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高中生科学预习物理实现高效课堂服务

来源 :课堂内外·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633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通过讨论,科学指导高中生有效预习物理教材的几点做法,阐述了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预习可以使物理课堂教学更高效,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自学能力。
  【关 键 词】 学生;物理;预习
  《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将“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物理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列入课程实施的总目标之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课堂教学质量的法宝,而学生预习具有超前性、独立性、异步性等特点,教师引导学生科学预习教材,对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以期达到对所学内容知已知彼,提高课堂学习的针对性,进而实现高效课堂都具有独特的作用。
  目前,有的物理教师对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因学生预习缺位或不到位,消耗了大量的课堂教学时间,造成教学效率低下。有的教师认为指导学生预习可有可无;有的甚至认为学生预习好了会冲淡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即使有的教师有意要求学生预习也是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预习目的不明确,笼统地要求学生翻翻课本,教师对学生预习内容缺少精心设计,预习没有检查,使预习流于形式等等。因学生没有有效的课前预习,没有对学新知识做前期准备,自然就影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课改的实践告诉我们: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仅组织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和探究学习,课后及时的巩固知识与向课外知识延伸等,还应在课前抓好预习,让预习成为学生课堂学习知识前的合理“抢跑”。
  经过实践,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按照如下方法引导学生科学有效地预习,可以使物理课堂更高效。
  一、引导学生认识预习课文的重要性
  从进入高一后,教师就必须对学生原有预习能力、习惯做一全面的了解,请有预习经验的学生结合自身经验谈预习的好处。教师应在制定学科预习制度的同时,开展“花15分钟的预习,改变我们的学习被动局面”的主题讨论,强调预习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自学,通过自己对课本和相关资料的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用自己的方式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独立接受新知识,独立将未知知识带入课堂学习等。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对预习课本的意义明确了,预习自觉性和能力提高了,形成了班级良好的学习导向。
  二、教师应教给学生必要的预习方法,使其提高预习效率
  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的“金钥匙”,对刚升入高中的新生来说,教师在示范不同类型课文(如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等)预习方法的同时,教给必要的预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预习效率。如懂得复习与新知识相关的旧知识,扫清预习路上的障碍;预习新教材应初读教材,读懂课文中的主要概念,把重要的结论、主要观点找准;细读教材,把握主要知识点的来龙去脉;精读教材,对教材中的重难点、疑难点经过思考后分别用(…)(----)、(~~~)等符号标注出来,对疑点虽经过独立思考(包括查资料)仍得不到解决的可与其他同学讨论,必要时将其带到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预习效果要通过适当练习检验,预习后试做教材课后练习,以检测自己预习的效果等等。另外,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学会将预习中获得的重点、难点、疑点和自己独特见解写在课本空白处或笔记本里,让学生逐步养成读、圈、查、划、抄的习惯。总之,学习方法对了,预习成效也就提高了。
  三、制定《预习导学案》,引导学生有目的的预习
  就学生对物理知识认知结构而言,每节教材内容包括已知知识、似懂非懂知识和未知知识三类。预习习惯与能力还没有形成的学生在预习物理教材时往所会感到无所适从,预习目标不明确,预习效果差。这就有必要帮助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教师应设计“预习导学案”,让学生沿着老师设计的“路线图”预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由老师“扶”着学生预习后,在掌握足够预习方法后就可以逐步让学生丢掉“预习导学案”这根“拐棍”,使预习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项目。因此,教师在学生进入高一学习物理新知识后,每上一个单元,教师就必须了解学生课前对所学内容知识的储备情况,需要学习哪些概念、公式、定律和定理,对预习课文的目标、重点、难点和预习内容等进行必要的备课,从而列出“预习导学案”。
  下面是新课标鲁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材《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的《预习导学案》的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知道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
  2. 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3. 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的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了解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 体会科学家研究自由落体的方法和科学精神。
  (二)学习重点
  理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及规律。
  (三)预习教材
  认真阅读教材,相信你能独立回答以下问题。
  1. 按你的生活常识判断轻重两物体从同一处下落,谁先落地,你能利用身边的物体验证吗?
  2. 试着做课本50页图3-26硬币与纸团下落的实验,观察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 阅读课本频闪照片图回答:
  (1)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
  (2)如何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
  4. 初步了解自由落体的加速度?
