理论的,因而是基于知识与能力立意的。新课改背景下,借鉴TIMSS及PISA 测试项目的特点,构建以核心素养立意的“双向细目表”,尝试基于素养立意命制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题,来体现、评价学生的素养水平。  关键词:命题;核心素养;双向细目表;高中物理;学业水平测试  课程改革不可回避的一个环节就是评价,评价离不开测试(考试),测试离不开命题。只有命题与测试真正体现课改
摘要:在数学教育中,有很多朗朗上口的名人名言被不断引用和传播,使许多重要理念逐渐凝结为共识,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数学课改。精选十句经典数学教育名人名言,简要论及它们对数学课改的深远影响。从名人名言的角度研究数学课程改革,也是数学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  关键词:名人名言;数学课改;数学文化  “假傳万卷书,真传一句话。”名人名言被广为引用和传播,不仅仅是因为名人效应,更主要的原因是名人高瞻远瞩,提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从浅表走向深层,教师应从各个维度,探索教学的优化路径。具体而言,要调整学习目标,从知识学习到素养培育,指向学科素养提升的远景;活用学习资源,从碎片呈现到系统规整,迁移真实的语言交际情境;创新学习方法,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获取,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强调个体体验;落实学习评价,从总结性评价走向形成性评价,实施多维度和多元化的全程评价。  关键词:深度学习
摘要:英语词汇教学要讲求语音、词形、词义的“三位一体”。通过联系旧知、融入新知,帮助学生构建词汇的语音知识;依托趣味游戏和Chant创编,便于学生探究词汇的词形规律;引入英语绘本,让学生经历感知绘本内容、猜测生词意思、综合表达运用等环节,促进词汇的语义表达。  关键词:词汇教学;自然拼读;绘本阅读;Sound time板块;小学英语  初学英语,小学生普遍感觉单词拼读识记难度较大。自然拼读法从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