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及对策探究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ngzhewei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这一门课程作为小学阶段的重要课程,在整个小学阶段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但是就小学数学教学实际来分析,不少教师却能发现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较为严重,学习能力好的学生其成绩越来越好,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其成绩越来越差,这种现象严重影响数学教学效果,制约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能够改善这一情况,本人力图探究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形成的原因,探究怎么才能减少、消除“两极分化”现象,促使每个学生都对数学感兴趣,确实贯彻《新课标》的任务和要求,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两极分化成因和对策
  引言:小学数学教育工作的实施,不仅是教学基础构成,也是培养学生理性思维与数学基本能力的重要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十分显著的价值。小学数学两极分化是指同一班级中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所取得的学习效果中呈现出巨大的差异。教师若不注意研究造成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原因,就没有对策,没能对症下药,势必会造成学习效果的差距越来越大,“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突出,严重影响数学教学效果,学生也无法得到全面发展。要想改善这一现象,我认为一定要先对学生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进行分析,方能找出对策。
  一、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的成因
  通过调查问卷、谈话等形式,我发现学生在入学时差距不是很大,在入学一段时间后慢慢出现的“两极分化”现象,是受家庭、环境、智力和教育等多方面的影响。重点分为家庭原因、学生基础原因和教师原因三个方面。我根据这三个方面做调查和分析,在家庭原因中调查是否有单亲家庭、留守儿童、贫困儿童等现象遏制学生学习发展的原因。在学生基础原因中主要调查学生在哪个阶段出了问题,导致出现两极分化,为什么在这个阶段出现这个原因。在教师原因中主要调查是否老师跟班到位、辅导到位、教学方法到位等几个方面。
  1.家庭原因
  我校地处老市区,是一所老市区与郊区相交界的学校,学校生源多样化,外来务工子女占据约40%,大部分学生家长忙于生计,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和辅导。不少家庭还存在教育观念落后、隔代抚养并溺爱孩子等现象。还有个别家庭是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
  在家庭原因调查中显示,家庭原因会遏制学生学习发展,导致出现“两极分化”。通常学生在入学时差距不是很大,入学一段时间后就慢慢出现“两极分化”,随着学生年龄和年级的不断提高,这种“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明显,而且一些学生的学习成绩一直不理想。
  2.学生基础原因
  数学这一门课程学习难度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较高,数学课程对于学生抽象思维、理解能力等多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再加上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思维方式等多方面的差异性,导致出现两极分化等情况。
  3.教师原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节约时间与经历,缺乏结合本班学生基础能力与学习水平进行针对性分析,缺乏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跟班、辅导、教学方法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数学学习兴趣不仅无法提升,还会进一步加剧两极分化现象。
  二、小学数学两极分化现象之对策
  1.关注学生,了解学生“两级分化”的现状分布。
  对任教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测验,了解学生“两级分化”的现状分布。重点了解后进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情况。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家庭情况、知识基础、作业情况、学习氛围和心理因素等几个方面入手,采取个别谈话和家访等活动,深入分析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和形成原因。
  2.家校协同,多关注多陪伴孩子。
  通过了解学生“两级分化”的现状分布,深入分析后进生的学习情况和形成原因,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对策。如果是由家庭因素造成的,我积极采取措施,与家长多沟通,力所能及的要家长改变一些教育观念。通过班级开展的家访、学校开展的“心理咨询面对面”行动,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和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改善亲子关系,注重与孩子沟通,使用正确的家庭教育的方法。争取更多家长能做到:改善学生的家庭学习氛圍,多关注多陪伴孩子,给孩子一个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家校协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跟班、辅导、教学方法到位,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的改善两极分化现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发挥出学生主观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借助于有效的手段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主动性,因为只有学生主动才能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从而改善两极分化现象。
  改进教学方法,实现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的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参与,多给他们去想、去做、去说的机会,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起来,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良好,后进生的学习效果也会跟着提高。
其他文献
“样例教学”在小学高年级数学中的應用
【摘要】体育作为初中生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之一,一直是国家教育部门所重视的一项教育计划。当前广大农村地区的初中体育教学仍然处于不容乐观的局面中,我国农村的体育教育条件比较差,缺少高质量的体育教育教学条件,在我国农村中家长对学生的成绩更加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学科的分数,而对孩子的体育成绩并不怎么关注。基于这一农村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现状,本人对当前我国农村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探究如何推进农
【摘要】现在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比较重视,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决策,优质的学校管理需要长远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对校长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优质的学校管理能帮助学校更上一层楼,推动学校稳步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更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绝佳的助力。本文就如何搞好学校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加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小学校长;策略  现在的社会在不断的变革和不断的进步当中,学校
【摘要】写字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客体,写字和很多学科都有关系,比如,写字教育和语文、美术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在语文和美术的课程中,给学生说一下如何写字,把这些知识在课堂中传递给学生。笔者在课上不仅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还经常用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愿意学习书法,想要学习书法。教师还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逐步提高学生的书法能力。  【关键词】书法;写字教育;书写能力  一、积极组织活动,
【摘要】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高中数学评价的新理念,然而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的现实远没有达到这些理念的要求。为此,高中数学教学评价,应该由重点评“教”转向重点评“学”,由单一评价知识技能转向关注情感态度,由评价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转向评价教师促进学生发展的能力,由只研究教材转向教学资源开发与整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数学;教学评价  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评价的一个理念是“评价
【摘要】课程是教育的核心,有什么样的课程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首先必须在德育活动课程上下功夫。我校作为小学、初中一体化的学校,笔者近年来在学校管理中,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为契机,以“传承红色基因,勇担育人使命”为德育工作理念,推动学校党建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深度融合。以党建为引领,构建中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包括五个模块:学百年党史,立报国之志;品红色经典,抒家国情怀;
【摘要】高中化学在高中教学任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合理地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课堂知识,建立起完整有序的知识体系,对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基于思维导图在教学中所发挥的积极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探讨思维导图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高中化学;思维导图;具体策略  高中化学是一门以化学反应为基础,通过实验现象来学习掌握各种物质的理化性质,
【摘要】角的概念是平面图形认识的基础,是学生从一维空间的“线”向二维空间发展的起始内容。本文将立足于低、小、多、快的教学模式,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角的概念,形成表象以及如何丰富教材内容,提高课堂有效性进行设计,侧重引导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在体验中完成对角的初步认识,构建“角”的概念。  【关键词】活动;体验;角的认识  一、背景与问题  角的概念是平面图形认识的基础,是儿童从一维空间的“线”向二维空间
【摘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小学生提高语文核心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结合当今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探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与文本对话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文本对话;阅读教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中提到: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就意
【摘要】针对目前学生阅读与写作的学习现状和教师写作教学的现状,教师可在写作教学中采取“以读促写”的教学模式,通过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培养思维,搭建起“读”与“写”的桥梁。如果阅读和写作之间隔着一条鸿沟,那么,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比如延伸课外阅读、讲述课外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主动建构知识,培养思维,搭建起“读”与“写”的桥梁。  【关键词】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