  (1)自由落体加速度又叫做_______,用符号____
  _____表示。
  (2)根据课本53页的表格内容,体会重力加速度的变化条件及规律。
  5. 阅读教材中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部分,与同学合作交流一起来领略其精妙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感受科学家的探索精神。
  6. 对以上有不理解或疑惑的问题,请记录在你的预习笔记上。
  以上《预习导学案》是在教师认真研读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水平的前提下,从新课中要涉及到的已有知识,应用到的主要实验方法,所要学习的概念、定律以及新课中所涉及到的一些自然、生活现象等方面设计的,避免了学生预习的盲目性。课前根据预习提纲进行充分的预习,初步掌握当节课所涉及的物理概念和规律,为听课扫除知识障碍,这样听课才能从容自若,跟上老师的进度,对预习时发现自己的未知知识,要求学生应主动将问题带到课堂,如此学有目标,就能主动思考,上课时才能够抓重点,这样做不仅有利于掌握新知识,而且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听课的针对性,提高听课效率。
  四、监控学生的预习成效
  1. 了解学生完成预习导学案情况。教师通过检查后都要对该次预习情况进行评讲,以推动下一次预习,使学生逐渐养成习惯,对于预习较好的同学,授课时,教师可适当给予鼓励表扬,请其交流预习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表扬激励,在班级上树立正确学习榜样。
  2. 在上课时留意学生预习成果在课堂上的反馈。教师在上课时,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帮助学生总结预习的收获和疑惑,若是个别问题可以进行个别辅导,而对于面上存在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集体辅导时间进行专题指导,排除在预习方法上的困难,使预习教材踏踏实实地进行。
  3. 鉴于学生预习时间大都在课外进行,教师要善于调动家长指导督促学生预习的主动性,在时间上加以科学地安排,对照教师提供的预习作业辅导或督促学生预习。教师在开家长会时,要有意识地推荐部分家教做得较好的家长在会上介绍,宣传科学辅导孩子预习的做法,使家校对学生预习辅导形成合力,这样效果会更加明显。
  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是实现自我教育,教学的本质是让学生学会学习。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在《先学让每个学生拥有课堂参与能力》一文也指出:“教学论告诉我们,当学生已经能够自己阅读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时候,就要先让他们自己去阅读和思考,然后针对学生的阅读和思考中提出、发现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这是教学的一条规则,而不是一种可采用也可以不采用的方法”。学生预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虽然是一段艰巨的历程,但学会预习对学生发展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必须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开始,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使之为打造高效课堂服务的高度,将科学指导学生预习,全面提高预习质量抓紧抓实。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韩立福. 预习是学习能力培养的奠基工程[N]. 中国教育报,2012-8-7(4).
  [3] 余文森. 有效教学绕不开的三条规律[N]. 中国教育报,2008-12-12(6).
  [4] 刘金玉. 高效课堂八讲[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其他文献
可能我天生爱幻想又有些多愁善感,所以格外喜欢看几米的漫画,总觉得像个小孩在说着天真的童话,而那些话却可以触及人的心底,让你想到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忧伤,但他的画中却又传递出一种温暖努力治愈你的忧伤。还很清楚地记得邂逅《忘记亲一下》是两年前一个周末温暖的午后,我去给开始上托班的儿子选一些讲述适应暂时分离的绘本,一下就被《忘记亲一下》这本书吸引,可谓是“一见钟情”。封面那个嘟着小嘴的孩子,小脸儿粉扑扑的,
【摘 要】 语文课改实践已经满一轮了,这三年来,积极投身课改的教师有了一个实践与思考的过程,在内心更新理念,在教学中勇于实践,在课余积极交流,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大力促进了语文教学改革。我们期待能在语文课改的路上,越走越远。  【关 键 词】 语文;课改;教学  伴随着语文版课标《语文》(七~九年级)的使用,我市语文课程改革实践已经满一轮了,作为一名年轻的基层语文教师,在这第一轮的语文课改过程中,有
【摘要】时政热点是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高考考试中的重要考察要点,  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时政热点,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有益。作者近年来在这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政治;时政热点;评述;主动学习    一、背景  新的思政课课程标准强调政治课要体现“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摘 要】 为了达到小学语文教育目标,课堂教学中一定要从多方面入手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活力,让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将这种情感体验化成学习语文源源不断的动力。  【关 键 词】 兴趣;学习动力;语文;教学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抽象概括,运用知识进行判断。”数学审题能力需要在“做”的过程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数学审题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之一,有助于学习数学知识,有助于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  【关 键 词】 审题能力;数学;能力培养  审题是问题解决的基础和先导。在粗心、马虎的背后暴露的正是学生审题能力的薄弱。”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了解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并能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由此可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数学实践活动课的意义重大,可行性强。我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探索,谈谈对实践活动的几点认识:首先,实践活动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其次,实践
案例  我的孩子刚满6周岁。在生活中遇到一点有难度的小事就不知道如何去解决了,还总是掉着眼泪说“我不会”。前不久,儿子吵着要学游泳,可刚学了两天,就没了兴趣,教他一些动作时,他总说“我学不会”。面对这么脆弱、不自信的孩子,我该  分析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孩子到了5岁以后,往往会特别乐于学习一些带有挑战性的新技能,比如剪纸、画画、弹钢琴或骑自行车等。不过,有很多孩子一旦碰到一点困难,就会不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我们的青年学生都会产生影响,这让我们在班级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学生”逐渐增多。这也要求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问题学生”的成因仔细分析,本文就是笔者通过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作出的有益探索。  【关键词】培养;个性心理品质;班级管理;问题学生;情绪情感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就是力量”已成为定论,但同时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也要
无球队员的进攻跑动技术,在篮球比赛的进攻战术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篮球战术形成的基础和联结战术的无形纽带。据统计,一场比赛中队员更多的是处在无球状态。无球进攻跑动意识的强弱、技术动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进攻配合的质量与效果。特别是随着全场紧逼、夹击战术的出现和不断完善,无球队员的跑位更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提高无球队员的进攻跑位技术水平,也就成了篮球教学与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进攻中
2020年初,当全国人民沉浸在“鼠你最美”的期待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就此打响了——一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猝不及防地袭击了千家万户。   春节假日一再延期,多少孩子沉浸在寒假延期的狂欢里,玩着游戏,刷着抖音,不吃不喝睡懒觉消费着如金的光阴。   抖音上,一些吸引人眼球的操作频出,孩子们刷得不亦乐乎:   有人数起了家里有多少颗大米粒,多少根头发丝;有人感慨着体温正常,吃饭正常,喝水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