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

来源 :文苑·经典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yi2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萬物皆可为诗。
  他把一些不相配的东西捡到手中——
  一块石头,一片碎瓦
  两根燃过的火柴
  对面墙上的烂钉
  窗外飘进的叶子
  从淋过水的花盆滴落的水滴
  那一点点麦秆
  昨天夜里吹进你头发的风——
  他带着它们
  并在他的后院里
  几乎造起了一棵树
  诗,就在这“几乎”里
  你能看到它吗
其他文献
陕西省位于我国黄河中游和汉江、嘉陵江的上游,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摇篮,也是华夏饮食文明和烹饪技术的发源地,而陕莱又是中国烹饪风味体系中一支很重要流派。作为饮食文化反映的陕菜,有着悠久的历史,辉煌的成就,遐迩驰名,源远流长。  陕菜是陕西莱的简称、又称秦莱,是中国重要地域莱。在周、秦、汉、隋、唐时期是中国的代表莱,当今是西北地区的代表莱,也是中国五大风味流派之一。  早在距今五六千年的周原文化、仰韶文化
“文化与面包密不可分,许多人的生活节奏是面包设定的,当然,还有很多周而复始的生活习惯也是如此。”记者苏珊·塞利格松这样说道。她酷爱旅行,常常乐此不疲。在她看来,面包这种看得见摸得着、能食用的东西,能够浓缩某个地方的文化精神。    决定生活节奏    “在非斯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一点,”在位于马萨诸塞州北特鲁罗家中,她这样解释道。5年前,塞利格松在摩洛哥旅行时,阿拉伯人聚居区中的柴火烤面包房和繁忙的
时间是这世界上最残忍也最奇妙的東西,它会在不经意间带走或改变着什么,但同时又会给你留下无法言喻的美妙。就像这春夏秋冬,无声无息地悄然逝去,然而也能剪一段时光,安享四季。  这是一个万物复苏的暖春。湛蓝的天空上,奶白色的云紧挨着,不时顺着风吹拂的方向柔软地涌动几下,仿佛在窃窃私语。家门巷外马路两旁栽种的柳树正缓缓地吐着嫩芽,星星点点的淡绿色映衬得红墙黛瓦愈发迷人。我家院子里有一面爬满了爬山虎的墙,初
菱头角峥嵘,却无动于色。它长水里,在陌路人眼里,只是一株不起眼的草。  江南多水,菱是别具江南意味的植物之一,多水的江南就该有菱。就像莲,藕迹遍布南北东西、天涯海角,可怎么看怎么是江南水泽里的尤物。菱也一样。北国的水太寒彻,西域的水太苦憋,南方的水又太狂放。江南的水清浅温驯,正适合低调内敛的菱。  菱是一种安分的植物。江南的河湾沟汊、池塘湖淖,都适合菱。不像莲,有藕在水下狂飙突进。菱属于小家碧玉,
古希腊悲剧大师索福克勒斯一生沉迷戏剧,晚年对家业撒手不管。几个儿子把他告上法庭,说他年迈昏聩,无力管理,要求移交财产管理权。索福克勒斯对有人说他昏聩很不感冒,当场给陪审团背诵了他刚写的《俄狄浦斯王》,问陪审团成员一个昏聩的人能写出这种诗剧吗?陪审团成员被震撼了,二话不说让他走了。  那是在古希腊。那时候,人们的精神生活比现在重要多了。换作今天,当一个人的生计和对于艺术的爱好有所冲突时,他会怎样做?
惡劣环境中的黑足猫  在遥远的非洲南端,属于南非、纳米比亚和博茨瓦纳的荒凉土地上,沙漠性的气候旱涝无常,酷热和严寒交替。这里是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没有森林,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分布着稀树草原、灌丛、草地、半沙漠和沙漠等景观。就在这样恶劣的环境当中,生活着世界上最小的猫科动物之一:黑足猫。  黑足猫的外表乍一看和家猫没有太大区别,它们从演化上来说也确实是家猫的近亲,属于真正的猫属。家猫是
集市上的店铺,各种东西无所不有,却只有一样东西可以去换它,那就是钱。容易得到的是物,较难得到的是钱。就文章来说,那些词藻、事实,就是店铺里的货物,文章的立意就是金钱。做文章,如能有立意,那么古今所有东西都能一并收纳,都能为我所用。你如果知道这个道理,就会做文章啦。  苏轼是北宋苏氏文章店鋪的CEO,他的店铺里,货物琳琅、创意迭出,拳头词产品《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
  
摘 要:复习课不是新授课内容的叠加,而是知识的穿插、交融、延展,形成知识结构,建立知识体系,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升。学生知识的巩固、能力的提升是复习课教學效果的显性表现。文章基于山东省首届初中地理复习课专题研讨会的开会情况,提出上好复习课、提高复习课效率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复习课;高效;有趣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9-10-19 文章编号:1674-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当时,罗曼·罗兰侨居中立国瑞士,但是这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浩劫使他在精神上感到极度痛苦:“我痛苦万分,简直想一死了之。生活在这种发狂的人类中,无可奈何地眼看文明崩溃,多么可憎可怕。这场欧战是几世纪以来历史上最大的灾祸,这是我们寄托在人类博爱上的最神圣的希望在破灭。”   1914年9月15日,罗曼·罗兰在《日内瓦日报》上发表了他生平第一篇政论《超乎混战之上》,也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