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化学复习如何做好教学衔接

来源 :海外文摘·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yk797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提高总复习的有效性,克服传统的多次循環复习,我对化学总复习的过程进行设计,打破原有专题复习的局限性,实行知识的衔接与整合,提高了化学复习集约化和有效性。
  关键词:高三化学;复习;衔接整合
  中图分类号:G634. 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17)16-0030-02
  高三化学复习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网络,巩固基础知识、提升化学学科能力,以应对高考的检阅。传统的高三化学复习还是以知识点为主导,通过多轮次的磨合,提升解题能力。而知识点的相对独立,使得学生的知识网络之间联系太少,还是像海洋中的岛屿,彼此分离,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较难提高。而将化学知识进行衔接整合,就是把一些零散的化学知识通过某种方式彼此衔接,从而实现化学知识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其要领在于将零散的化学知识要素组合在一起,并最终形成有价值、系统的一个整体。所以,我改变了传统的以知识点立意为复习主导的复习模式,转向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复习模式。而能力从来就不是单一知识能够培养出来的。教育家罗杰斯曾指出“所谓的能力是在具体而又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抽象地掌握知识的技能”。教师引导并教会学生完成学科内各模块之间的知识衔接与整合,打破原有知识的板块和互不相融的状态,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为主体,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形成能够在具体而又复杂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二轮复习”通常都是以“考试热点”设计专题知识进行复习,仍然是以知识点的复习为主导,比如离子共存问题、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问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的综合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规律等,这些知识专题也有一定程度的学科内综合,但还是以知识训练为主体,能力的综合训练却不足。而且一轮复习为我们的专题复习已经提供了知识和技能的储备,因此,我们的专题复习可以将前面一轮复习的知识进行整理和融合,对各模块之间的知识进行衔接,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与能力的衔接整合模块。
  过渡元素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因此也就成为我们设计衔接整合模块的基点或立足点。以铁及其化合物的衔接整合教学案例为例: 衔接整合教学案例——铁及其化合物
  衔接整合模块一:以铁的存在、性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为基点,将元素化合物知识与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电化学知识、盐类水解知识进行衔接整合。
  1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面对a、b陈述的正确性及其有无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b、铁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材料a对b对 有
  B.a、常温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b、高温下氢气能还原氧化铁生成铁a对b对 无
  C.a、铁属于过渡元素b、铁和铁的某些化合物可以用作催化剂a错b对 无
  D.a、铁在空气中表面生成致密氧化膜b、可用铁罐储运浓硫酸、浓硝酸a对b对 有
  (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三个装置探究钢铁的腐蚀与防护:①电极:铁,铜 电解质溶液:食盐水;②电极:铁,锌 电解质溶液:食盐水;③铁接电源负极,石墨接电源正极 电解质溶液:食盐水。在相同条件下,三个装置铁电极腐蚀最快的 (填序号),该装置正极电极反应式为__ ;为防止金属Fe被腐蚀,可以采用上述__(填序号)装置原理进行防护;装置③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3)自来水厂常用高铁酸钠(Na2FeO4)改善水质。简述高铁酸钠用于杀菌消毒又起到净水作用的原理____。
  本模块的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和科技,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电化学知识、盐类水解知识和元素化合物知识进行衔接整合,形成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应试能力。
  衔接整合模块二:将元素周期表与氧化还原反应、盐类水解平衡及移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衔接整合。
  2 表1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某一化学元素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O”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2)写出“l”简化电子排布式__。(3)制印刷电路板时常用O与l组成的化合物溶液作为“腐蚀液”,其反应原理的离子方程式为__。(4)与明矾相似,O元素的一种硫酸盐也可用作絮凝剂,在使用时发现O元素的硫酸盐并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除去,其原因是__。(5)晶体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晶体中最基本的重复单元称为晶胞。食盐晶体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且均为等距离的交错排列。已知Oxe晶体晶胞结构为NaCl型,由于晶体缺陷,x值小于1。测知Oxe晶体密度ρ为5.71g/cm3,晶胞边长为4.28×10-10m。(铁相对原子质量为56,氧相对原子质量为16)求:在1molOxe晶胞中含__molOxe;Oxe中x值(精确至0.01)为__。写出O原子的电子排布式__,并分析:O元素为什么会出现O2 和O3 ,且O3 价稳定?__
  本模块的设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来解决一些特定的知识情境,且关注了知识的综合性与发展性运用,同时将元素周期表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盐类水解平衡及移动原理很好地融入进来,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衔接整合模块三:将氧化还原反应原理、沉淀溶解平衡、配合物知识、化学实验知识进行衔接整合。
  3 绿矾(FeSO4·7H2O)是治疗缺铁性贫血药品的重要成分
  下面是以市售铁屑(含少量锡、氧化铁等杂质)为原料生产纯净绿矾的一种方法:铁屑在稀硫酸中溶解,然后过滤,将滤液用稀硫酸酸化至PH=2,并通入H2S至饱和,冷却,过滤后,再进行一系列操作就得到了绿矾。已知:室温下饱和H2S溶液的pH约为3.9,SnS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为1.6;FeS开始沉淀时溶液的pH为3.0,沉淀完全时的pH为5.5。(1)检验制得的绿矾晶体是否含有Fe3 的实验操作是__。(2)操作中,通入硫化氢至饱和的目的是__;在溶液中用硫酸酸化至pH=2的目的是__。(3)最后一系列操作的顺序依次为:__、冷却结晶、__ 。(4)得到绿矾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目的是:①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②__。(5)测定绿矾产品中Fe2 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2.85g绿矾产品,溶解,在250mL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硫酸酸化的0.01mol/LKMnO4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00mL(滴定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Fe2 MnO4- 8H →5Fe3 Mn2 4H2O。①判断此滴定实验达到终点的方法是__。②计算上述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为__。③若用上述方法测定的样品中FeSO4·7H2O的质量分数偏低(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能原因有__;__。
  本模块的设计,模拟了高考命题的特点和风格,以工业生产流程为知识背景和载体,将化学实验知识,氧化还原反应规律、沉淀溶解平衡知识、配合物知识模块进行衔接整合,具有新颖性,关注到知识的基础性,又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案例主要呈现衔接整合教学在高三化学总复习中应用的优势,在实际教学和学生的交流反馈中,这就打散了原有知识的板块和互不相融的状态,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升为主体,以生动、丰富、现实化的素材为背景,激发学生兴趣。这是我对教学实践谈及的一点体会,希望对其他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与帮助,希望得到各位名家的批评指正。我也相信,衔接整合教学应该可以给我们的教学工作提供一个有效的方法,提升我们的教育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罗日叶著.整合教学法:教学中的能力和学业获得的整合[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郝惠珍.整合教学法:传统教学法与交际教学法的综合运用[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8(5).
