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hunjiang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以及科技领域的不断进步,学校内的小学数学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了实际教学中,这一教学方式及手段的变革有效的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并且有利于教师布置教学情境,使同学们能够更高效的掌握数学知识与运算方式,从而确保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 信息技术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5-0064-01
  引言
  现代化教学方案中提出了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应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将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从而提升学生们对数学课程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提高学习兴趣,从而达到高质量教学的目的。
  一、利用信息技术,启迪想象思维
  1.新课标中指出:对学生进行数学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提升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的运算能力。而数学又是整个世界中最为重要的知识点之一,世界上很多科学研究与空间形式都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小学生们刚刚接触立体图形,空间想象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不足。而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方式则能够有效弥补这一不足之处,充分的发掘新的教材形式,将知识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呈现在学生们面前,提高他们想象能力,让他们大胆的想象,勇敢的发言,从而提高他们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
  2.比如,教师在教习组合图形面积计算这一课程的时候,如果采用传统的黑板式教学,将组合图形画在黑板上的话,同学们将很难理解图形面积的计算,而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来进行这一课程的教学,则能够将组合图形立体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同学们面前,以动态的形式向同学们讲解图形面积的计算,让他们更加容易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方式,提高了学习效率。又比如,教师在进行圆柱、圆锥以及球的面积计算方式的时候,教师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器材来对同学们进行讲解圆柱、圆锥以及球面积的计算公式,再配以优美的音乐与深入的解说,让动画变的更加生动易懂,这样不仅能够快速使同学们掌握面积计算方式,还很大程度的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数学知识充满好奇心。
  二、应用信息技术,突出教学重点,大大降低教学难度
  1.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动静结合、声色兼备以及形象具体的特点,让数学知识以更加容易理解的形式呈现在同学们面前,避免出现教师讲不明,同学们听不懂的情况,从而实现高效讲解与学习,加快同学们对知识点的理解,很大程度的降低了教学难度。传统课本教习中的例题,插图、推理以及证明都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只靠教师的讲解同学们会很难理解,很难提高同学们的主体意识。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合理运行信息技术,通过对学生们认知特点的了解,将数学知识从静态转变为动态,不仅能够使同学们更加容易对知识进行掌握,还有助于提升他们的主动学习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及抽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教师采用信息化教学器材来进行知识点的讲解,会使同学们对知识点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从而使重点、难点变的简易化,相较于传统的数学教习方式,学生们更加容易接受信息化教习方式。
  2.例如,教师在讲解圆的面积这一课程的时候,为了使同学们更加容易理解圆面积运算方式,教师可以在信息化教学设备中画出一个圆形,再将这个圆按规则划分为十六块,然后再将这十六块组合成一个近似长方形,最后将整个过程制作为动画,在课堂上反复的演示,这样同学们都明白了从圆形到长方形的过程,更加容易理解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使同学们更快、更高效的掌握圆的面积计算这一重点知识,不仅大幅降低了教学难度,还有效提高了数学知识的教学效率。
  三、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
  1.新课标中提出,小学生们的年龄较小,还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阶段,他们具有很强的动手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为他们创造动手平台,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此外,还应当结合信息化教学器材,最大程度的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从而使他们能够快速高效掌握数学知识。
  2.比如在讲解对称图形这一课程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同学们展示出多个对称图形,从而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笔者认为,仅仅靠书面上的图形与黑板上画的图形来对这一课程进行讲解,同学们是很难理解的,而采用信息化技术,则能够加深同学们对此项知识点的理解,使图形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将他们生活中所遇到过的对称物体展现在他们面前,使对称图形课程变的简易化,从而使他们准确理解对称图形的具体含义。
  四、应用信息技术,即时反馈,体现反馈的广度
  1.教师在对小学数学课程进行教习的时候,可以适当的举办教学活动,激发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渴望。教学活动是一种比较复杂的信息交流活动,它可以直接反映出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并能够鼓励同学们提高学习成绩。让同学们在电脑上回答数学题,回答正确就在电脑上显示“你真聪明”“你真棒”等肯定的语言,激励同学们继续努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及学习兴趣。如果回答错误,则需要在电脑上显示“不要气馁,你能行的”“我相信你能行”等鼓励性语言,从而激发同学们对学习的渴望,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加快自我学习步伐,争取下次数学活动中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
  2.如在進行口算练习时,利用电脑中的随机函数编写算式,可以根据要求无限量地供应题目,并判断你输入答案的正误。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创设一些生动的数学小游戏,让同学们在电脑上进行练习,练习完成后教室再选择一个新的数学小游戏,让同学们进行解答,解答完成后,电脑系统自动判断正误,用“你真棒!”和“再想想!”两种声音来表示判断结果。学生对这样的数学游戏十分欢迎,达到了寓学于娱之中的效果。
  五、结语
  总而言之,新课程改革后的小学数学课堂已经离不开信息技术。这一技术的运用有效避免了小学数学课堂上的压抑气氛,使课堂时刻保持活跃的氛围,有效提高了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率,使我国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王升元.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实现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创新[J].学周刊,2015(17):152.
  [2]时迎霞.在新课程改革中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13):101-102.
  [3]李满仓.浅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26(02):4-6.
  [4]杨光.新课程改革下信息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7(05):112-113.
  [5]吴晓娜.立足小学课堂实际在数学教学中用好信息技术[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01):44-45.
其他文献
【摘要】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学后能解决实际问题,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所在。如何在实际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是值得认真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解决问题 解题能力 思维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068-02  应用题是由情节和数量关系两个部
【摘 要】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割不断的精神血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纽带,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源头。沂蒙中学根植沂蒙红色沃土,用“红色”打亮学生的生命底色,以弘扬沂蒙精神为重点,传承红色基因为主线,秉承“红心向党,绿色成长”的办学理念,实施“沂蒙精神红色教育体系”,精心打造紅色文化特色学校,努力构建学校“红色教育”品牌。  【关键词】沂蒙精神;红色基因;红色教育体系;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44
【摘 要】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初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为此,加强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主要从明确学生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创新、加强语文学习技巧和多媒体教学等几个方面来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论述。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学生;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051-02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质量也取得了明显的提高,而针对小学数学课堂,我们也提出了高效率、高质量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就是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为目的。本文针对小学数学简便计算的培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简便运算;小学生;数学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2
《集聚纺纱用网格圈》纺织行业标准(送审稿)审查会议于2009年12月15—16日在江苏无锡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东华大学、太平洋机电(集团)有限公司、无锡纺织机械研究所、无锡一棉纺织
2011第二届中国纺织峰会于6月13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本届论坛以“由纺织大国迈向纺织强国”为主旨,紧紧围绕“战略转型,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这一主题,通过对宏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作为课程改革积极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具有实现优势互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更有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基于此,本文将着重分析合作学习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23-0052-01  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也是
【摘要】高中物理教学的开展,既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是为了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物理知识的讲授,更要在知识讲授过程中来渗透物理思想方法,以实现对学生物理思维的培养,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帮助学生汲取物理知识养分。鉴于此,文章将从就如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渗透物理思想方法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物理思想方法 渗透意义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