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活动应当与时俱进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dlily_7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班级是大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织载体;大学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这种风貌和精神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影响学生的行为,是新时代大学生管理及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
  关键词: 大学班级 大学班级文化 活动建设
  一
  大学班级文化是通过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的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文化环境和群体氛围,是有效的教育因素和手段。班级活动作为班级文化的具体表现,是学校教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集体教育的经常性形式。开展有效的班级活动,对促进学生发展,加强班集体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促使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对这个集体有一种依赖与依恋,体现一种作为成员的安全感和自豪感。有效地调动全体成员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促进全体学生德、智、体、美、劳诸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有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班级活动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近年来,在社会大环境和家庭小环境的影响下,加上许多班级的活动内容陈旧,形式单调,班级活动往往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效果不明显,从而大大降低活动的应有作用。
  积极的班级活动必须具备的条件:(1)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并激发全体学生的兴趣;(2)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3)得到学生家庭及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4)对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一生都起着积极、健康的作用。
  它的选取要注意以下几点:(1)教育性。班级活动的教育意义是多方面的,它可以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可以是开发智力的,可以是提高实际操作能力的,可以是增强审美情趣的、强身健体的,等等。好的班级活动应发挥教育的综合功能。(2)时代性。要让学生触摸时代的脉搏,选择有时代感的主题。(3)易操作性。开展班级活动要注意它的易操作性,必须让学生感觉到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做到的实实在在的事情
  教师要在新时代下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不断扩展创造性思维,从而让学生发挥创造力、摆脱课堂束缚,也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时代脚步与班级活动真正意义上的有机整合,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的成就感。
  在设计班级活动时,我一般依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学生特点——进行访问、调查——开始初步策划——讨论、修改——预演、整改——最终确定方案。
  随着“90后”跨进大学并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大学生的思想随之烙上“新新人类”的特殊印记。“90后”的思想比前几代人更开放独立,具有自信张扬、特立独行、思维方式开阔等特点。但是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他们更依赖网络,越来越成为“宅”一族,更沉迷在魔兽争霸、DOTA的虚拟世界里乐此不疲,班级学生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班级QQ群,面对面的交流越来越少,出现人际交往能力的缺失问题。如何理解、教育和呵护“90后”大学生,开展令他们感兴趣的、使他们在其中得到收获和教育意义的班级活动,是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必须探讨的课题,
  在确定初步活动方案后,我与系里的其他老师进行了讨论,根据老师们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完善了活动方案,进行了活动预演。首先在脑海中想象整个活动将会如何进行、学生表现如何、效果如何,再召集学生干部对活动方案进行讨论,从中了解学生的想法,不断进行整改,最终确定方案。
  二
  为了使班级活动的影响面更宽、教育意义更深刻、宣传更到位,我认为应具备以下要素:
  1.人人参与,展开讨论
  以往的班级活动或许更多是“积极分子”展现能力的舞台,当今的班级活动更是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的平台。所以在“大学生就业素质拓展”系列活动的通知上,我明确地写着:要求每位学生都参加。刚开始,班上部分学生有怨言,认为老师太强硬,其实这部分学生就是平时不太积极、羞于表现自己、对自己没有自信的学生,这个活动实际上就是为他们设计的,“每位同学都参加”的要求肯定不会因为他们的怨言而妥协。
  2.学生分组、分工
  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注意自身角色的变化,和学生一道参与活动。同时,教师应提供咨询、给予方法指导及对各小组活动过程实施监控。
  3.班级活动的氛围应当愉悦、轻松
  在PPT演讲大赛中,因为演讲内容自拟,所以每一位学生都会展现自己所关注或喜爱的主题。例如从“凤姐”现象得到的启示、家乡的古典与现代、崇拜的足球明星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再配上抒情的音乐,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自由发挥,听众时而大笑,时而认同,时而沉思,相比以前传统的老师说学生听的班级活动形式,氛围更轻松愉悦。
  4.展示活动报告,交流活动成果
  在硬笔书法大赛中和暑期社会实践论文评比活动中,将优胜作品和总结较好的心得体会在班级橱窗中展出,供本专业师生学习和交流,使活动的教育意义延伸到班级、宿舍以至于每一位学生。
  5.加大宣传力度,营造积极氛围
  在班级活动开展完后,及时整理成新闻报道,张贴到宣传栏或上传至学院网站,有利于各班级间更好地交流与借鉴,形成良性循环。
  6.撰写活动报告,及时总结经验
  成果展示和交流后,每一个小组一方面综合各组作品写出心得体会,另一方面对本组作品进行适当修改,把各个小组的活动资料进行集中、整理,有利于资源共享(其他班级)和资源再用。
  总之,大学班级活动建设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水平,更有利于大学生的人格完善,时代精神、大学理念、校园文化等主流思想也可以借助班级文化影响当代大学生,因此构建符合实际的大学班级活动有重要的意义。辅导员在大学班级文化构建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没有班主任的积极倡导,班级文化建设难以取得良好效果。广泛发动班级学生,调动大学生参与建设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设计与管理的主体,并用生动的形式将建设的成果呈现出来,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目标,才能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最终提高大学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
  参考文献:
  [1]陈江华.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开展高校新生班主任工作[J].中国地质教育,2007.
