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开课上的“奢侈品”到日常课上的“常规武器”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xiu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曾几何时,在很多地方的教育教学评价表上,都明确标有“是否使用多媒体教学”这项指标,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一节成功的公开课上,精美的课件异彩纷呈,音频、视频、动画、图片齐上阵,宛如一件艺术珍品。这节公开课也因为有了新技术“整合”的优势而上了“档次”。不知不觉中,伴随着教育现代化推进的步伐,多媒体从公开课教学时才能一睹芳容的“奢侈品”逐渐进入日常课。
  其实,在日常课上要发挥出信息技术“常规武器”的作用,关键不在于技术水平的高超,而在于用得是否恰当、是否合理。如果在不需要技术的时候引入了技术,反而画蛇添足,适得其反。只要合适,就可以使用;只要有利于优化教学,就应该使用。我们要找准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辅助点”,避免“不用就落伍”、“用了效果又不好”的两难境地,千万别让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部分教师“幸福的烦恼”。
  
  多媒体要辅助教学的重、难点
  
  任何一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都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考量标准。在这个教学的核心问题上,有了多媒体的大力辅助,将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认识时、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用多媒体把认识钟面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十分巧妙地突破了难点。游戏的名称叫“跳跳棋”。教师把棋盘设计成与钟面一致的圆形。根据游戏的规则,学生分两组游戏。通过走棋,学生分清了“大格”和“小格”,认识了棋盘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个大格里又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教师再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将棋盘变成钟面,学生在玩中学、在玩中悟,兴趣盎然、准确高效地认识了钟面。多媒体教学可以变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变呈现为发现,使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多媒体要展示操作的“要点”
  
  操作法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其核心就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寻找方法,在操作中领悟原理。然而,如何指明操作的要点?如何指导学生操作并得出结论?这需要多媒体的辅助,否则操作就会变成一种主观的判断,成为一种课堂“娱乐活动”,丢失或降低通过操作得出结论的可信度。
  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组织学生两人一组,测量圆纸片的周长。有的学生用课前准备的细绳绕圆纸片一周,再量出这段细绳的长度;有的学生把圆纸片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测出圆纸片的周长;也有的学生用可弯曲的尺直接量出圆纸片的周长。学生在活动时认真有序,也很投入。但是,当教师要求各组汇报“圆纸片的周长除以直径的商”时,意外发生了。大多数小组的答案是2多一些,少数答案接近或达到3。这是无法总结归纳出“圆的周长总是它直径的3倍多一些”这个结论的。怎么办?多媒体课件就发挥其作用了。课件中把圆纸片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的动画进行演示,指出操作的“要点”是:滚动之前要在纸片边缘做一个记号,滚动时既不能原地转动又不能滑动。同时,对绕线测量法也做动画演示,提示学生在绕和量的时候细绳要不紧不松,减少误差。学生在二次操作活动后,得出的数据就相对比较接近正确数据了,圆周长公式的推导自然水到渠成。
  
  多媒体要把握预设和生成的“平衡点”
  
  教师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总是事先制作好课件或者使用教材配套的光盘。这是一种对课堂、对教学的充分预设。然而,课堂是富于变化的、是动态呈现的,再充分的预设也不能预测到课堂教学的全部。预设与课堂教学的实际总会有一定的距离,课堂生成与预设总会有一些偏差。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是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但一定要使它“为我所用”。教与学是课堂的中心,技术必须为这一中心服务。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人们无法预料教学所产生的成果的全部范围。没有预料不到的成果,教学也就不会成为一种艺术了。”不能过度预设,不能拘泥于预设,如果多媒体限制或者制约了课堂生成,反倒成了“麻烦制造者”了。
  我们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给课堂适当留白,使课堂生成更充分,使预设对生成的负面影响最小化。我们在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时,要选择和利用有利于课堂生成的技术,不要把课件做“死”了,要能根据教学的需要可控制、可调整。巧妙地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平衡点。这应成为使用多媒体教学的理性选择。
  
  多媒体要成为探索的“支撑点”
  
