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4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和不断深入,对初中历史教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作为初中历史教学,应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而不懈努力。其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就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应该如何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以下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做出以下几点分析。
  一、 探讨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初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乡土历史资源就是发生在家乡的历史,可谓学生学好初中历史的“向导”。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热爱祖国和家乡的情感;二是有利于继承和发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民族传统文化;三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四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动手能力;五是有利于营造和谐而又宽松的历史课堂氛围,从而全面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打造高效的历史教学课堂,为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分析获取乡土历史资源的途径
  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虽然乡土历史资源丰富而又广泛,但是其也具有十分分散的特点,因而要想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注重乡土历史资源的搜集与获取,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获取乡土历史资源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搜集与获取:一是在历史文献中进行搜集,如本地的各种志记,地史、党史资料,地方名著等等中进行搜集;二是通过参观和考察进行搜集,如参观本地区的各种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考察本地的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并深入实地进行参观和考察,以掌握更多具体而又形象的乡土历史材料;三是采取调查和访问的方式进行搜集,通过调查和访问本地文化部门和历史研究学者,并对这些乡土历史资源进行整理和归类,并认真编写乡土历史教材,突出本地历史文化重点,精选精编等确保乡土历史资源的真实性、系统性、全面性。
  三、浅谈如何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在认识了乡土历史资源对初中历史的重要性和搜集了真实、系统、全面的乡土历史资源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对乡土历史资源的利用,方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以下笔者就分别从穿插式、专题式以及开展活动课的方式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一)穿插式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穿插式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行初中历史教学,就是在利用教材的同时穿插设计乡土历史资源于教学之中,常见的穿插方式有利用乡土资源补充教材中没有的材料,另外就是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对简约的历史教材内容进行补充。这样在教学中的既能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历史文化背景,掌握历史文化知识,还能帮助学生理解本土历史文化,丰富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专题式地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
  为确保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进一步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掌握乡土历史资源,只要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结合课本知识开展乡土历史资源专题式的教学,采取的方式可以是随堂进行,还可以采取讲座的方式进行,通过专题式的教学能还原乡土历史面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但作为教师应注意历史教材与乡土历史资源的结合,切忌主次不分、喧宾夺主,在进行乡土专题历史讲解的同时让学生把课本同相关知识进行有机结合,既不能将乡土历史资源孤立于初中历史教材之外,且还要利用乡土历史资料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湘教版初中历史教材。在帮助学生理解乡土历史的同时感受重大历史变得带来的教育,从而增强学生的历史和社会责任感,在分析乡土史与全国史的关联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乡土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三)开展活动课的方式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开展历史活动课,不仅能很好地延伸和补充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还能提高初中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在弥补传统课堂教学只是教具与语言的结合而创设的虚拟情境的不足,还能充分体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难以代替的教学职能,给学生提供具有较强实践和创新的平台,从而更好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开展活动课的方式主要可以采取以下几种:一是采用课后阅读的方法,教师根据课文相关知识,选择一些可读性强、情节生动、语言形象的乡土教材发放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阅读。教师在学生阅读前,要指明阅读的重点及阅读的方法,提出阅读思考题,阅读后,教师要做小结,给予点拨、启发。这样,既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二是组织学生对本地区的乡土史料和历史遗迹进行搜集调查,访问参观。比如,在学习川教版八年级下册《抗美援朝保卫国家》之后,组织学生调查身边是否存在抗美援朝老兵和那个年代的老人,开展《纪念抗美援朝将士》的座谈会,通过搜集有关资料,在扩大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加深对抗美援朝这段历史的理解和认识,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总之,利用乡土历史资源能极大的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在充分认识乡土历史资源对初中历史的重要性和搜集了真实、系统、全面的乡土历史资源的基础上,从穿插式、专题式以及开展活动课的方式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高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高中政治新课标对政治课的教学提出了新的理念,“生活”元素的融入则成为了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必须要面对的问题。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和教学评价进行生活化的处
【摘 要】就高中学生在写作中常出现的语法错误、态度不端正、书写潦草、不规范、语言组织能力差、文章层次不明、条理不清等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英语 错误分析 语法错误 书写问题 学生的心态    写作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写作上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对英语的掌握程度。同时,写作又是一件难事,是老师们所讨论的共同话题。下面就在实践中收集的高中学生在 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  一
本文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切入点,对视唱练耳课程的教学现状、教学内容等问题进行分析,试图将奥尔夫教学法与视唱练耳课程这二者相结合,得出更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
本文通过收集、整理衡阳市2007-2011年新建住宅价格信息和市区现状图基础上,建立新建住宅价格属性数据库,运用Ar-cGIs9.2软件的空间分析法,得到衡阳市2007-2011年新建住宅分布图
美国的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提高学习兴趣、自觉学习。”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积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终生发
“文包诗”是根据名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创作经历编写成的故事,生动而优美。这种文体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特有的,在三个学段都有课程编排。《黄鹤楼送别》是五年级上册第25课
保证政府间财政分配平衡是我国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基本目标之一。本文在阐述政府间财政失衡内涵的基础上,详细地罗列出其所导致的五点危害,并提出纠正其所需的体制机制。
学生的习作内容千篇一律;表达方式单一、陈旧;语言成人化、死板、单调;从教学模式上看,基本是管制式的,上级管下级,教师管学生,是“天经地义”;从课堂教学上看,教师是主体,教材是“圣经
根据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需要语文老师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学,不能只关注语文知识系统的教学,通过听、说、读、写来进行学生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识字作为学生进行阅读的基础,需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通过操作、观察、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进行简单的推理与判断。数学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动手操作活动架起了抽象的数学知识和形象的学生思维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教学 数学    以建构主义为