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户上的“眼睛”

来源 :幼儿教育·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op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班级厕所的北面有一扇窗户,因为每次上厕所时都要拉上窗帘很麻烦,我便在窗户上贴上了一层不影响光线的纸,既方便又美观,着实让我自鸣得意了一番。可才贴两天,我就发现贴纸的一角已经破损,露出一个大大的洞洞,俨如窗户的大眼睛。我想一定是哪个淘气鬼捣的蛋。于是,我不露声色地关注起孩子们在厕所里的举动。
  一天,孩子们如往常一样去厕所小便。当其他孩子都已离开时,林子和洋洋仍然驻足在厕所间,没有一丝离开的意思。是什么让他们流连于厕所不愿离开呢?我决定看个究竟。只见他们两个头挨着头,肩挤着肩凑在窗户旁,四只眼睛正从窗户贴纸的“眼睛”里往外看,一边看还一边窃窃私语。
  林子:你看,这棵枇杷树上的枇杷好多呀,才两天又长出好多小枇杷了。
  洋洋:是呀,枇杷树妈妈本领真大,生了这么多小宝宝。
  林子:不好,那个大枇杷好像被小鸟啄过,你看上面还有一个小洞洞呢。
  洋洋:那该怎么办呀?要是小鸟再来吃的话,那枇杷树上的枇杷不是一个也不剩了吗?
  林子:那我们每天都来看护吧,如果有小鸟来的话我们就把它们赶走,怎么样?
  洋洋:好。
  ……
  我终于明白了,原来这窗户上的“眼睛”就是林子和洋洋的杰作。窗户外的枇杷树是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尽管贴纸影响了他们的视线,但他们对枇杷树的关注程度丝毫未减,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悄悄地在贴纸上挖出一个“眼睛”来。我为自己只顾自己方便,没有关注孩子的需要而惭愧。于是,我悄悄走过去,摸着两个孩子的头假装嗔怪道:“你们两个小家伙,在这里看什么呀,还不快出去,要做游戏了。”经我这么一说,两个孩子都笑着跑了出去。看着孩子离去的背影,我迅速地将窗户上的贴纸撕了下来。撕去贴纸的窗户忽然变得明亮起来,窗外的枇杷树也显得更为葱翠了,尤其是那一个个小巧玲珑的枇杷都好像咧着小嘴在开心地笑呢。
  从此以后,孩子们经常喜欢驻足在窗户前热烈交流,他们的发现也越来越多:河边的柳树条都垂到小河里去了,好像在钓小鱼呢;树上有两只小甲虫,好像在玩游戏;小学里的哥哥姐姐在跑步呢……孩子们的眼睛更亮了,嘴巴也更伶俐了,听着孩子们愉快的谈话声,我和孩子们一样乐在其中。
  这个故事给了我许多思考。孩子的眼睛多么敏锐,能够观察到大自然中细微的东西;孩子的思维多么活跃,能够联想到生活中很美好的事物。自然是生活之母,自然是创造之父。孩子们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窗外的世界,那么我们何不创造更多的机会,为孩子打开亲近自然、走向世界的窗户呢?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在一次教学活动中,教师准备了多种材料引导幼儿吹泡泡.教师先拿出一支吸管,让幼儿猜一猜它能否吹出泡泡,幼儿齐声说“能”,于是教师淙了这个用吸管吹泡泡的过程,然后要求幼儿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幼儿园的集体活动大多是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的教育活动,幼儿园集体图画书或绘本阅读活动对于幼儿来说就意味着“一起学本领”。根据社会建构主义心理学理论,新知的获得需要儿童与更有能力的他人之间的交往(Rogoff,1990)。学习不仅仅是个体独立的内心活动,更是个体在一定社会情境中积极参与知识建构的过程;学习也不仅仅是个体内部的心理活动过程,还应是个体与个体之间互动的过程。幼儿在图画书阅读活动过程中
我经常带孩子们去室外感受风的存在,体验与风游戏的快乐。在快乐的游戏中,有的孩子问我:“老师,为什么有的时候有风,有的时候又没有风呢?”“为什么有时刮大风,有时刮小风呢?”“风向标是怎么回事?”……为了解答孩子们的问题,让他们对“风”有个简单的认识,我开展了“风”的系列活动。“风的游戏”是其中的一部分。  首先进行的是玩风车的游戏。孩子每人折一只纸风车,然后随着《大风车》的音乐在室外游戏,想办法让风
早锻炼后,孩子们忙着入厕、洗手、喝水,活动室里显得有点热闹和忙乱。有几个孩子围在一起似乎在争论着什么,松松说话声音特别大,还动手推小朋友一把,看样子他非常生气。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走过去想问个究竟。一个孩子指着松松说:“是他带头吵起来的。”另外几个孩子也随声附和:“是松松在吵闹。”还没等我开口,松松突然很激动地大叫了一声,双手还不停地拍打着桌子。  我是第一次看到松松这么冲动。松松是个很有自
在开展小班的美术活动“给柳树姐姐梳头发”前,为了能更好地让孩子们对所画内容有具体的认识和了解,我们特意带孩子们到小区里摸摸柳树柔软的枝条,看看柳树翠绿的颜色,感受柳条随风摆动的样子,观察柳条生长的方向……孩子们对这次观察活动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他们一直都在和同伴交流、分享,有的孩子甚至一直都在哼唱歌曲《嘀哩嘀哩》。  回到活动室后,我先让孩子们回忆了刚才的情景,请他们讲述观察到的柳树(柳条的生长方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荒村》的感伤话语在现实世界之外创造了两个虚构的文本世界,使人们认识到历史的虚构性,它用否定性的策略对当时英国正在成型中的国家身份进行积极的建构,用反思的文学话语
有了微信,有了朋友圈,我们的世界一下子变得那么大,天南地北的朋友可以瞬间聚集在一起谈笑风生;有了微信,有了朋友圈,世界一下子又变得那么小,我们时常会感叹“原来你也在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