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nickel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要实施有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优化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就一定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教师既要研究自己教的方法,又要研究学生学的方法。只要是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就应该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学;只要是学生能自己动手的,就一定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自己动手。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能力的机会。那么,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回本归真,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就此谈谈认识。
  关键词: 新课改 小学数学 教学效率 教学有效性
  一、活跃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数学是一门抽象性极强的学科,凭空想很难把答案想出来。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小学数学课堂是学生探究知识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激发他们思维的活跃性,促进他们积极思考,能够让学生加快对数学概念和定义的理解,促使他们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他们用积极的心态探究教师布置的课堂学习任务,能够有效提高学习效率。良好的课堂氛围,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最直接的作用。在良好、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充分发挥他们学习主体的作用,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知识探究,能够让他们深刻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和定义。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放到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位置,让他们敢于大胆说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看法,并敢和老师针对不同的意见进行讨论。通过积极讨论,使学生的思路更清晰,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以人为本,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和教师是活动中的双方,要使教学顺利高效地进行,教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时,教师要对他们的学习起到组织和引导作用,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知识进行分析和理解,使他们全面综合地掌握所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深入把握知识的本质,提高学习效率。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采用强制性的灌输式教学,让学生在被动状态下进行学习,不能有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使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遇到的思维障碍太多,使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探究中获得的进步和成就感体验作为激励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积极探究过程中,能够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探究效率
  在对课堂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中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在高效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积极互动,利用教师的教学经验对他们进行引导,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认识,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提高。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和教师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有利于课堂教学顺利进行。通过互动教学,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及时收集到他们的学习信息,把这些信息作为课堂调整的依据,使学生在遇到思维障碍时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受到启发,从而深刻理解学习内容。师生的积极互动能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摆脱面对教师的压力,輕松进行思考和分析。在学生进行主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他们的学习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把握探究的正确方向,提高学习效率。在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中,学生能够从各个方面对知识进行分析,从本质上理解和把握数学概念和定义,使他们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不断提高。如教学《分类》时,在学生明确分类知识后,我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先让学生分类,再找学生说明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拥有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总之,在师生积极互动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更活跃,他们对探究数学知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分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学习效率大大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获得提高,使数学课堂教学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高效进行。
其他文献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棉花区域试验进行定量化研究,其综合评价值能全面客观地评价棉花品种结果基本符合棉花生产和育种实践,为棉花良种评选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Analytic Hierarchy
摘 要: 本节课采用提出问题、探索讨论、师生互动、生生点评、教师总结相结合的方式,在学生自主探索讨论过程中,教师循循善诱,学生拾级而上,围绕问题进行观察、思考、分析、讨论,从而概括、迁移、综合数学方法,推导出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关键词: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 转化与化归 分类讨论 坐标法  新课程下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主轴,所创设的情境是学生熟悉的,设计的问题是学生能解决的,采用的
摘 要: 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数学教学应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利用已知掌握未知。同时也应创设丰富多彩的、贴近生活的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活动中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些要求,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努力构建生活化的数学教学,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开展教学。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对生活化
摘 要: 数学是一门直观性和抽象性兼备的学科。在初中数学教學中,作者发现学生可以通过相互之间讨论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本文拟就讨论学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两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  关键词: 讨论学习 初中数学 高效课堂 竞争性学习  初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讨论,可以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点的技巧性。笔者认为这是由初中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的,由于初中数学相比
摘 要:新课改以来,我们的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在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这是鼓励教师作为引导者,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通过自主的学习方式从课堂上获取知识的一种体现,本文就如何突显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地位;突显  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要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教师授课,转变成在课堂上自主获取知识,以自身思考作为学习的主要手段,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学生对于自主思考获得的知
摘 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课堂时间的相对有限,教师更应该在适当的时间中做好对于授业质量方面的保证,只有在有效性充分实现的基础上,才可以真正的实现教学目的的同时,做好对于学生的能力方面的具体培养,本文主要就此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一、确定科学而合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在教学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考虑的因素。对于一个教师而言,在每个阶段针对不同的教学人群采取的教学目
摘 要: 六年级几何都与曲面曲线有关,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他们对六年级几何很不理解,解答有关应用题困难重重,因此要将一些易学易懂的方法教给学生,便于学生顺利地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词: 六年级 几何应用题 教学方法  几何应用题是建立在空间与图形学习的基础上的,主要涉及现实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其运动,是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描述生活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六年级学的几何都是与
在课堂教学的领域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学观念是根本,广大教师的广泛参与是基础。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根本改革在于自主化。所谓“自主化”,简单地说,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做主,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自主化,必须突破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变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怎样让学生主动参与,真正做到自主化学习呢?  一、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民主的师生关系、和谐的课堂气
摘 要: 本文针对小学数学的典型错例的矫正方法一题展开了较深入的研究,同时结合作者的自身经验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以及“统计与概率”这几个数学知识中个选择了一道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错例及其解决措施,通过分析与讨论,以期能够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提升献上绵薄之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数学典型 错例分析 矫正方法  笔者借用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的一句名言引入:“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