  有人认为,多媒体课件里的动画影像、声光效果、多彩画面等能使课堂生动,能刺激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这当然不可否认。但是,如果我们把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价值仅仅停留在这个层面上,那就肤浅了。思想家罗素指出,教育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我们在引导学生成为会思考的人的时候,多媒体能发挥独特的辅助作用。
  在“公倍数和公因数”复习课中,回答“8和10的最小公倍数是多少”这个问题时,基本的教学方法是列举法、扩大大数法、短除法。
  教师追问: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
  生:像这样的两个连续偶数可以用它们的积除以2求出最小公倍数。
  师(故作惊讶状):为什么?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两个连续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2,它们相乘时多乘了个2。
  多媒体出示:8=4×2,10=5×2(“2”的颜色设为红色)。
  师:如果不是连续偶数还有这种情况吗?请你举例说说。
  生:比如15和20,最小公倍数是它们的积除以5,因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5。
  多媒体出示:15=3×5,20=4×5(“5”的颜色设为红色)。
  师(欣喜地):好得很!谁能概括一下这个结论?
  生: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可以用它们的积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学生复述后,多媒体出示:X=a×c,Y=b×c(“c”的颜色设为红色)。
  ……
  在这个片段中,教师步步追问,学生积极探索,环环相扣,层层推进,特别是多媒体出示的三组式子,把学生的探究引向深入,把重要数据和字母设为红色,更为学生的归纳提供了“攀登的梯子”,呈现了在这节复习课上通常被掩盖的精彩。
  
  回归日常教学,我们的听众仅仅是学生而已,我们所应考虑的也仅仅是如何用最少的时间花最少的精力让孩子们学到最多的知识。谁会在日常备课过程中不断考虑教育同行们的评价呢?借用一句歌词:“就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让信息技术从公开课上的“奢侈品”转变为日常课上的“常规武器”,更需要我们的课堂不能一味地赶时髦、追潮流,而应脚踏实地,立足现实。哪怕是一种质朴的使用,也是真实可爱的,也是奏效可行的。
  
  (作者单位:江苏盐城市第一小学教育集团)
其他文献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目前已是信息技术教育、学科课程改革乃至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引起全面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概念,主要是指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教学的各个层面,并与课程融为一体,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最根本的目的是更有效地完成课程目标,完成依靠其他教学手段或教学媒体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实现的是借助信息技术来实现教学的实效、高
以技能培养为主线,构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体系,实施任务中心课程和综合实践课程开发,建立“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普及,人们对教育游戏的认识逐渐提高,教育游戏正在成为教育信息化研究的热点之一,也被人们认为是下一代一种重要的教育媒体,对于教学和学习方式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在这种背景下,了解作为教育游戏的主要使用人群之一的一线教师对教育游戏的态度、使用现状以及使用教育游戏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而提出有关教育游戏设计、开发以及使用的建议,既有利于教育游戏在教学应用中质量的提高,也有助于
“作为校长,我的最高目标就是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把大家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广州大学校长庾建设5年前刚刚上任时,与学生座谈中所说的一句话。 “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教育”之后也成为庾建设在广州大学各种重要场合中常常强调的理念,也是广州大学办学发展过程中叫得最响的口号。      师生见面制度育人  大学城没有集中的教师公寓,老师们常常要匆忙往返于学校和居住地之间
2010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得到业内广泛关注。在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背景下,北京教育音像报刊总社、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小学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拟于2011年6月27日~29日在北京举办“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校长信息化领导力与数字化校园发展高峰论坛”,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长信
【摘要】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音乐不但具有十分丰厚的底蕴,更是蕴含着大量的传统精华以及艺术精髓,是我国传统艺术领域的瑰宝之一。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戏曲音乐对于我国近现代的声乐具有十分明显的影响,其中民族声乐最为明显。本文也试着从戏曲音乐对民族声乐影响的角度浅谈几点分析。  【关键词】戏曲音乐;民族声乐;影响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历史长河中,
[摘要]文章从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出发,着重论述了高校辅导员的基本职能,辩证分析了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服务三大职能及其关系,并深刻分析了高校辅导员履行职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指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措施。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基本职能 教育 管理 服务  [作者简介]杨耀稳(1970- ),女,河北文安人,北华航天工业学院,政工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党建。(河北廊坊065
文章概述了在区域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背景下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的发展进程,分析了产学研合作在台湾地区应用型本科院校科技发展战略中的核心地位及其运作机制,并在此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