  [2]蔡文华.高校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考[J].中国电力教育,2010.
  [3]付小园.浅谈高校班主任工作中的五种意识[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6.
  [4]杨丽艳.高校兼职班主任工作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
  [5]曾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着力点[J].当代教育论坛,2006.
  [6]李冬杰.新时期辅导员工作方法研究[J].民营科技,2010(06).
其他文献
摘 要: 情境教学法,简单地说就是教师以实际语文教材内容中描绘出来的情境为依据,努力创设出与之相一致的图片、视频等,再借助具有艺术性的语言和感染性的音乐等,用最直观、形象的方式再现文本,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用相应的情境进行相应的语文课程的教学,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让师生在这一舒适的氛围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而促进初中语文课堂快速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质效。在
摘 要: 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的内容看,它主张注重教育过程,反对片面追求教育效果;强调幼儿的主体作用,反对“填鸭式”教学;主张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等,这些正是开展创新教育最根本的保证。  关键词: 美术活动 创新教育 培养方法崔子范说:“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新。”作为艺术领域的美工活动,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因此,教师应在美工活动中大胆实践和
传统课堂需要改革,这已成为一种共识,但怎样改无疑成为一种“共同”困惑。研究怎样改,或者换句话说,课改从哪里切入,找到这样的一个“切入点”,并把它转化为一个“支撑点”,成为我们做力行教育改革打造高效课堂的重大课题。  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教学理念,传统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该
一、引言  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作为一种教学理论研究方法,源于70年代中期的美国,近年来开始受到国内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鲁子问在《英语教学方法与策略》一书中指出了行动研究是教师在对自己教学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相关的理论设计问题解决方案,然后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改进教学的一个过程。其特点可归纳为:  1.行动研究是一个反思循环的过程。  2.一定是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研究。  
摘 要: 新课改指出,现阶段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交流能力与互助探究能力。由此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与学习特点,展开基于合作学习理论的小学班级管理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引导学生重视自身的主体地位,强化主人翁意识,鼓励学生参与到班级制度建设与管理中。本文分析了合作学习理论下的小学班级管理策略。  关键词: 小学班级 合作学习 班级管理 管理方式  一、重视合作学习,强化
体育大课间活动是近年来在课间操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的一种学校体育新的活动形式,活動的时间更长,活动的内容更丰富,组织的形式更灵活,练习的强度更适宜,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需要。但是在很多农村小学因为各种原因,体育大课间活动基本上是流于形式,活动有效性低下,没有对学生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针对此种状况,我校特设计本案例,增强活动效果和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发展,加强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学校体育特色的形
摘 要: 试卷讲评课指考试后对试卷进行质量分析和讲解点评,帮助学生对已学的数学知识点进行查缺补漏和加深巩固,特别是复习阶段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起到有效地查缺补漏、总结经验、提高能力等功能。但对于聋生而言,生源基础差异较大,在实际试卷讲评教学中,有些教师对试卷讲评的作用缺乏认识,讲评试卷时缺乏针对性,一视同仁地对待;有些教师实属演员,在课堂上自己发挥得淋漓尽致,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没有积极引
摘 要: 多媒体教学中的图片史料运用至关重要,培养教师、学生从不同角度获取历史图片信息的能力,形成敏锐的历史洞察力,对教师的终身发展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均大有助益。本文以多媒体教学背景下,一个学生无意间的发问引出教师的思考,带出了一段少有提及的军服变革史,印证了细心的历史观察对历史学习的重要性。  关键词: 图片 船形帽 军服改革 历史洞察力  在历史教学中,图片材料的运用至关重要。一张运用得当、
摘 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实验教学法,不仅能合理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内容结合起来,还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本文坚持“做中学”和“做数学”的原则,具体论述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学生操作能力培养策略,有利于提升小学数学实验教学效率,增强学生操作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实验教学 操作能力  要满足现代社会对教学的要求,首先必须优化小学数学学习过程,激发
摘 要: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如何让语言训练和情感体验并驾齐驱,携手课堂,有效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应做到目标制定“语文化”,文本解读“创意化”,策略实施“语用化”。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文化 创意化 语用化在语文新课标的指引下,语言训练备受关注,因为它背后落实和生成的就是语文的“工具性”,即学生掌握和使用语言的能力。而体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