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健康成长

来源 :青苹果·高二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SCUM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体育课是小学教育中一门重要的课程,体育课的设置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和思维能力的提高。体育课偏重实践,学生可以在课堂上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观察力、运动力、思维发散能力、团结协作能力等等。在课堂上的各种小活动也帮助学生放松心情,缓解了课业压力。虽然体育课看起来比较随意,但是规范性同样不能缺失。
  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各门课程都非常重要,体育课的存在让学生在课业之外有了放松和接触自然的机会,团结协作能力和体力都能得到提高,在体育课上,一般没有什么特别规定的上课形式,而且体育课都是外堂课居多,学生的天性是得到了很好地释放,但是在释放的同时乜嘢应该注意课堂的规范。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一定的规范才能把事情做好,上课也是一样,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程的规范教学。
  1 定好目标,井然有序
  体育课是让学生培养德育能力的课程,在体育课上,跑步练习能够锻炼学生的耐力,体育游戏能够锻炼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但在游戏中也要讲求一定的规范。
  首先在进行一项活动的时候,要有目的性,在让学生进行一项体育游戏之前要想好这个游戏是锻炼他们哪方面的能力,不能随便进行游戏的活动,否则课堂会变得杂乱无序,学生也不能得到很好地锻炼。比如要发展学生速度素质的,我们可以选择“过关斩将”、“猫捉老鼠”、“小八路”;要发展学生思维的可以选择“集体画像”、送电报等。要培养团结合作的可以选择“齐心协力”、接力赛、“卷春饼”等。
  2 做好准备,万无一失
  在课程进行之前先做好备课工作就不用说了,相关器具和场地的准备也要提前进行才行。小学生的体育课,由于学生还小,也用不到大型器具,所以教师如果要用到什么辅助器材,一定要在课前就准备好,不然在上课时一会儿拿个器材,一会儿换个场地不仅不能保准课堂的连贯性,也不能很好地组织对学生的教学。
  另外,器材准备要简单实用,尽量做到精而少,不要设置一些复杂难以驾驭的材料,说到底,器材还是一种辅助,主要的目的是教育学生,培养他们的能力,如果因为器材的原因使学生觉得体育课麻烦,就适得其反了。
  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试着制作课堂用具,比如讓他们和家长做一个小沙包,拿到课堂上玩掷沙包的游戏,自己用矿泉水瓶和沙子做一个简易小杠铃等等,都是很好地选择,如果有条件,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进行器材的制作,这样更能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学生的参与感也能够更强。而且通过这种方式,课堂会变得很规范,如果是大家一起进行器材的制作,那么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者两项技能就得到了集中的训练,目的性也更加明确。
  3 注重实用,寓教于乐
  不管是哪门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都是培养学生掌握不同知识,增长不同的能力,所以教师在课堂的设计上应该应该着重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在课堂中学习和快乐并得,从而使课堂像其他内堂课程一样变得规范起来。
  教学中,使用的一些教学方法和教学游戏要注意好好设置。虽然小学生的精力充沛,活泼好动,但性别、体力的差异仍然不容忽视,教师不能对所有的学生都采取一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如给女生安排的自由活动项目就可以是跳绳,踢毽子,仰卧起坐之类,男生就不能让他们踢毽子,而是应该安排打篮球,踢足球之类的活动,而且不同的年级,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不同的活动,这样对于规范教学也有帮助。
  除了要注意性别和年龄差异,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来安排教学,比如一年级的孩子还不适合做一些指令太复杂的体育游戏,或者强度太大的活动,那么就要安排他们进行一些他们能接受的类似于丢手绢的这种活动,以保证学生安全为前提进行活动安排。
  有了明確的目的,不仅教师在教课的时候会觉得井井有条,学生也能够很明确地记得自己这节体育课学到了什么,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些很抽象的东西,但是他们会感觉到。
  4 注意安全,严格规范
  体育课作为一门自由性极强的课程,既然自由,就代表是有安全隐患的,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的安全情况。
  在课前,要注意避免有安全隐患的体育项目的安排,安排一些类似于铅球投掷的训练时,要保证有足够的场地,以免发生误伤;课堂中要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身安全,比如在训练接力跑时提醒学生不要只顾着速度忘记安全,或者在学生分组打篮球时,时刻注意学生的动向,避免发生冲撞现象,在自由活动时,教师也要密切观察学生,以保证学生安全进行课程的接受;课后要做好跟踪,看学生是否因为课程的原因有什么不适,并且做好课后锻炼教育,因为在进行了一些体育活动后,学生也许会出现一些不适,比如蛙跳练习过后会出现腿疼的现象,仰卧起坐练习后会出现肚皮疼痛的现象等,教师要告诉学生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并教给他们正确的应对方法,防止不当的恢复方法造成伤害。
  5 结语
  小学体育课的教学相对其他内堂课来说,自由度极大,但是面临的挑战也极大,在课堂中如何保证学生在不受伤的情况下好好进行各种体育训练,如何教给学生运动中蕴含的道理和运动的含义,如何让学生在运动中爱上与自然亲近,爱上流汗的感觉,对于教师来说都是不晓得挑战,而想要在一堂课中完成这些任务,让学生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就一定要注意课程教授的规范性,把一切都计划好,一点点去渗透,就会得到很好地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韩圩九年制学校)
其他文献