其他文献
摘 要:学生是独特的,教师要尊重差异、珍重独特。在物理教学中关注个体差异,做到教学目标差异化,教学内容差异化,教学模式差异化,教学方法差异化,教学措施差异化,课堂练习分层设计,课堂提问分层设计,课堂教学分层评价。从学生出发,尊重个体差异,让物理课堂重新焕发生命的活力。  关键词:个体差异;物理教学;差异化;课堂教学;活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钢要》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
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有一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作者形象地解说了新陈代谢的规律,激励人们身处逆境时,要向前看,对未来充满信心。我在物理教学中却要求学生要抓住眼前做错了的题目认真研究,从中得到有价值的东西为我所用。我称之为“病树亦有无限春”。    一、利用解错的题目教育学生要耐心、细心、明白“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中学生正处在“四岁的娃娃管我叫阿姨,四
摘 要:本文总结了欧盟成员国中多种食源性细菌性人畜共患病,如弯曲杆菌病、沙门氏菌病、李氏杆菌病和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病的发生情况,为评价动物源性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制定防治措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人畜共患病;弯曲杆菌病;沙门氏菌病;产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病;李氏杆菌病  中图分类号:S855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2-0045-04  欧盟各成员国
摘要:小学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音乐和艺术形象的分布,音乐审美能力和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提升,使学生能够积极在愉快的气氛中获取知识,并获得快乐的体验是音乐教育的真正目的。目前,在小学目前音乐教学的大部分仍在使用灌输性质的教育,缺乏关注到学生的合理性和单调的教学风格,导致学生缺乏兴趣,学生的发展不利于歌唱课的推广和发展。为了有效地实施歌唱课,我们
摘 要:高中通用技术学科的核心素养由技术意识、工程思维、创新设计、图样表达、物化能力五个互相关联的要素构成。本文以“工程思维”的培育为例,从实践活动的选择、推进、评价三个角度,探索学生技术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关键词:通用技术;实践活动;核心素养;工程思维  通用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有理想、能动手、会设计、善于创造的未来公民,其主要特征是设计学习与操作学习,学生通过观察、调研、设计、制作、试验等
摘要:为增强沿海防护林的防灾、抗灾能力,提高其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本研究以乌桕-高粱和榉树-高梁2种林农复合经营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模拟试验,研究其环境特征和农作物光合特性。结果表明,(1)在相同立地条件下,乌桕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树木的树高、胸径生长率和林木成活率均大于榉树一高梁复合经营系统。(2)乌桕-高粱复合经营系统较榉树一高粱复合经营系统更利于降低林地光照度;前者调节空气湿度功能强,空
摘要:无论是做社会研究还是历史研究,尽管研究者几乎都会把社会发展或历史演变分为几个时期或者是几个阶段,但其都赞同历史是性质的贯一的,是连续不断的观点。自18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的变革和发展,世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直到二战后,“现代化”一词作为学术用语才开始在西方通行起来。尽管如此,但关于“现代化”的讨论,确是早就有之,是伴随着西方近代化的变革开始的。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关于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在
摘 要:比热容的概念因其比较抽象、内涵有深度、外延有广度而难以理解和应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相当的难度。本文通过分析比热容概念建立的难点症结,分析原因,提出通过实验有效建立比热容概念的建议。  关键词:比热容 ;实验探究;概念建立  在初中物理众多的概念中,比热容的概念因其比较抽象、内涵有深度、外延有广度而难以理解和应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有相当的难度。沪科版教材是通过“探究物质吸热或放热的
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了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和作用,接着说明地理判断推理能力的概念和其培养的基本途径,然后阐述了培养地理判断推理能力的微课程开发实施的一般流程,最后以《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的教学实践,来说明微课程在培养地理判断推理能力方面有辅助作用。  关键词:微课程;地理判断推理能力;热力环流  微课程是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微课程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利用微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地理
摘 要:深度学习是一种批判性的、高质量的、理解性的学习方式,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在各章节阶段复习和初三总复习中可充分利用数学微专题“准、细、深”等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微专题.现以设计“2019年福建中考第24题微专题复习”为例,谈谈如何设计微专题,进行精准、简约的教学,促使学生能把一类问题想深、想透,形成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个性思维,达到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  关键词:复习;微专题;深度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