2016年6月23日上午,安徽省高考成绩公布,岳西中学的王珂同学荣获岳西县理科第一名。不负众望,王珂最终进入了北京大学“元培学院”,从山区走了出去。  王珂是如何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的呢?我们不妨追溯一下他学习的道路,探寻他成功的原因。  举案齐眉合家欢 书中颜玉洗铅华  王珂成长于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里,父母琴瑟和鸣,相敬如宾。在他面前,父亲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他们打成一片,家中常常充满两人嬉闹的欢
期刊
一、从意义上辨析  1.辨源流,切忌望文生义  成语源远流长,很多来自神话、寓言、典故等,而且在演变中不断引申新义,甚至发生转义。因此,它们常常“义在字外”,我们需要追源溯流,寻根究底,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切忌望文生义,只按字面意思来臆断成语的含义。如“为了应对高考,老师越教越细,学生越学越碎,其结果是肢解了一篇篇美文。长此以往,学生自然目无全牛,见一斑而不见全豹”,句中的“目无全牛”出自《庄子·
期刊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总体上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在内地南昌的文化适应较差。除了对饮食较适应,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生对南昌气候不太适应,人际交往适应上不乐观,学习上和心理上也存在诸多不适,多方不适亦源于多方原因,这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策略,使之尽力趋向于以“整合”的方式进行文化适应。  美国人类学家Redfield等提出,认为文化适应是两种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两种文化模式的变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初中学生要能阅读浅易文言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理基本内容。课标还明确了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文言文中考考试分值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10分变为15分,由此可见初中的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文言文学生接触的少,升入初中,每个单元都有诗词或文言文教学,相对八九年级的教材,七年级教材比较简单。然而开学两个月来,文言文的教学总感觉大部分学生接受能力非常有限,是不是农村中学的學
期刊
课堂提问是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是促动学生思维的基本的方法。要想在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能够讲求课堂提问的艺术。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层层的进行分析,巧妙的进行问题的设立,是构建高效课堂的重要的保证。因此,对于小学数学课堂,本文对提问方法做出了一些探讨。  孔子曰:“学而不思則罔。”可见在课堂之中,组织学生进行问题的思考是很重要的。提问是课堂之中师生之间的对话,是在教学过程中
期刊
本文根据小学数学第一学段对“统计与概率”领域数学教学内容的分析,从教材的编排、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具体例题;通过分析,研究,总结出适合大众教学的教学策略:数一数,初步体验分类标准;依据数据,科学决策;经历调查,感受异同。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能力、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对问
期刊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要不断的转变学生在学习中的方式,教师要能够透过学生的言行举止,进一步分析学生在学习时的心理状态,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效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将新课程完美的融入到新课堂之中,从而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小学英语知识,增强英语素养,构建高效课堂。  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高效率,是英语教师不断进行实践
期刊
趣味教学就是根据人们实际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事情,将这些例子运用到实际教学中去,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还可以适当的加入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这样就能够不断的丰富课堂教学手段,使学生们对学习语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本文就如何加强初中语文趣味教学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 拓展延伸提升趣味教学  语文是每个初中生都所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在语文
期刊
魏书生说过,“世界也许很小很小,心的领域却很大很大。班主任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愿我们以神圣的态度,在这神圣的岗位上,把属于我们的那片园地管理得天清日朗,以使我们无愧于自己的学生,以使我们的学生无愧于生命长河中的这段历史。”  “班主任”,这个称呼中饱含了家长的期望、孩子的信任,也意味着更多的付出。回首這一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我深刻体会到了其中的酸甜苦辣。  1 辣 
期刊
五年前,我校来了一个年轻的数学女教师叫杨××,教学第一年,她的教学成绩遥遥领先,把别人远远甩在后面。几年来,她的教学成绩一直领先。在我们学校被称为“杨××现象”。  杨老师上课吐字清晰,语速慢而铿锵有力。她在4楼上课,我们在一楼都能听得到她的声音。课堂上她从来不苟言笑,对学生要求严格。学生犯错误了,她会严厉批评,事后找学生谈心,直到学生服气为止,学生非常敬畏她。杨老师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学生在上课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